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70-80(第25/33页)
镇上?不知道晚间,可否打扰啊?”
杨先生如此以学生为主,周自言更为欣赏,他叫来宋豆丁,“我与杨先生有些事要谈,这帮孩子们的《千字文》课,交给你,行不行?”
“肯定没问题!”宋豆丁拍着胸膛保证下来。
杨先生措手不及,“这、这这不成吧!豆丁才七岁,他能教课了?”
“放心吧,豆丁已经在镇上教孩子们认字快一年多了。”周自言让杨先生放心,两个人坐到院中古树下。
闲谈后周自言才知道,杨先生祖籍是另一个小村子,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从小家境贫寒,没有一点机会读书识字。
他与马鸣书院的林朗一样,长大以后才借着其他小孩的口,慢慢识得《千字文》等文章。
等到他第一次参加童试时,已经而立之年。
可能是时运不济,也可能是学问不深,断断续续考到今年,仍旧卡在最后一试上,与秀才功名遥遥相望,两相垂泪。
杨先生不愿意让其他小孩与自己人生一样,所以承担起识字班教课的任务,每天来这寺庙中上课。
只是来上课的孩子,有时候七八个,有时候两三个,没个定数。
周自言稍一思索,便明白其中缘由,“是否因为……这些孩子家中都有繁重的活计需要做,才导致他们并不能天天来上课。”
“正是。”杨先生点点头,“在咱们这山里啊,农活和上山,那是比读书识字更重要的事情。不读书,饿不死,但若是不做活,那就有可能真的饿死了。”
周自言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却没办法解决这个大问题。
根深蒂固的生产力问题,非一朝一夕,一人之力就能解决,暂时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杨先生搓着手,他以前也找过其他秀才探讨学问,可那些人不是嫌弃他年纪大,就是讲不明白自己悟到的道理,今儿总算见到一位好说话的秀才,还不嫌弃他年纪大,希望这位周秀才能帮他解惑。
周自言自然不吝学问,凡是他知道的,全都告诉杨先生。
短短一场交谈,杨先生收获颇丰,忍不住对比自己小许多的周自言半腰作揖,“多谢周秀才指点,杨某……杨某没齿难忘。”
周自言扶起杨先生,“里面还在上课,咱们要不去听一听?”
“正有此意,正有此意!”
杨先生与周自言蹑手蹑脚走到上课的地方,杨先生知道一处漏风的地方,可以看到屋中,带着周自言走过去,两个人扒在门上,把里面上课的情景纳入眼中。
宋豆丁握着书卷站在最前方,讲解《千字文》。
宋卫风坐在宋豆丁旁边,帮宋豆丁查缺补漏,而王小妞等人,混迹到学生中,跟着一起听课。
如果旁边的小孩们听不懂,他们就负责疑难解答,务必要让这些小孩听明白。
杨先生往常,一堂课也就讲几个字,结果在这帮人的齐心协力之下,一屋八个小孩,竟然在一堂课里,学完四句《千字文》!
杨先生摸着胡子摇头,“还是他们更懂如何教导,杨某愧对,愧对啊……”
“杨先生,不必太过自谦,您能几年如一日这样守在一个小小的识字班,已是大德。”周自言握着老旧的窗沿,心情复杂。
杨先生像周自言见过的现代支教老师一样,不为名,不为财,只为心中那一点热火,绝不退怯。
“今日多谢周秀才指点,来年童试,杨某会再下场一试!”杨先生原本有些褪去的斗志,现在又被屋里的娃娃们点燃,若是他能考中秀才,这识字班的人,说不定会多一点。
周自言退后两步,寺庙屋檐有些掉瓦,地面也积攒了许多落叶,这是一个十分简陋朴素的读书之地。
与他幻想中的识字班并不一样。
可正是这样破旧的小地方,与坚守本地许多年的杨先生一起,共同筑起周自言心中那个识字班。
论感谢,应当是周自言感谢杨先生才是。
“杨先生,感谢您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这里。”周自言拱手作揖,深深一拜。
老村长说过,这里来来往往,走过许多秀才,可只有杨先生留了下来。
因为杨先生留了下来,所以这识字班才留了下来。
以前是他着相了,场地是否干净并不重要,这些心中有坚持的夫子,才是周自言的‘识字班’。
“哎哟,折煞老夫了。”杨先生不敢受周秀才这一拜,赶紧把人扶起来。
两个人继续扒在门上,听屋内孩童上课之声。
杨先生还絮絮叨叨,与周自言说了好写识字班的事情。
屋里那些孩子,虽然一边做农活,一边读书识字,可哪一边都没耽误,哪一项都做的极好。
提起他们,杨先生满是骄傲。
周自言那点郁结和矫情,最后被杨先生一句一句瓦解。
只是他们来的有些晚了,没听两节课,识字班就要下课。
没办法,这些孩子回家还要继续做农活,不能耽误太久。
宋大山背好自己的背篓,“豆丁,你真厉害,现在都能教我们上课了。”
“没什么……”宋豆丁害羞,“毕竟已经是秀才了。”
“有时间去我家坐坐,我娘给你做面饼子吃。”宋大山看看天色,又看看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豆丁,笑容好像有一点异样,疏离道,“那我就先走了,还得回去割草呢。”
“再会。”宋豆丁拱手道别,看着宋大山的背影越走越远。
几年之前,他其实和宋大山没什么区别。
一样背着背篓割草下河,在生活的间隙,才能读书识字。
现在他已经是秀才了,宋大山还在山里。
周自言推开折扇,摇摇头。
看来宋豆丁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宋豆丁正要说话,就见院中跑来一个小孩,脸红气喘,“杨、杨先生,下课了吗?我又来晚了。”
“小顺啊,大家都要走了。”杨先生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明儿早些来吧。”
“哎,好嘞。”名叫小顺的孩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不怨不恼,准备再转头回家。
周自言瞧着这个孩子眼熟,他叫住这个‘小顺,’“等一下。”
小顺果然停下,盯着周自言看了好一会,突然冲到周自言面前,把人抱住,“周叔叔!”
“小顺,真是你啊?”周自言抱了小顺一会,把小顺放下来,给宋豆丁介绍小顺,“豆丁,这是小顺,当初就是他介绍我去你家做夫子的。”
“叔叔!你真的成为先生啦?”小顺瞪大眼睛,看着干干净净又有小读书人气质的宋豆丁,原来这就是那户要招人的人家的小孩啊。
“你……你好,我叫小顺。”
小顺看着宋豆丁,把自己沾满泥土的小手藏到袖中。
自己的指甲里都是刚刚帮哥哥干活染上的污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