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月: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山川月》 160-170(第11/22页)

着自己脑袋,急得快坐不住,“只要卡住卡口死守,拖也能拖死这群狗崽子!”

    “万一不行呢?”云玦给他泼冷水,“人家东西线都统一了,我们再不管沧州单打独斗,算什么事儿啊……”

    栖谣在此时抬起头去看洛清河。

    深冬的风格外凛冽,洛清河踩着土坡翻上去,她们此时已经接近茨州与祁郡的交界线,来自草野的风呼啸着卷过,把人的衣袖吹得向后翻飞,像是展翅的飞鸟。

    洛清河放眼望去,浓云缓慢堆叠着飘过苍茫的天空,燕山山脉藏在雪夜里,只在偶尔月明时分露出高耸的峰峦。

    像是一堵延绵的高墙。

    身后的近侍们不知何时也跟着站了起来,他们默默伫立在下首,好似侧耳也听见了这风声里的呢喃与呼唤。

    “让善柳留在西北。”过了不知多久,雪已经落了洛清河满肩,她侧过身,火光打在鼻梁上,在侧首时勾勒出锐利的阴影,“主将战死之后,沧州现在的守备军都统是谁?”

    前半句让等着的军士们都愣了,栖谣率先反应过来,答话道:“是领主营的一个参将,叫元绮微。那场突袭里,主副将在要塞被焚毁之前就战死了,是她把残兵收归关内据守不出,这才等到了牧烟带善柳追过来。”

    阵前失将对军队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更何况看战报上写的,这群疯子直接在关隘下边搭起了人头架……久不经战,不被吓得拿不动刀就算好了。

    这人能在这种情况下重整残部死守到善柳营到,听着倒是有点本事。

    洛清河目光微凉,她的指节抵在唇上,拇指的扳指在雪夜里也透着刺骨的寒。

    “改道。”她跳下山坡,海东青顺势落到了她手臂上。

    洛清河替它拨去了翎羽上的杂毛。

    “我们先去沧州。”

    长安夜里的雪也下得绵密。窗子没关紧,夜风破开窗户闯了进来,顷刻吞掉了残存的烛火。

    温明裳被这阵风惊醒,长时间的伏案让她脖颈酸痛,她揉着脖子,后知后觉地觉察到是谁重新点上了办事房的灯。

    “天枢阁新立,事务繁多,可大人也不能这样熬。”慕奚温和地冲她笑,一面拿起边上的茶壶替她换掉了早已冷掉的酽茶。

    温明裳赶忙起身,道:“见过殿下……更深夜寒,殿下怎会到访?”

    “不必多礼,大人先坐。”慕奚微微颔首,屋里火盆闷热,她将肩上的氅衣除了搁在一边,这才坐下说,“本是来给温大人送些杂务,不成想来得不是时候。”

    战事一起,州郡的吏治改革应是要暂且放一放的,但咸诚帝没明说,也没给慕奚要职,这便是让她看着办的意思。此事若是放一放,待到事态稍缓又要重头再来,委实麻烦,倒不如慢下来些,总归比全然停了要好。

    就是得辛苦温明裳三方都要盯着。

    但这些事本不该让慕奚亲至天枢阁,况且还是这个时辰。

    温明裳指尖点着桌沿,往外看了一眼。

    她不加掩藏,反倒让慕奚笑出声,长公主碰着桌上盛满热茶的茶盏,顿了片刻才重新开口:“此外……来为大人解些烦忧。”

    “嗯?”温明裳微愕,“殿下这是从何说起?”

    “清河走了有几日了。”慕奚望向她的眼睛,像是能从女官镇静自若中敏锐地揪出深藏的忧虑,“白日里去内阁,恰巧听见阁老与学士们议事,说起了如今北境的情状。详情温大人怕是也不必本宫来讲,毕竟如今军报先过天枢……但倒是有另一些事情可以说给大人听。”

    温明裳闻言不由坐正了身子,她指尖触着滚烫的杯沿,道:“殿下请讲。”

    慕奚唇角含笑,轻声道:“大人知道铁骑现在的布防,但各营所司想来知之甚少,毕竟兵部不管这些。但在说这个之前,本宫想问大人一个问题——狼骑剽悍,但百年来战火从未深入腹地,是因为什么?”

    温明裳闻言一愣。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有人会觉得是铁骑,有人会觉得是依凭燕山山脉的地理优势而铸就的雁翎关防线,这个答案其实并不是单一的。

    但她在短暂的沉默后仍旧答道:“因为是踞险而守。”

    慕奚听罢颔首,道:“不错。名将难求,但只要盘踞险关,守成的余地总还是有的,这也是朝中许多求稳的大臣心中所想。”

    “……但这不是边境驻军的想法。”温明裳垂眸,将苦涩的酽茶一饮而尽,而后方道,“殿下问我这个,是因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如今的的困局。”慕奚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东西线一旦联合,铁骑们面对的就是数倍于己的敌寇,我想……大人每日天枢阁议政,是不是也有许多人觉得只要铁骑能固守雁翎关,再分兵沧州戍守,大梁北境就能安枕无忧了?可是……”

    “闭门不出的铁骑,还能叫铁骑吗?”

    檐角的风铎被吹得当啷作响。

    温明裳目光微凝,慕奚话中所指甚至亦是某一瞬她心里的想法,并非她不相信洛清河,而是在数日的反复校验核查之下,有太多的人觉得出关就是一场根本打不赢的仗。

    他们眼中暂时的退守不叫输,而是以待时机。

    “殿下。”她在深深吸气后谦卑道,“下官驽钝,还请殿下明示。”

    “清河同你讲过,昔日她为鞘,阿昭为刀之比吧。”慕奚缓缓将茶水饮尽,缓缓道,“相比之下,她的确没有那么锋芒外露。但兵法中有句话叫‘善守者守郊原,不善守者守城垣’[1],如今铁骑是前者,沧州就是后者。”

    她起身去拿起了纸笔,在须臾间勾勒出了简单的图样,“六成重甲,人数七万余,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占了多半的平西三大营,一营善柳,二营祈溪,三营离策。如今被调到西北的善柳,是三大营中唯一可以独自为战调度的重骑,其余与关隘步卒配合,成为了令燕北不敢轻动的铁壁。”

    “飞星万余是斥候与马上弓弩。”温明裳神色怔然,她在侧耳细听之余飞速思考,“余下的……半数是平常轻骑,还有辎重队。”

    这样的配置不会放到入四境之中的任何地方,它独属于雁翎。

    “这些细分是从阿昭在时正式划定的。”慕奚笔锋一滞,容色仍旧平和,“那之后清河再将之细化,她在关内正式设立将军帐,让各营的主将各司其职,全然将这支军队铸成了寒刃。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2]清河的确擅长守卫,但这不是全部……如果她只是一味地防守,那她根本不会被称之为四境之首的将军。”

    镇北二字便是从这儿来的,这意味着她从根本上被视为了北境的定海针。

    而这个称谓是在雁翎血战后的第二年才正式册封的。

    温明裳听到此恍然,她强压下满心的思绪,冷静道:“雁翎关一线的确是大梁最坚固的盾,但是铁骑不是。”

    战马踏过马道上堆积的深雪,骑兵在夜风中疾驰。

    “她们是真正的天才。”慕奚看着她,最后微笑着说。

    温明裳向着她拱手一拜。

    神龛前的那番话言犹在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