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沪上人家[年代]》 160-170(第19/19页)
们回去,顺便见见。”
“那我先打个电话问问他在不在?那小子,天天晚上跑去跟人干活,有时候十二点了才回去。”
褚辰点点头,招手叫了名服务员过来,让他带徐卓去打电话。
徐卓和服务员一走,众人好奇地询问起了褚辰运输公司和工业园的事。
沪市也有意筹建工业园,由政府牵头。
褚辰的工业园若在昆明提前建好,何尝不是一个试点。
没一会儿,徐卓打电话回来了,马天河在学校,刚陪妻子从医院复查回去。
褚辰放下红酒杯:“复查的结果怎么样?”
“不太理想。”太多的马天河没说。
吃得差不多了,褚辰招手叫来服务员,让他带大家去保龄球、网球场、溜冰场玩,或是去全景电影院,观看电影,享受一场视听盛宴,所有消费由他支付。
接着跟众人告了声罪,开车载着徐卓和柱子去了复旦大学助教宿舍。
三年不见,褚辰一时有些不敢认这个头发半白、疲惫得站着都能睡着的三十岁大龄青年了。
将路上买的奶粉、菊花精、麦乳精放在桌上,褚辰跟他歪卧在床上的爱人打了声招呼,几人出了宿舍,在楼下简单地交谈了几句,褚辰给马天河推荐了广济医院。
王争的病也是甲状腺癌,没开刀,没做化疗,最初全靠中医调养和阴阳十三针,几年了,从没复发过。
“明天带着你爱人过去吧,病床什么的我提前帮你安排好。”
马天河嘴一咧,整个人都放松了,调侃道:“你就这么确定我会回昆明跟着你干?”
“你回不回无所谓,单单你爱人一个物理研究生,就值得我出钱救治。”
马天河鼻头一酸,泪下来了,他忙仰脸看向乌云散去,露出星子的天空。
褚辰拍拍他的肩:“上去吧,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早早过去。跟人说,褚辰介绍来的。”
马天河扯起袖子胡乱抹了把脸:“月工资多少?低了可不行,我还要养家呢。”
“先不谈这个……”
“说清楚我心里踏实。”
“月工资300元。”
他现在拿的是22级工资,62元,沪市属于三类工资区,有地区补贴几块,再加上高校发放的少量岗位津贴(如交通补贴、洗理费等),加一起有18元,遂每月可拿80元。
而就他所知,外企大学生的月薪约80-150元。
“高了。”
褚辰双手环胸:“外企中层经理月薪可达4000多元,我给的算是低的了。”
“你说的那是国外或是留学归来后进入某大型外企(如在沪市注册成立的3M中国有限公司、进入大陆市场的汉高公司、与我国有合作关系的百威集团),我只是一个本科生,没有大公司的管理经验。”
“所以我也没给你那么高啊。”褚辰笑道。
马天河:“……”
徐卓拍拍他的肩:“你要是觉得月薪高了,就努力多做点呗。公司刚成立,制度要定,人事要管。呐,”他指指柱子,“还有一个人需要你手把手地带呢。”
褚辰放下环抱在胸前的手,插进兜里,“明天我先预支一年的工资给你,你爱人的病情稳定住后,你再过去。”
“好,谢谢。”
褚辰摆摆手,跟柱子先走了。
两人到家,昭昭、念秋、静静正在看谢芸试穿婚纱。
店里试好买回来的,这不三人想看看嘛。
邱秋帮着盘的发,头纱一戴,妆一上,真美!
柱子看直了眼。
邱秋左右打量了一圈,打开鞋柜,找出一双37码的红色细高跟单鞋,谢芸35码的脚,婚纱店里没她穿的码,百货商场、华侨商店也没有找到码数、颜色、款式都让人满意的鞋。
“来,试试。”
谢芸拢起婚纱,脱下脚上的棉拖、棉袜,将鞋穿上,试着走了几步,大了,一走一掉。不过,婚纱的效果出来了,身姿高挑,更美了。
邱秋:“明天我带你去鞋厂定做一双。”有街道服装厂,自然就有街道鞋厂,几十个人,就办在弄堂里,工人大多是从乡下回来的知青。
“不用了,我回去买。”
“能买到合适的吗?”邱秋持怀疑态度。
“应、应该能买到。”
邱秋:“定一双吧,保险。柱子又不缺钱,你为他省什么?”
柱子忙表态:“听邱秋的,多定几双。”
昭昭噔噔跑进书房取了款相机过来:“拍照、拍照……”
几人闹哄哄地在客厅、餐厅选景,大晚上的……邱秋无语了片刻,转身看向褚辰:“你和柱子吃饭了吗?”
“吃过了。”褚辰牵着邱秋的手在沙发上坐下,跟她说叶一铭的伤情和马天河爱人的病。
未分化癌啊,那可比王争严重多了。
“要不要我明天过去看看?”
“你明天忙不?”
忙倒是不忙,只是念秋和静静要坐火车回家,得将人送上车。
念秋一听,忙插嘴道:“阿姐,你和姐夫忙吧,让景天和林姐送我们。”
“真不用我送吗?”
“不用、不用。”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