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凭阑记》 60-70(第10/18页)
他不言不语。允中此时觉得面前这个老?和?尚,仿佛是天底下?最亲的人?,什?么话都可以对他说,却又什?么都不用说,他也全都知道的,恨不能扑到怀里痛哭一场。坐在那里,眼泪就如开了闸门的流水,唰唰流了下?来。
哭了多?时,方才收了泪,取出巾帕揩拭了一气。赧颜笑笑:“小?子无状,实在失礼了,还请大师不要见罪。”
悟因微微一笑。允中又道:“方才在前头地臧殿,听法师宣讲因果。小?子心下?有一疑问,请教大师。”悟因道:“檀越请讲。”
允中道:“小?子常听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为何有人?一世为善,待人?不存一丝恶意,临到了时,却被恶人?戕害,没有个好结果?就此看来,老?天忒也不公。难道真是前世作下?了什?么恶因么?”
悟因看他半晌,问道:“不知檀越心中,可相信世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么?”
允中默然,微微摇头:“我不知道。”思忖了片刻,又点头道:“我还是信的。”
第三十三回(下)
【禅师开示说因果】
悟因道:“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佛说三?世因果,其实是包罗了生生世世。今生之前,皆为前世, 今生?之后, 皆为来世。众生?种种痛苦, 是累世因果重重交错而成。我生?愚昧, 今世尚且看不清,岂知无尽轮回?只因看不清, 就道不信。然万法皆空, 因果不空。无论信与不信,因果乃是宇宙世界的运作之法, 亦是始末根由?,决是纤毫不差的。”
允中点?点?头?,吁了一口气,说道:“小子生身父母,皆是仁善慈爱之人, 却是生?于离乱, 死于不测。距今已过去十余年, 就连尸骨也不知葬于何?处……小子当时年幼无知,如今只记得父亲名字、母亲生?辰,其他一概都不记得了,双亲的容貌更是记不起来, 偶然梦中得见, 也是恍惚茫然……”
说到此?顿住, 又是一阵哽咽。
平复了一会儿,又道:“小子也曾想做个道场, 为二老?超荐亡灵,只是我自幼被养父母收留,恩养长大,视如己出?。兄弟姐妹之间?,手足之情亦是深厚……我怕说出?这段心事,叫爹娘觉得我心有别系,伤了他们的心。请教?法师,可有什么法子,令我放下这段心结……请法师慈悲教?导。”说毕直身长跪,稽首礼拜。
话说此?处,须交代一个缘故。原来这允中并不是蒋毅亲生?的孩儿,却是收养的螟蛉义?子。
当年蒋毅丁忧辞朝,在润州老?家泉盛乡居住了三?年,之后举家搬迁到金陵。时值寒冬,因置办宅院,免不了城乡两地往还来去。事有凑巧,一日回乡路上,白氏坐在车里,偶然打帘子往外瞧,一眼?望见路边积雪中有什么东西。停下车马查看,竟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已然冻僵了。
细探小厮还有一丝活气,白氏慈心发动:“既是遇着了,便是有缘。”命家人抬车上,带了回去,温暖贴偎,苏醒过来,慢慢进些汁水,将养了两三?个月,才算救过来了。
问他父母来历,起初只是哭,说忘记了,后来才说是姓苏,名叫允中。原是庐州某处苏姓乡绅家的孩子。只因蜀地王鸬鹚叛乱兵败,流匪窜入庐州作乱,允中跟着父母往扬州方向逃亡避祸,不料途中爹娘双双亡故,别的家人也都失散了,剩他一个沿路求乞,流落到此?。
蒋毅夫妇见他虽是伤痕累累,神色恓惶,却生?得眉目清秀,口齿乖觉,甚是喜欢。起初想等他养好了伤,给蒋铭做个伴读的书童。偶然一日却发现,允中早已开蒙识字,许多书都念过了。
这白氏生?下蒋锦之后,还曾经生?下一个儿子,可惜早产不足,落地没留住。一见允中就想起自己那个早夭子来,喜他聪明伶俐,又兼年纪幼小,就想收他做义?子。
极力怂恿蒋毅:“这么好的孩儿,一看就不是粗鄙人家出?身,岂不是老?天送来我家?现在还不记事,等养大了,就跟自己生?养也是一样。”
蒋毅叫来跟前细细考量,看他眉宇清正、举止有度、应对得体,也觉得讶异,心道:“这等品格,不知哪里来的,若是充作仆役之流,似是有违天和了。”
所幸允中还记得自己生?辰,拿去占卜了。随后便开祠堂,禀告祖宗,收他为子,排行第三?。改姓蒋,取名铨,表字却用了原来的名——允中。各种待遇和蒋铭一样,嘱咐知情家人不许议论此?事。随从仆役若有怠慢,重责不贷。对外只说允中原在汴京,才接过来的。
因蒋毅从京城到润州,又到江宁,数年间?换了几?个地方。外人不明来历,多以为允中是蒋毅在外头?某个侍妾生?的,如今认祖归宗罢了。
一晃十年过去,那允中生?得模样讨喜,又极其聪慧,蒋毅夫妇又怜他自小经历磨难,没了亲爹亲娘,平素就算偶有过失,也不忍苛责他,对他竟比对蒋铭还要宠爱几?分。
允中见众人待他不薄,渐渐也把父母兄姐当成了骨肉至亲,心内感恩,庆幸不尽。只是他幼时经历殊为惨烈,旁人都以为忘了,他却实不曾忘,一直埋在心底。
话说悟因见允中对他礼拜,抬手阻拦道:“此?是供佛处,檀越不必对俗人多礼。”示意他坐下,又道:“老?僧看小檀越神采,想来不论生?身父母,还是养身父母,皆是善缘而非恶缘。你的心结,只因想起生?身父母的惨苦,于心不忍不甘,面对如今爹娘,又觉得受恩深重,难以回报,可是这样么?”
允中垂泪道:“正是这样。方才在那边,我听法师讲经,说那光目圣女为母设供修福,我就想,我是不是也禀告爹娘,为我生?身父母做些法事超度。可是又想,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爹娘待我就和亲生?的一样,相识的亲友,也都道我是蒋家的儿子,要是旧事重提,我只怕……我自己也觉得不大妥当。请大师教?我,可要怎么样才好呢?”
悟因慈颜说道:“依老?僧看,这不过是件小事,禀知堂上未尝不可,就照实说也罢了。要是你不想说,也有别的办法。”
允中问:“别的什么办法?”
悟因:“你是读书人,岂不知‘至诚如神’的道理?。光目女设供修福,所以感动神佛者,并非其供养之物?,而是其供养之心也。佛门有语,愿力大于业力,业力大于神通。超荐亡灵的方式方法有许多,可以自心祝祷,也可布施僧尼祝祷,也可救济贫苦,为其祈修福德……形式倒不是最要紧的,要紧是你的心意。心诚自可通神,还有什么心愿不能了的?”
“至于檀越所说,要回报养育之恩,可知人生?所遇,无非因缘也。过去的父母是你过去的因缘,现在的爹娘,乃是你当下的因缘,二者本是同一件事。你就如对待生?身父母一样,对待现今的爹娘,也就是了。”
允中听说了这番话,忖度半晌,心下豁然轻松。拱手躬身道:“多谢大师指点?迷津,小子受教?了。”
脸上露出?笑容,又道:“听大师这么一说,令我日夜焦心,辗转反侧的事,解决起来却是简单得很。我好像……也悟到了一点?儿道理?。”
悟因见他聪慧,有心与他多谈几?句,微笑道:“檀越悟到了什么,不妨跟老?僧说说。”
允中道:“前不久,小子向乞儿施舍,却发现那乞儿是假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