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彗星来访》 20-30(第10/18页)
一眼, 小声说:“闭嘴,不许说话了。”
周嘉述浅笑,将其视作没拒绝就是接受的意思。
但是他的宝意心软、善良, 他不该视作得寸进尺的软肋,于是点到为止地保持了沉默。
这样就很好。
真的很好。
尽管他还说不上来哪里好, 但前段时间仿佛连绵阴雨的心情,已经转为了和风煦日。
大概是因为, 没有拒绝,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数学老师注意到俩人的小动作, 突然问了句:“梁宝意, 你俩有什么好的解题思路?”
在老师眼里, 两个人就算打打闹闹也是因为学习太累了需要放松,哪怕上课做小动作, 也一定是为了学习。
这样的两个人, 此时却一个比一个心虚。
是在讲昨晚的卷子。
宝意在走神根本没听清楚老师讲到哪里了。
但是即便是走神,她还是保留了一分注意力,努力回想了一下,从那稀薄的回忆里连蒙带猜地想明白是哪一道题,然后快速组织语言。
周嘉述从来不担心她这些,但今天他是始作俑者, 于是在她沉默的几秒钟里, 他比她还要慌乱有愧, 然后一向不会被提问也从不参与问答环节的周嘉述, 突然举起了手。
就连老师都有些意外,问了句:“怎么了?”
他指了指黑板,比了个3的手势,意思是有三种解题思路。
老师听明白也看明白了他的肢体语言, 于是捻起半截粉笔,抬手:“那你过来列一下?”
周嘉述起身上了讲台。
一群人目送学霸的光辉背影,第一次觉得他这么高大。
视觉上高大,形象上更高大。
毕竟这可是数学课,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李淑华每天都在进行一种和谁对上目光就点谁起来回答问题的死亡小游戏,每次一个明显的提问契机,她的目光扫视下来,就有无数人低下高贵的头颅,这么从容自信比出一个三,再从容自信地走上去讲台,在这之前,能做到的只有梁宝意。
但宝意那种萌妹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恐怖如斯的反差感。
周嘉述却是那种武林正派首席大弟子的感觉。
廖婷婷在前排叹为观止:“下辈子我也要这样。”
宝意却瞬间坐直了。
她大概能猜到他为什么站起来,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大不了说不会呗,她不至于好这点面子。
他站起来干嘛。
数学老师是个话痨,一句三问的,他上去倒是从容,宝意在下面急得差点跟着上去。
事实上三分钟后就出事了,周嘉述很喜欢跳步骤,板书的时候已经很努力克制了,但书写习惯还是改不了,这道题先代入求方程再求函数是常规解法,但数值比较特
殊,硬解也能解,看起来麻烦,但实际更简便。
李淑华没看明白,或许没意识到这个解法,周嘉述刚写到一半她就蹙起眉,委婉提醒:“这一步多余了吧?”
周嘉述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老师可能误会了,于是抬手用粉笔在旁边写了三个数字。
意思是硬解也可以。
但李淑华没绕过来,反倒是思路拐到更偏的地方了。
给宝意急的,“唰”就站起来了,三两步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旁边补了一个步骤:“老师,他意思是这里可以硬解,计算量没有那么大,因为数值比较特殊。但是常规解法还是先代入再求比较不容易出错。只是这道题可以这么解。”
周嘉述斜着站在左边,宝意站在他右手边,老师站在远处,思索片刻,点点头,旋即明白周嘉述又跳步骤,“啧”一声:“步骤要写全了,不要养成习惯了,以后考试是要吃亏的。”
宝意笑了笑:“老师,不会的,他就是怕耽误大家,因为这个思路实用性不高,换个题就用不上了。但是如果实在没有思路又可以碰碰运气,所以提一下比较好。”
周嘉述全程没有说一句话。
平常不觉得,这会儿俩人单独站在讲台上,李淑华也忍不住好奇问了句:“是这样吗周嘉述?”
周嘉述淡定点头。
讲台下面莫名狂笑。
有人说了句:“严重怀疑这俩有什么脑电波传输装置。”
“我们宝意毕竟是金牌代发言人了。”
“不愧是娘胎里就开始培养的默契,你俩干脆用一个脑子算了,省下来一个借给我,谢谢。”
周嘉述听到了,回头笑了下。
七嘴八舌的,给宝意说得尴尬,习惯性拍他一下,意思是你别乱看了,赶紧写。
底下又是一阵闹腾。
“可怜的学霸啊~这叫什么,妹管严吗?”
李淑华也忍不住笑了,还记得开学时候申卉和涂静就一起来过一趟,将情况说明后,提了一句:“能不能尽量让这俩孩子同桌啊?实在不行前后桌也行。”
涂静当时拧眉,想得更多,纠结道:“我们也知道既然选择普通公立学校,就要面对一些困难,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可能更好,但是做父母的总归是放不下,周嘉述习惯跟宝意待在一起了,两个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很有默契,我是觉得,高中比较紧要,可能他们在一起,会不会学习事半功倍呢?”
当时李淑华已经见过周嘉述和梁宝意一面,印象里是两个很好的孩子,成绩单她也看过,从小学到初中,俩人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那种,所以她当时把涂静支出去,单独跟申卉说:“可是,我比较担心的一点是,两个人这样,会不会影响……正常的那个孩子。”
申卉当时摇头:“不是这样的,老师,这俩孩子各有优缺点,不存在谁照顾谁的概念,我们两家做父母的早就商量过这个问题,不瞒您说,当初小述妈妈也跟我表达过同样的疑惑,但是我自己的孩子我最清楚,俩人就是很好的朋友,也是很默契的学习搭档。而且我们都说过,不干涉小孩子的选择,他们要不要跟对方一起学习,都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以李淑华教学多年的经验来看,好朋友是最不合适做同桌的,学习生活上都默契的结果就是互相太了解彼此,对各自的私事也会更关注,兴趣相投的结果就是在一起很容易一起堕落,很难专注学习。
那会儿她就跟两个家长表达过,会尽量给两个人提供便利,但如果影响学习或者某个人单方面不适应,会立刻把俩人分开。
尽管失声是件很不幸的事,但对于即将成年的孩子来说,或许尝试着独立处理和周围的各种不适应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没想到,从高一到现在,俩人确实足够默契,学习上也是互补的那种,他语文差点,她英语差点,俩人都可以给对方补这个短板,周嘉述稳定得可怕,但梁宝意又潜力无穷,别班老师都羡慕李淑华一个班级里俩宝贝。
这会儿看着自己俩镇班之宝这么默契心有灵犀,不由也露出一丝笑容。
周嘉述列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