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应未眠: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公主应未眠》 50-60(第5/19页)

你说的,若被我发现,饶不了你们。”他威胁。

    司妤彻底不想理他了。

    次日新年第一次大朝会,除了各项政事的部署,长公主与太尉都提出了攻打屈继先的计划。

    屈继先为安朝烈义子,助纣为虐意欲废帝另立,劫掳后宫妃嫔与公主,在京城烧杀抢掠带走不少财物,之后又趁机进犯,累累罪行,罄竹难书,剿灭他绝无异议。

    但薛迈自请出战。

    临汾王附议,谢御史也附议,这都是司妤这边的人,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扶持薛迈,慢慢削弱高盛的力量。

    但司妤并不敢如此。屈继先之所以能成为安朝烈手下得力干将,自然是因其骁勇善战,她确实有心重用薛迈,却也担心此战失利。

    最后司妤驳回了薛迈,仍令高盛出战。

    至于何时出战则要再议,至少粮草辎重须先准备好。

    新年伊始,军中也有许多事,高盛连续好几日都待在太尉府。

    战前准备还在做着,李风华某日午后过来了,同高盛道:“太尉,有一事相告。”

    “公思讲。”高盛说。

    李风华道:“昨日,御史府的张御史同我闲谈,打探起县君的婚事,问她与宋家婚事怎么了结的,又问太尉是否有替其另觅夫家的意思。”

    高盛很快明白,问他:“有人要同小桃结亲?我记得他两个儿子不都还小吗?”

    “不是他,他是替严夫人询问。”李风华说。

    高盛想了起来,这张御史是严淮的妻弟,但严淮只有一个儿子。

    “严崇文?”

    “正是,他今年二十三,之前订过亲,之后因女方病重,主动退了婚,随后他再未议亲,蹉跎至今。严夫人有心替其求娶县君。”

    “我看严淮不是心向皇家么?”高盛问。

    李风华道:“严相的确心向皇家,但他当初能做尚书令,全靠太尉一手提拔,他何尝不心向太尉?再说,昔日怀英太子与明帝争夺皇位,张家二子,一人投靠怀英太子,一人投靠还是皇子的明帝,之后怀英太子事败,张家长子赴死,张家却保全下来,多方下注,是张家的传统,严夫人此举也是两边都想靠着。”

    高盛祖先并不在世家贵族之列,不知道严夫人娘家还有这段往事,这样听来,的确如此。

    严淮渐渐倾向于皇家,严崇文再娶小桃,这样无论他与司妤谁胜谁负,都能保全张家。

    “公思以为呢?”他问。

    李风华坦言道:“属下以为此事为大喜,严崇文在湖州颇有英名,曾带五百人大破长生教,堪称一员悍将,若能投靠太尉,为太尉所用,对太尉来说便是如虎添翼。且他出身严家,饱读诗书,与那些士人也熟识,做了太尉的侄女婿,也能为太尉拉拢人心。”

    高盛也知道这婚事对他来说不错,但他不知道严崇文的人怎么样。

    “此事暂且放下,我问问小桃的意思。”高盛说。

    李风华没想到这事还要经过王小桃,欲言又止,最后终究是忍住了,回道:“是。”

    高盛回公主府,便又问起严崇文那天和她在说什么。

    司妤正在批着奏疏,有些不耐烦道:“那么一点事,怎么又问起来,说了什么我都不记得了。”

    高盛坐到她面前:“他母亲向小桃提亲,我自然要知道他是什么德行,如果他和你眉来眼去,对你有企图,我就算不杀他,也不能让小桃嫁他。”

    司妤抬起头来,“他母亲向小桃提亲?”

    高盛回道:“是啊,我倒想起来,照理说这事都归女人安排是不是?你说她怎么不找你这个婶婶,非要找我呢?这证明你这个婶婶当得不称职。”

    司妤没留意他的调侃,她只是想起了严崇文那天那句逾越的话。

    她不相信严崇文是不懂规矩、是无意,她觉得他就是有意的,甚至在夜里撞见她都有可能是有意的,她年龄不小了,见过许多男人,也经历过男人,她能看出男人眼中的欲望与企图。

    至少那一晚严崇文看她不是在看公主、看君主,而是在看一个女人。

    他那句话是试探,看她有没有那种意思,是不是好男色。

    “他说他想做城门校尉,我说要看御史府的意思。”司妤道。

    高盛有些意外:“我以为他更想建功立业呢。”

    这和司妤之前的猜测一样,回道:“兴许是严相的意思,也兴许是严夫人的意思,他们就这一个独子,平平安安守在京城比建功立业重要。”

    “那公主是盼着我平平安安,还是建功立业?”他突然问。

    司妤不知道他怎么说着说着,又扯到自己身上。

    她回答:“若太尉不想征战了,那就留在京城吧,征屈继先之战,由薛迈去。”

    高盛抿抿唇,就算她真要留他,他还不愿意呢。

    他看着她道:“我替你拿下屈继先,你给我生个儿子。”

    司妤白他一眼:“胎儿在腹中时,男女就已经定了,你不会以为是生的时候才定吧。”

    “我知道,是我送进去的时候就定了。”他笑眯眯道。

    司妤白他一眼,不理他了。

    但严崇文这事,让她放在了心里。

    与严家结亲对高盛是有利的,他其实可以不声不响将亲事定下,随后才公布,给她个措手不及。

    但他竟没有,甚至跑来问她。

    这让她也不得不重视,想有个结论。

    所以第二天,她叫来了绣衣使者,让绣衣使者去秘密查探严崇文。

    到底要看看他是和他父亲一样的正人君子,还是个外表谦逊、内里龌龊的斯文败类。

    结果就在当天,下面传来急奏:黄承训当日劫掠宫中财物时,也一并带走了传国玉玺,如今他拿着这传国玉玺在邓州称帝了。

    敢如此不将朝廷放在眼中,朝廷若要建立威信,就必须迅速将其剿灭。

    几次朝会之后,朝中一致决定先放过屈继先,待剿灭了黄承训,再去讨伐屈继先。

    朝中一边下令各路诸侯共讨黄承训,一边也改变原定方略,由高盛出兵征讨,这样一来,便要尽快出发了,以免此事继续蔓延。

    与此同时,调查严崇文的绣衣使者前来回禀,呈上了严崇文之前在湖州的一些秘事。

    他的确是可造之才,那些平长生教、剿匪的军功都是真的,在军中威名也是实打实的,但他有个缺陷,好色。

    之前的婚事之所以没成,表面是女方重病难治,主动退婚,其实是严崇文与未婚妻寡嫂有染,东窗事发,两家都为了名声隐瞒下来,但婚事作罢。

    到了京城,严崇文自然是禀性难改,已悄悄置了个宅院,里面养了两三个美人,他寻到机会便过去。

    因严淮重名声,这些事都瞒着严淮,严崇文在外也维持着不错的风评,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这些事。

    与这些秘事一同呈上的,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