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应未眠: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公主应未眠》 40-50(第11/17页)

    “那你想要什么?”高盛又提议:“兔肉?”

    店小二很快附和:“对对,小店的炖兔肉可是招牌。”

    司妤看向高盛:“你随意点几道吧,就平常些的,我都可以。”似乎是拒绝得太多了,她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高盛不傻,听出来了,这意思是兔肉也看不上。

    他只好问店小二:“还有什么平常吃不到的菜么?”

    “有一道,烤乳羊,那羊可是刚从娘胎出生的小羊……”

    这会儿司妤才皱眉,高盛先打断他:“去去去,你们店里就没点正经的东西?”

    店小二道:“客倌,小店的招牌就是……山珍野味……”

    高盛看向司妤:“有没有要吃的野味?”

    司妤觉得自己不点个什么菜不太好,想了好久,问店小二:“有一种东西,是果子,圆圆的,黑的,软的,吃起来像梨,但比梨小,你们有吗?”

    店小二和高盛都想了很久,店小二道:“李子?”

    “不是,我知道李子。”

    “葡萄?”

    司妤又摇头:“不是。”

    高盛这时问:“叫什么?”

    司妤摇头:“我不知道。”

    “那你从哪里知道这样东西的?”高盛问。

    司妤道:“是很小的时候,阿婵出去玩,给我带回来的,当时也是冬天,我拿在手上还是热的,好像是煮熟的,去了皮后特别好吃,但她不知道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也就吃过那一次。”

    高盛这时问店小二:“店里有什么热的果子吗?”

    店小二为难道:“实话说客倌,这大冬天的,小店什么果子也没有。”

    高盛无奈,最后点了些猪肉鸡肉鱼汤之类天天吃的东西。

    这些菜酒楼里做的还不一定有公主府做的好吃,所以这一趟算是白来了。

    高盛不死心地问她:“只有那一样喜欢的?”

    司妤道:“也不是很喜欢,只是多年前吃过,当时年纪小,觉得好吃,以后再也没找到,此时想起来就问了问。”

    高盛:“能记得这么多年,怎么会不喜欢,你该第二天就让你那妹妹带你去买,当时准能买到。”

    司妤静默一会儿,摇摇头:“嬷嬷不会让我出去的。”

    “为何?”高盛向来就知道,司妤是比司婵得宠的,连司婵都能出去,司妤怎么会不行呢?

    司妤轻声解释:“因为我是长公主啊,是祥瑞,我和她们不一样……”

    她想起了小时候,别人可以哭闹,可以发脾气,可以不学这个,不学那个,而她不行,她是相貌绝色的长公主啊,是大兴的明珠,怎么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呢?怎么能不通诗文呢?怎么能有半点不雅致呢?

    当然,更加不能沉溺于口腹之欲了,堂堂长公主专门去打听一个小果子,就显得不端庄。

    高盛笑了笑,“如何不一样?祥瑞晚上也要起夜,还会说梦话,还很会抢被子。”

    司妤被他说得脸都红了,抿起唇来一副怒容,盯他半晌,最后问:“我说了什么梦话?”

    “没听清,今晚我注意着,你要再说我就好好听。”高盛说。

    司妤低下头去,想说要不两人还是分开睡吧。

    这时菜上来了,高盛在一旁看着,发现司妤喝了半碗鱼汤,夹了三筷子鸡肉,两筷子猪肉,又吃了几筷子葵菜,这些菜并在一起吃下小半碗饭,这顿就算完了。

    剩下的菜全是他一个人的。

    他真怕自己儿子生下来瘦得像个小鸡仔。

    回去时天已见黑,同躺在一张床上,高盛又要抱她,她抗拒挣扎了半天,最后终究是他更执着,以“要摸摸儿子”为由,再次抱着她睡。

    然后他又去摸她肚子,评价道:“一天了,一点没长。”

    司妤回道:“鸡生蛋才能一天一个,太尉是鸡吗?”

    高盛笑了:“那么生分做什么,阿妤该叫我夫君啊。”

    莫名其妙,他突然就叫她阿妤,让她顿时都不知如何回应。

    所以她假装睡觉,闭着眼什么也没说。

    高盛却叫上瘾了,又道:“阿妤,什么时候陪我去我老家看看吧,我们村头有个老张头,偷他一点枣就要往死里追,能追出好几个村,死老头天天骂我长大娶不着老婆,现在好了,我娶到这么好看的老婆,真想让他擦亮狗眼好好看看!”

    司妤被他说的想笑,但想起自己在装睡,只能憋着笑。

    他又“阿妤”“阿妤”的念叨几句,终于不说了,她也就安心睡了。

    她想,今晚一定记得不要说梦话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他骗她,她根本没说什么梦话。

    隔天,苏检请高盛喝酒,为高盛引荐几名家乡才子。

    如今京城安定,朝廷广开招贤纳士之路,但凡有才学之人,都重金相聘。

    但朝廷却有两座山头,长公主和太尉。

    这两边既被人争抢,两边也在争抢人,一般来说,读书人更愿意拜入长公主门下,因为长公主手上掌握着大部分朝中文官职位;武将则更愿意投靠太尉,毕竟太尉掌管着天下兵马,跟着太尉,也能得到实打实的队伍、实打实的军功。

    但长公主与太尉双方也自知自身缺陷,所以长公主其实更青睐武将,而太尉也礼贤下士,因为手下读书人少,所以但凡有读书人拜入门下,也将得到更大的重用。

    这便让人犹豫了,拜入谁门下,颇要好好斟酌一番。

    值此年关,正是走亲访友互通有无之际,更何况年后御史府将会对天下官员进行政绩考核和升任选调,是以这期间官员们还须做最后的努力,并不清闲。

    今日苏检引荐的便是几名久负盛名的读书人,高盛与之一一见过,大致了解这些人才学。

    那几人走后,苏检与高盛又留了一会儿。

    苏检问高盛:“太尉可有所耳闻?长公主近来在筹备为皇上选后。”

    “知道一些。”高盛问:“似乎是李固言谢应臣那几家?”

    这几人都是朝中大官,也都是名门望族。

    “但属下昨日见有宫人携礼进了李琚府上。”苏检说。

    “李琚?”高盛自然知道此人,他便是原来的西昌刺史。

    此人曾为西昌刺史,于此地经营日久,手下有十多万精兵良将,颇有威名。朝廷决定迁都西昌后,李琚便只能将西昌交出,听任朝廷之令,现在为蓝田太守,加了个奋武将军功爵,可以想象,他心中一定不甘。

    “你的意思是,长公主竟放弃京中士族,要与李琚结亲?”高盛问。

    “正是,李琚长女如今正好十六。”苏检说。

    高盛觉得司妤这脑子也不是一般人,她怎么能想到和李琚结亲呢?李琚才失西昌,心存不满,但如果摇身一变,成为国丈,那又有何不可?

    甚至以他的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