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应未眠: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公主应未眠》 30-40(第4/18页)



    何禹则告诉她在她离京这段时间京城的情形,主要是何人投靠安朝烈,何人被安朝烈所杀,比如太傅徐晦虽是安朝烈岳父,却因不从安朝烈而被软禁,最后愤郁之下吐血而亡;宋之洵的母亲宋夫人因阻挠士兵进屋劫取财物,被士兵乱刀砍死;另有尚书台数人依附安朝烈,唯有严淮始终不曾屈服。

    外面整个下午都在清理战场,以及战后布防,就在司妤令何禹退下时,听见外面传来声响,原来是高盛回来了,李风华也到了城中。

    司妤立刻去见高盛。

    她去时,高盛正与李风华在厅中议事,见了她,高盛问:“昨夜混乱,公主怎么还没休息?”

    司妤并不回答,只是问:“我想,明日是否在太尉府或是尚书台开朝会?一来论功行赏,处置孽党,二来尽快恢复朝廷政事。”

    高盛有些意外她熬到现在竟还记挂着这些,回答:“此事不劳公主费心,臣自会与尚书台商议了安排。”

    “这等大事,怎能不费心?”司妤说,“且我手中有一串立功名单,欲在朝议中当场宣读,加官进爵,予以表彰。”

    高盛对李风华对视一眼,两人都警惕起来,高盛问:“都是哪些人?”

    司妤将一张纸拿了出来,上面列了十多人,有功绩,有所升官职或爵位,譬如开城门的薛迈,反安朝烈的严淮,这倒罢了,还有宗室汾临王,有欧阳策,有绣衣使者何禹,还有马守义等等,而且全是大手笔,薛迈直接封为右将军,欧阳策竟是嘉亭侯,马守义拟封越亭侯。

    很明显,她想提拔自己的人,薛迈是由她亲自说服的,又是郭家旧识,自然会忠于她;严淮有宰辅之才,虽是由他提拔,却为人忠正,隐隐向着皇室,她在拉拢;至于欧阳策何禹之流,就完全是她的人;马守义虽出自他军中,但在他军中只是个小小队长,若被她一朝封爵,岂不是从此感恩戴德?

    最重要的是,这样给其余人一个信号,忠于皇室,便能升官加爵,一飞冲天。

    高盛冷笑道:“公主这名单也太儿戏了,欧阳策马守义这些人做了什么要加爵位?公主如此,让那些上阵杀敌的人如何作想?”

    司妤道:“若非有欧阳策与马守义,皇上已被黄承训劫走了,到时候他假天子之手号令天下,你我便都成了反贼,封他们一个小小亭侯,有什么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昨夜亲口承诺,救驾者封侯,若皇上亲口承诺都不能作数,那这皇上是什么皇上?”

    高盛道:“昨夜救驾之人的确有功,但如何封赏,还须再议,若随意就封侯,那侯爵便会成为笑话,臣想,待臣与尚书台商议后再作决定,如何?”

    “何时商议,我也要在列。”司妤道。

    高盛扯动嘴角笑了笑:“公主参议朝政,怕是不合朝廷规矩。”

    “皇上年幼,太后本有辅政之职责,奈何太后体弱,由我辅政,为何不可?”司妤问。

    高盛慢悠悠道:“怕是朝臣反对,本朝开国还未有过公主摄政的先例。”

    司妤看向他:“本朝也没有王爷在王府中被杀的先例,既然朝议,是否要详查平州王之死?”

    高盛目光锐利看向她:“公主的意思,平州王被杀与臣有关?臣怎么觉得,受益更大的是公主呢?毕竟公主十分不愿看到平州王被立为帝。”

    “高盛,你这是恶人先告状!”

    “臣才诛杀安朝烈便成了恶人,公主是京城都没站稳就要过河拆桥?”

    见两人针锋相对,李风华急忙道:“公主,太尉,不如小人即刻就让人去请严令君,李少府,谢御史等公卿重臣至太尉府,共同商议朝会之事,待朝会细节定下,再决议朝会日期也不迟。”

    这是要看朝臣的态度,司妤与高盛都没理由反对,便一致同意了。

    李风华便让司妤先回去休息。

    待司妤一走,高盛气得将那纸名单团作一团扔在地上,怒道:“得寸进尺!”

    李风华温声劝说:“属下以为,长公主此举,也是经过思虑的。如今屈继先与黄承训都手握重兵逃蹿在外,京中降将也在观望中,薛迈等人必定听命于公主,而我西凉一方,卢将军与柴将军都在外阻击敌军,只有太尉带兵在城中,真要对起阵来,我们要取胜也并非易事。

    “更何况此时也不便与长公主为敌,强敌在外,太尉与公主只有合作才能无坚不摧,若是再互相拼杀,便又给了人可趁之机。”

    高盛长长吸一口气,若论封赏,他自有准则,他能带出战无不胜的西凉大军,靠的便是赏罚分明,所有人的军功职位都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绝不会有人被埋没,也不会有人能走捷径,但现在,司妤要大肆封赏对她有利的人。

    偏偏在名义上,她是君,他才是臣。

    他无奈道:“你之前说的对,我还真不该被美色所迷。”

    李风华沉默不语。

    第33章 第 33 章

    晚上的议事, 几位重臣却并不反对司妤参与朝会。

    司妤与高盛也很有默契地没有当着几位重臣争执,维持了该有的表面和气。

    两个时辰的议事,大致确定了司妤能代替太后参与国事;确定了两日后举行大朝会;确定了严淮拜相, 高盛仍为太尉, 加封侯爵,但其余封赏仍有异议, 异议的主要原因是高盛要封赏西凉军,司妤不同意,司妤要封赏薛迈等人,高盛不同意。

    熬到夜半鸡鸣, 几位老臣熬不住了,于是议会散了, 重臣们各自回府, 司妤与高盛则各自回房。

    回到后院, 苏检道:“此后,长公主便有了临朝称制之权, 事情就难办了。”

    李风华也叹息:“我等之前皆忽略了一件事,便是长公主的威信, 她刺杀太尉,又与太尉一同杀回京城,联络严淮、游说薛迈, 以及亲自带兵去救驾……加上她的长公主身份,这一切都让她收服了人心, 有了皇室的威信, 或许她要冒险随大军攻城, 便为的今日。”

    的确如此,连西凉军都开始认长公主为君主, 这是危险的信号,因为比起其他人,司妤有天然的优势,她是司姓皇室。

    此时苏检道:“太尉与军师倒也不用过于忧虑,可别忘了,长公主始终是女人。既是女人,便永远也难登大雅之堂,她再如何,也只能辅政,却不可能真正坐上龙椅。反观当今天子,大致能断定,是个资质平庸之辈,只要天子扶不起,太尉便大有可为。”

    李风华捋了捋胡须,点头认可:“正是如此,长公主是女人,算得上不幸中之万幸。”

    他们说得在理,高盛也认同,但不知为何,他却并没有觉得宽慰、认为司妤不足为虑。

    难登大雅之堂这几个字他听过,很多次,说的是他,因为他祖父是杀猪的,父亲也是杀猪的,高家是屠户出身。

    他想起曾经,自己十四岁就从军,于凉州与羌人征战多年,虽然威名远播,却始终只是个小小校尉,若有苦仗恶仗,便由他去,因为只有他能拿下;若有去了就能捞军功的好差使,便又成了那些名门之后的囊中物,诸如安朝烈之流。

    但没有觉得这有何不妥,谁叫他是寒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