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嫁金榜后震惊了》 【全文完结】(第2/6页)
十二月,势不可挡的金军距京城仅余十天路程。
满朝惊恐。
徽宗更是吓得六神无主,在群臣的劝说下,又作"罪己诏",然而为时已晚,未能阻挡金军进攻的步伐。
郓王府内,王昂陪在赵楷身边,看他绘一副花鸟图。
怪石嶙峋,雀鸟精致,却有一地的落花。
"华美之中透出的悲凉,凋零的沧桑,我似乎体会到了。可是,我宁愿不要明白这种体悟。" 郓王楷落下最后的笔墨,似在无形的风中卷起几片残花,继而缓缓搁笔。
王昂全然明白,复道:"有回我们下棋,臣说,如若哪一天,殿下真的被命运推往浪尖…… 郓王殿下,时候到了。"
当初,王昂的一个大目标,既是趋势于王黼等人,直到扶持郓王楷入住东宫,成为太子。然而去年十一月,太宰王黼被罢相。事情说来好笑,有天,王黼邀请官家去府里,观摩堂柱子上神奇长出的灵芝,官家这才发现,王黼与梁师成的府邸仅一墙之隔,并且俩人还在墙上开门,往来密切。徽宗猜疑他俩结党营私,觉得受到蒙骗,彼时,李邦彦趁机进谏,罗列王黼的种种劣迹,王黼倒了,这一倒,让赵楷失去朝堂最大的支持。
静默片刻,赵楷将眸光移向王昂,带着暴风雨前的异常的平静:"王叔兴,本王不会退却。"
王昂嘱咐道:"之前我们筹谋了三种可能,无论哪个,郓王殿下只需记住一件事,我们扪心无愧,所作一切皆是为了一个目的。"
赵楷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彼时,宣和七年二十日。
赵楷走上飞桥,所有皇子中,惟独他能够自由出入宫闱,这座连接郓王府与宫内的悬空长廊是徽宗为他而建。
福宁殿内。
徽宗听闻赵楷前来,旋即召他入内,倦容现出惊喜,朝他伸手:"楷儿,你怎么来了?快过来。"
不过几日未见,父皇躺在龙榻上,憔悴的容颜带着死气沉沉的病意,赵楷的心一紧,疾步迈去,跪在龙榻前:"孩儿想父皇了。"
徽宗默默打量这个最疼爱的皇子—— 赵楷跪着时也身姿高大,需要仰头去看。蓦然,徽宗抬袖拂泪,哀声道:"一转眼,楷儿也是长大了,真正长大了。" 他抬手让赵楷平身,坐到龙榻旁侧。
自从金军南下,徽宗日夜惊魂,痛苦万状,此时极度想念往昔的美好,便与赵楷絮叨,他们父子俩一同琴棋书画,促膝长谈的好光景。
"可是,怎就变成如今这般局面?" 话锋一转,徽宗睁着悲切的泪目,"我没想到,金军真的临近开封府了…… 如今我是一筹莫展…… 我怕,倘若大宋江山真的毁于我手中,无颜再见列祖列宗哪!"
"近来有些朝臣,对我软硬兼施,劝我退位……" 徽宗握住赵楷的双手,想从儿子那里得出个缘由,"楷儿,你实话告诉我,我真的不是个好皇帝么?"
瞬间,赵楷双眸湿润:"父皇,自古君臣相依,贤君良臣,国泰民安,我们大宋落到如今这般局面……" 赵楷欲言又止,抱住泪如雨下的父亲,"可是,在孩儿的心目中,你是全天下最好的爹爹!"
"楷儿……!" 徽宗一声哀恸,越发心如刀割,"原本我想让太子任开封牧,暂且代我理政,可那些臣子硬是逼我传位太子,说如此才能招徕天下豪杰,收将士心,前来勤王……"
徽宗泣不成声,少顷,凑近赵楷耳畔:"楷儿,你跟着爹爹,我们尽快,一同离开京城。"
赵楷湿润的眸子露出失望,低声问道:"父皇真的打算南逃?"
"嘘。" 徽宗觑向四周,担心打草惊蛇,"我做不了主了,既然他们拥护太子,这份重任,就让桓儿担去罢。"
徽宗也知,那些大臣逼他退位,辅太子登基,是想借新君改变国家现状,重振人心。
其中,李纲是重要促使者: 今年七月,李纲受召回朝,任太常少卿。金军南下时,他呈御戎五策,后还刺臂血书,力劝徽宗禅位。李纲自来拥护太子赵桓,认为东宫恭俭之德闻于天下,可守宗社。
可是,太子他……
郓王楷从龙榻旁抽身,跪地磕头:"儿臣仅有一个请求,望父皇赐恩。" 赵楷无比郑重地望向父亲,"请父皇将皇位传给儿臣,儿臣必定全心全力,为父皇守住宗社,保全大宋天下!"
此前,王昂告诉过赵楷,十二月二十二日,徽宗经不住几位重臣的软磨硬施,泣泪召见蔡攸等人,最终决意退位,当场由给事中吴敏写成诏书。二十三日,徽宗召太子赵桓,宣布禅位,太子深知事关重大,几番涕泣推辞,最后还是披上龙袍。那次,郓王赵楷也闻讯赶至,却被守殿的将士拦在门外,仅差了那么一步。
这一回,赵楷提早三天行动。
徽宗原本就想将最好的东西留给赵楷,包括这个皇位,但他没料到,此刻赵楷提出请求:"可是,你还非皇太子,不合祖宗之法……"
赵楷应道:"江山若是不保,法有何用?! 请父皇速传太子,我要与他当面对峙! 父皇可亲眼看看,以皇兄那般的性子,能否担起重责?"
否则。
彼时皇城司的所有禁军在等赵楷一声令下,不过还未到最后一刻…….
受到召见,太子赵桓火速来到福宁殿。
徽宗吃力地撑起身:"桓儿,我诏你前来,是想与你商讨皇位之事,若我打算传位于你?"
"父皇?" 赵桓惊慌失措,旋即跪地,"儿臣不敢当,请父皇深思!"
太子桓对大臣劝诫徽宗禅让之事已有听闻,但真当事情摆在面前…… 当了十年的憋屈太子,偏偏要他在这千钧一发、进退维艰之际,担下如此天大的责任?
徽宗凝视道:"金军临近,危在旦夕,为了江山社稷,朕决定主动退位,以便新帝可以名正言顺地号召天下义士,速来勤王。"
太子桓茫然若迷:"父皇,儿臣未有准备,尚缺经邦纬国之实践,如此关键时刻,儿臣唯恐担当不起!"
徽宗喟然长叹:"这个皇帝,你究竟敢不敢当?"
太子桓泣涕推辞:"父皇不可,儿臣不敢当! 不敢当!"
彼时,郓王楷从屏风后帘走出来,与太子桓一同跪在徽宗面前。
郓王楷:"父皇,儿臣愿意担起重任! 请父皇将皇位赐予儿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