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金榜后震惊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嫁金榜后震惊了》 40-50(第8/16页)

    王昂缄默,向友人敬酒。

    身旁那树灼灼绽放的紫薇,越发衬得他白衣清逸,俊美寂寥的容颜显得与这凡世格格不入,他默默地饮了好几杯,似乎被贬官出京的那人是他。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忽然,王昂低吟。

    李纲心领神会,苦涩地笑了笑:"黄庭坚的这句诗,我算是真正感同身受了。" 他看了看在旁吞声饮泣的张焘,转而对王昂说道,"叔兴兄,子公还未饱经世故,性子又过于温良,往后,拜托你替我照顾好他。"

    张焘一听,抬袖掩面,越发唏嘘不已。

    王昂扶了扶张焘的肩膀,朝李纲颌首:"必然的事,伯纪兄请放心。"

    少顷,李纲起身屹立,若松若竹,若巍峨高山,"来,这一杯,就敬历代为国鞠躬尽瘁的忠臣们,敬所有为社稷辛劳而默默无闻的黎民百姓,也愿我们大宋江山,千秋万载!".

    宣和元年,六月,李纲离开京城。

    王昂前去送行,李纲的其他好友,许翰、孙傅、吴敏等人也前来相送。

    临行前,李纲蓦然回首。

    青天白云之下,远处是金钉朱漆的宫门,高耸的围墙镌镂龙凤飞云,里面便是雄伟庄严的皇宫。虽然离得不远,可是,一线之隔,高墙之内与外界却有着云泥之别。

    彼时李纲的眼底泛起波澜,抬手正了正衣冠,今日他依旧白襕儒巾,赤胆忠心,朴实如初,他对着远处的皇宫默默一拜,随后郑重地朝友人们作别。

    此去一别,便是经年,不知何时再能踏上这座锦绣繁华却也暗潮汹涌的皇城。

    这里承载着多少有识之士的寄托,却也破灭过一个又一个热血忠诚的理想

    李纲转身,就在登向马车之际。

    "李伯纪,等等!"

    远处传来呼号,飞马快鞭,渐近时,一道年轻英俊的身影从马背跃下,步履如飞地跑来。

    看清来者的那一瞬,李纲坦荡的神情掀起波涛。

    "太子殿下!" 李纲疾步上前拜见。

    太子赵桓刹住步伐,扶他起身,清秀的眉眼满是哀伤,哽咽道:"幸好,你还在,我险些来迟了……"

    王昂与其他众人旋即拜过太子,返身退去,留太子与李纲互述离别。

    ……

    后来,有传言从东宫流出,说太子得知李纲遭贬官时,忙不迭地去到今上的寝宫恳求他收回成命,反而被今上怒叱一顿。回宫后,太子泄愤砸坏许多器皿,之后愈发寡言少语,当他得知李纲进谏那次还在朝堂上夸赞他勤俭慎重的品行时,太子更是窝在房里暗自饮泣,他让人暗中抄了一份李纲进谏的"论水章疏"珍藏起来,几番诵忆。

    并提笔。

    秋来一凤向南飞。

    这句是太子赵桓为李纲所写的诗。

    ……

    至于李纲,他从汴京一路南下,路过临平时,作了一首诗寄回给京城友人们。

    收到来信时,王昂如获至宝,喜道:"伯纪兄来信了!"

    "啊,快打开看看!" 王楚嫣旋即走来,倚在王昂身旁,与他一同细细品阅。

    [初到临平见山]

    我见青山若故人,峰峦照眼自相亲。只应今日爱山意,便是他时傲世因。

    点缀白云春缥渺,萦回绿水晚奫沦。君恩若许归田里,定卜山间老此身。

    读罢,俩人久久沉浸。

    所谓以文识人,李纲果真一身浩然正气,铮铮铁骨,生性乐观。

    王楚嫣思忖:"不过这首诗,怎么让人感觉,李公子似乎心生归隐之意?"

    王昂耐人寻味地说道:"他迟早会回来,有朝一日,大宋最需要的人,李伯纪既是其一。"

    王楚嫣莞尔一笑,抬手抚摸他略微圆润了些的脸颊:"叔兴不也是么?无论如何,你是我最重要的人。"

    王昂微微挽唇,朝她凝眸:"对于我,这就足够了。"

    第46章 求子 行夫妻之事时,重在……

    水患后, 百姓怨声载道,朝廷不得不从拮据的国库中拨出部分财物用于赈济,勤劳的百姓们依靠信念重建家园, 齐心合力之下, 汴京逐渐恢复原先的面貌, 一如流动的华章, 人间烟火再次缤纷喧腾。

    历经百年一遇的大灾,老天似乎为了弥补, 喜讯也接踵而来。

    继统安城战役失败后,童贯在四月率军,再次进攻, 终于大破西夏,平其三城。这回是真的赢了。六月时,夏国遣使主动请和,诏六路罢兵, 宋夏之间打了无数大小战事, 自此,终于告一段落。

    童贯带兵回京时, 王楚嫣她们也出去观摩, 十里长街, 百姓们争相庆贺, 若非亲眼目睹, 无人能想象得到, 这位赫赫有名的内侍, 被阉了的男人竟然如此高大魁梧,目光如炬,面色黢黑, 下颌有须,颇具阳刚之气,大将之威严,许是因为童贯年近二十才净身入宫的原因。

    彼时童贯六十五岁,外表依旧刚猛健朗,早已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又掌领枢密院事。他从底层的内侍爬起,厉害到如今手握至高军权! 并且,在政和元年,童贯还以副使的身份出使辽国,让友邦震惊大宋朝廷为何派了个宦官过来。

    如今宋夏两国偃兵息甲,更令童贯如日中天。

    对于停战的消息,赵浅真满心欢喜。

    "终于休战了,我哥年底应该能回京!"

    王楚嫣与她相拥:"真是好消息! 赵伯伯肯定高兴极了,若熙知道了么?!"

    赵浅真双眸湿润,连连点头:"孙丫头笑哭了呢! 我得到家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告知她。"

    王楚嫣与赵浅真牵手坐下,给她沏上茶,百感交集地说道:"自从去年下半年起,真不容易,大家熬过一劫又一劫,只求往后平安些。"

    赵浅真亦是悲欢交加:"特别是这次水患之后,感觉许多人想得更通透了,珍惜当下。" 如今赵浅真留家照看父亲,父女俩冰释前嫌。

    "可不是嘛,天意难测,世事难料。" 王楚嫣沉叹一声,喝了几口热茶。当下她正逢月事,身子不舒服,因此不能喝冰雪凉水。

    赵浅真察觉她手捂腹部,关心道:"月事来了?还正常么?疼不疼?"

    王楚嫣松开蹙起的眉头,硬是挺直身:"自从服用你的药方,时间挺正常的,偶尔会疼,但比之前好多了,姐姐别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