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嫁金榜后震惊了》 40-50(第5/16页)
破除妖言。至于水患,若真来了,也仅是巧合。望陛下消气。" 继而,王昂拉回今日朝议的真正话题,"不过,今年谷雨时分,霪雨大作,河水较满,或许应当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倘若近来天有异象的话。"
徽宗瞠目静默,半晌后,坐回龙椅,满腔怒火无法化解,便拿王昂问罪道:"若五月没有水患,卿就是危言耸听,讹言惑众,朕降你个欺君之罪!"
朝参后。
蔡京有意走经王昂身旁,带着玩味的神情眯眼微笑,耳语道:"状元郎果真有些胆量,就看你这次如何脱身?"
少顷,王黼也叫住王昂,低声怒哧:"你呀! 亏得郓王殿下看中! 今日你在朝上狂言,分明是断送自己的前途! 如果陛下降罪,我亦保不了你!"
事后张焘很是愧疚,与李纲等友人皆替王昂焦灼。
今上好颜面,这个"欺君之罪"谁也担不起……
王昂没有慌神,仰头看天,缓缓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注意这几日,天空有否异象。".
三日后。
西北天空真就异象横生!
数十道赤气冲天,将北斗星遮掩得仿若隔了一层绛纱,远空还传来一阵阵剧烈的雷声。
徽宗大惊,但未有行动。
彼时民间早已恐慌万状,忙不迭地紧急抗洪。
自从那条怪"龙"出现后的第五日,真的天倾暴雨,且一刻不停歇!
整个朝堂惊惶至极,乱作热锅上的蚂蚁。
徽宗亲眼目睹水患来临,这才派遣诸内侍役夫,十万火急地担草运土,前去京城沿河各处巩固堤坝。
然而,为时已晚!
很快城外水高五七丈,肆虐的洪流轻而易举地冲破西面的汴河堤防,迅速淹入城隅,如一只无情的巨兽摧毁房屋,吞没街巷,扫荡一切! 就连玄铁沉重的鼋鼍也被冲出院舍。
东水门城区,河堤却奇迹般地未被冲垮。
之前每逢水患,这里就会成为重灾区,因为靠近城郊,且离汴河太近。
所幸此番城民听信状元郎的建议,提前做了防备,物资充沛,看似能够抵御一阵子,不过水流还是在街头巷尾蔓延开来。
王员外坐在门口,眼睁睁地看着泥水一点点地靠近邸店,悲痛地捶胸顿足:"老天爷哪,您为何这么狠心! 我刚花重金翻新邸店,您真是要了我的命啊!"
王楚嫣身着绢丝油衣,双脚踩在泥泞里,手里的油纸伞快要经不住暴雨的猛烈敲击。
"爹爹别待在这儿! 小心淋雨受凉! 幸亏我们提前准备了,邸店没事的,你先上楼避一避!"
王员外死活不肯离去:"我要守在这儿! 这是咱们祖传三代的邸店,好不容易有了起色! 我要与邸店共存亡!"
其他人围在旁边劝说,可是王员外嚎啕大哭,一点也听不进去。
王昂身穿蓑衣斗笠,箭步走来,忽然朝他后颈一击,王员外登时晕了过去。
"爹爹?!" 王楚嫣大惊失色。
王昂扶住王员外:"他没事。" 旋即吩咐道,"快把人抬上楼! 合香,丁苏,你们看紧主君!"
随即他牵着王楚嫣走到避雨之处,"你的衣裳也湿了,赶紧回去换一下,安心等我回来。"
王楚嫣惊惶问道:"你要去哪儿?"
"我到城郊,与其他人一道巩固堤障,并去向官家进谏。"
"我不放心! 你别走!" 王楚嫣使劲抓住王昂的手,泪水合着雨水自脸颊淌落。
王昂心疼地摸了摸她湿润的脸庞:"楚楚听话,这场雨,很可能会接连下七日。"
"七日?天哪! 这才第二日!" 王楚嫣不敢置信。
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沉默坚定的夫君,最终退让道:"你答应我,往后,我们再也不会分开……"
王昂将她搂入怀中,微倾油纸伞挡在面前,嘴唇覆上她的唇。
这个湿漉缠绵的不舍之吻犹似俩人的情绪,这是他们成亲后的第一回暂别。
"我答应你,仅此一回。" 王昂的声音亦有哽咽,说罢他忍痛抽身,坐上马车。
王楚嫣怔怔遥望,大雨滂沱,马车须臾消失在厚重的水幕之中。
"七日,真的会连下七日吗…… 叔兴……"
第44章 作法 此生,我仅会是一个身不由己的,……
怪就怪在,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真的一刻不消停。
又过两日,东水门街区也被泥水浸没,尽管众多人家事先有所准备, 却也撑不住了, 外方水位已经高至小腿处, 部分居民们逃往城内寺庙, 或避难在拥有楼层的大型住宅里,譬如王家客栈, 孙家酒楼,赵家医馆等处。
王楚嫣本已囤积大量食物,无奈前来安身的灾民络绎不绝, 她一边收容照料,一边精打细算余留的物资,还得顾及生病的父亲。王员外因为淋雨受凉,又太过悲忧, 风寒咳嗽。
倘若真如王昂所言, 这场倾天暴雨会连下七日的话,那么还要熬三天!
并且, 后续这些日子最艰难, 特别是对于妇女孩童, 老弱病残者, 现况更为困厄。
王楚嫣带着家丁们将食物分量, 尽可能公正地配发给每位灾民, 并为所需之人送上被褥与生活器具等物。
众人感恩戴德。
然而大家情绪低落且烦躁, 在等待中,因为某些话题时不时地发生口角之争。
"现在你们信了罢?那条龙是真的! 却被人吃了,这下更遭报应喽!"
"去年大相国寺那儿, 不也有一疯子预言过水灾?"
"我呸! 那疯子还说大宋将亡,你们也信?都疯了么?"
"疯又如何! 落得个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谁能不疯啊?!"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官家会救济我们百姓的!"
此刻周边一阵喧哗,发出更激烈的反驳。
"老兄醒醒,朝廷有几人真正关心百姓疾苦?"
"比如花石纲之役已经持续十来年了!"
"这事都怪蔡太师! 还有那个苏杭应奉局的朱勔!"
&qu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