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明月不当窗》 40-50(第9/18页)
“你就站在那里别动!”
她急切道:“对、就是那里,不许再动了!”
顾倚霜一顿,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怎么了?”
晨光大亮,越过玻璃,充斥在房间内。
有些落在他肩头和发丝,阴影轮廓被强调,本就深邃立体的五官多了分几何美感,大概是雕塑生们最喜欢临摹的那类。
深吸一口气,施慈已经不敢去看他的表情了,喉间像是被烙铁滚过一遭,肉腔颤抖,连指尖都是麻的。
她听见,灵魂在哭泣。
却没有机会擦眼泪。
“顾倚霜,我们就到这里吧。”
不算大的声音,可在三步之遥的距离衬托中,尤为响亮,尤为清晰。
分字不差得落入耳畔,顾倚霜蹙拧眉心:“你说什么?”
强撑着已经虚脱的心脏,施慈故作镇定地去和他对视,藏住鼻尖酸涩:“我说,我们分手吧,就现在。”
顾倚霜,谢谢你陪我做梦,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勇敢,我不会再喜欢你了。
梦醒了,我也该继续过原本就属于施慈的生活了。
第45章 钥匙与锁 Lance
自那天起, 施慈连着半个月没有再见到顾倚霜。
罕见的,魔都在五月末的春尾迎来了新型号台风“海东青”,预计最高可达17级, 气象台提前一周就开始轮播提醒居民注意出行安排。
持续三天的降雨, 一开始便是狂暴的倾盆, 一时间, 偌大的东方巴黎被笼罩, 连路边的树都险些被一分为二, 摧枯拉朽。
出不了门, 工作却没怎么耽误, 施慈强迫用忙碌填满心脏, 不敢停下来。
她望着窗外的狂风骤雨, 忽得想起来,当年作抵达澳洲的第二天,好像也是这样一个台风夜。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
那时,她作为上交ACM班专业第一名得到了前往墨尔本大学做交流生的机会, 为期四个月,除了奖学金外, 出国的补贴也高到惊人。
对于那段时间本就想逃离魔都的施慈来说,过分千载难逢。
同行的还有隔壁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 据说学院内气氛过于友好, 原本名额的持有者“主动”把名额转让给了同班的一个女生。
后来施慈才知道, 那个女生是副院长的外甥女, 据说,还花了近七位数的“感谢费”。
施女士并不支持她远赴澳洲,甚至觉得这是瞎折腾,还不如安安稳稳毕业后考个稳定点的工作来的实在, 但这条路,是施慈最讨厌的路。
安稳,平淡,毫无吸引力。
薪水微薄,晋升困难,激发不了多少潜能。
如果真的选择了施女士为她挑选的路,她猜,自己大概会无波无澜地过完一辈子,直到去世,她也不会知道自己活着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直到死去,或许也没人会记得她。
她不想这样。
临出国的前夕,她拒绝了哥哥和外公的帮助,拿出自己这两年多所有的奖学金以及兼职的钱,虽然不算多,但至少让她可以毫无顾忌地抵达墨尔本,然后,活下去。
但显然,上帝跟她开了个大玩笑。
台风,地震,火灾。
这些单拎出来一个都够在澳大利亚上次新闻的天灾,在她来到墨尔本后一个月内攒齐了。
课没上多少,困境求生的本领倒是一水的A+。
而第一次见到顾倚霜,就是她结束专业课,从学校返回住处的路上。
随身带的包被从后面来的小偷割断皮带抢走,她吓了一跳,意识到里面除了课业书本外还有手机和平板,随便丢一个都会影响她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她发狠地追上去。
但四通八达的路线让她晕了头脑,狂奔了十分钟,连小偷的车尾灯都找不着了。
她气喘吁吁,脱力地坐在地上,头一遭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
凭什么啊,她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向上生活了,为什么还会这么倒霉,凭什么偏偏是她啊!
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她几乎绝望地捂住脸,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Hello, is this your bag?(你好,这是你的包吗?)”
忽得,年轻男人的声音跃动入耳朵,施慈僵住,错愕地抬起脸,就这样毫无预兆地撞入那双眼眸。
她看到,一个戴着黑色口罩遮住半张脸的亚洲面孔,单手拽着自己刚刚才被抢走的包,随着注意到她的视线,他又道:“Do you want to check if there is anything missing?(要不要检查一下缺了什么?)”
稍显狼狈地用手擦了擦眼泪,也顾不上已经流到脸颊而干涸的泪痕,她吸着鼻子,匆忙接过,连说谢谢的语气都显得僵硬。
男人单膝蹲在她面前,试着问:“Are you Asian?(你是亚洲人吗?)”
施慈咬着唇,点点头,小声道:“I am Chinese.(我是中国人)”
“那还真巧,我也是中国人。”
她刚说完,面前的人就笑了下,隔着口罩看不清整张脸,可她却被那双眼睛吸引到忘了情绪的跌宕起伏。
她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深棕色瞳孔,像玻璃珠一样,映着道边路灯的光线,碎光闪烁,熠熠生辉。
以及那颗泪痣,摹笔点睛不过如此。
呆呆地看着他,施慈磕磕巴巴道:“你、你好。”
见义勇为的亚洲男生没有留下名字,连怎么拿回包的方法都没有告诉她就离开了,作为失主,施慈只在第二天的晨间报道上听到了有关昨晚那件事的全程。
后来的几天,她每每回想起,都觉得遗憾,毕竟以后,大概也不会再见到了吧。
只是这个想法没出现多久,就出现了转机。
起因是学期中旬,住在一起的另一名交流生女孩拉她去看一场辩论赛。
后者是为了去给新男友捧场,她没什么兴趣,但架不住人家太过热情又搬出来“一个人不好意思”的理由,她耐不住磨,只能同意。
那时候的施慈正值省吃俭用的最底层,圆框眼镜雀斑脸,算不上多苗条的身材放进一排美式辣妹和韩风甜妹里,格格不入。
她还戴着口罩,存在感被手动降到最低,不想和任何人有交谈,更不想被任何人注意。
辩论赛还没开始,她就开始计划结束后自己的学习安排。
这场辩论赛的辩题是“艺术应该是为了个体的自由,还是大众的慰藉”。
因为是作为陪同来的,施慈和另一个女生一起坐在代表正方的观众席。
上百人的场子,被塞得满满当当。
十分钟后,正方、反方的参赛人员出来了,一水的西装革履,最大的区分,不过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