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18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180-200(第16/24页)

了我。我既无人所托,又误了你的终身,少不得将这本书托付于你,只盼你将来福缘深厚,得觅良人,或可不辜负了书中之意。”

    晴雯想到此处,不觉惆怅,她想着胡长忧固然是反贼身份,但行事之时落落大方,一副为黎民百姓考虑的模样,从无私心,不免为他难过,暗道:“他临死之时,竟无一人愿意冒险来看他,致使他有许多未尽之事无从托付。因偶遇我这个不相干的人,还不忘送我一本书。细思起来,着实凄凉。”

    又转念一想:“虽是如此,这本书却着实蹊跷。论理既是青莲教反贼之物,我自是不好收的。但若是嚷了出去,只怕惹来麻烦。况且左右不过是一本书,书坊里既然卖得,想来也没甚么违禁之语,既然胡先生临终之时念念不忘要托付于我,可见敬惜字纸之意。他一个反贼尚且如此敬惜字纸,我又怎能违了他的遗愿,眼睁睁看着好好一本书长眠于地下,渐渐化为泥土?”

    晴雯想到这里,心中已有决断,预备等到诸事平定之后,寻一个机会绕到后头,看看胡长忧说的那本书还在不在。若是提前被人搜走,也就不关她的事了。

    她这般漫无边际想着些心事,也不知道坐在小桥边坐了多久,突然间灯姑娘慌慌张张闯了进来。晴雯连忙起身问何事,灯姑娘一脸着急的样子,劈头就问:“姑娘是不是又给那梅姨银子了?你知道不知道,这疯婆子是个闲不住的。你给她银子,本是好意,但将来只怕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晴雯笑道:“这又算甚么大事?常言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连五两银子的大头都出了,难道她跑过来又向我要银子,我竟突然不给了?若是那样的话,她纵然口中不说,只怕心中也会有些微词。到那时候,岂不是做好事变成坏事了?”

    灯姑娘摇头道:“我哪里是心疼银子。我若心疼银子时,早心疼了,又何必赶在这时候开口。姑娘虽是一片好心,但那疯婆子做事每每出人意表。姑娘可知道,她前脚拿了银子,后脚便出门雇了一辆车子,去皇城门口敲登闻鼓了!你当我如何知道此事,是她在那里敲鼓,被人看见,一路传回来,邻居街坊上门问,我才知道的。倪二的女儿说是你给的钱,她才有钱雇的车子。现在他们正在那里说呢。”

    原来,倪二之妻心肠最善,只怕那梅姨在东厢房里饿肚子,把早上尚未吃完的粥饭满满盛了一碗,送到东厢房。谁知东厢房竟然铁将军把门,梅姨已是人去屋空。

    倪二之妻好生纳闷,回屋正说这事时候,她女儿道:“梅奶奶方才拄着拐杖出去了呢。我在门口听她说要雇一辆车子,想是要走远路。”

    倪二之妻一问之下,又知道是晴雯给的钱,当时也未曾在意,只当梅姨出门买药,叹道:“晴雯姑娘真真好性情,手头宽绰,人也大方。若是换了我,明知这钱收不回来,是断然不肯借的。”

    谁知又过了一个多时辰,才有消息传过来,说梅姨不知道为甚么想不开,竟去敲那登闻鼓了。有那长舌的邻居过来探问究竟,又指指点点责怪说:“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她一个疯婆子,儿子已是没了,你们做她左邻右舍的,自该多多照应些。怎地一个看不住,竟教她跑开去敲那鼓?那岂不是上赶着去送死,白白丢命吗?”

    这般一来二去,才知道竟是晴雯给的银子。

    那长舌妇原本就嫉妒晴雯年纪轻轻,身家见识皆不是他们这些小门小户能比的,只是顾着荣国府的威势,不敢说三道四,此时见晴雯家里人的意思,是打算赎晴雯出来了,想来不必太过顾忌荣国府,又自以为拿住了把柄,在那里皱着眉头,高谈阔论道:“虽说姑娘家有钱,却也该有个分寸,不该这般随着性子使银子。这不,葬送了好端端一条人命!”

    晴雯随灯姑娘走出去时,恰好听到最后一句。灯姑娘自然不能看着对方一个长舌莽妇在自家院子里耀武扬威,忙叉腰高叫道:“哟,我当是谁呢,在我家高声大气说话。原来是叶嫂子啊。只是谁葬送了谁的人命,倒要请叶嫂子说出来,大家好好听听?”

    那叶家长舌妇素知灯姑娘也是个泼辣的,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虽心中犯嘀咕,面上却越发不甘示弱,把胸脯一挺,声音更高了,大声道:“这又有甚么说不得的。谁不知道你家姑娘是荣国府贾家的当红丫鬟,手头颇有些银子,正想着赎身回来。只是有一样,纵然手头宽绰,却也不好张扬太过的。她本是一贫如洗,只能困在这屋里,哪里也不能去。若不是你们给了她车钱,她又怎会得空跑了出去,竟想不开跑到那金銮殿前,去敲那劳什子鼓?大家都知道,敲了那鼓,是要死人的,前些时候那个夏家小姐,年纪轻轻的,不就因敲了那个鼓殁了?”

    此时晴雯家院子里已是围了不少人,都是得了信,听说有人不顾死活敲了登闻鼓,赶来打听消息的。众人听说梅姨是一个行将暮年的妇道人家,儿子受青莲教贼人蛊惑沦落大牢即将问斩,为了此事敲鼓,都认定毫无胜算,梅姨白白折了一条性命,不觉叹惋。有些人便觉得叶氏所言也有几分道理,那看着晴雯的目光里多了许多不赞许之意。

    有人附和道:“好端端的,何必助着她去送死?虽说死了儿子她也难活几年,也不该折在这时候!”

    第194章 掘地

    也有人为晴雯说话:“晴雯姑娘也是一番好心。任谁也未曾料到, 竟有人疯癫到性命不顾,平白去送死的。”

    灯姑娘素知叶氏与自家不睦,并未指望过她说出甚么好话来, 见院子里七嘴八舌的说甚么的都有, 自是不好在晴雯面前弱了自家声气, 把眼睛一瞪, 说道:“那梅姨是个甚么性情,诸位想来也有耳闻。就算我们家不借给她钱,她也必然另外设法跑去送死。若是她连个车子都雇不起, 这般一路奔波, 难免耗费气血,只怕一顿板子下来, 板子尚未打完, 人也就没了。到时候岂不是更糟糕?”

    那叶氏听灯姑娘这话,竟有几分道理,她自是不肯认输的, 忙大声笑道:“哟, 瞧你说的,不知道的人,还当皇城的板子那么好挨,只消一个老妇人坐了车子过去, 就能硬挺着捱过这顿板子?再者, 就算捱过这顿板子又有甚么用, 她儿子追随反贼这是板上钉钉的事, 你们还是自求多福, 祈祷老天爷保佑莫要被她家连累罢。”

    灯姑娘却听梅姨说过平哥儿身世之事,先前还有几分将信将疑, 如今见梅姨竟肯舍了性命过去,倒更像是真的了。故而灯姑娘心里还存了些万一指望,盼着梅姨果真撑过那顿板子去,说出甚么了不得的秘事来,好上达天听,惹得太上皇垂怜,到时候果然飞上枝头变凤凰,自家兴许也能捞些好处。

    “板上钉钉?”灯姑娘也大声笑道,“怕是未必吧。她既然敢舍了性命去敲登闻鼓,想来必有些倚仗。只要她撑得过这顿板子,只要她撑得过这顿板子……”

    “她自然撑得过这顿板子。我五两银子的丸药,岂是哄弄人的。只消她含在口里,哪怕是鬼门关上挣扎的人,也足够撑一炷香的工夫了。”众人正争执不下间,忽然从外头走进一人。

    众人抬头看时,见说话的那人正是胡家娘子,都纷纷问好:“胡家娘子,你怎么来了?”

    胡家娘子因常帮左邻右舍看病的缘故,在街坊里头颇有几分名望。她对众人的招呼并不答话,只含笑点头回应,复又向灯姑娘道:“你们几时见我收过五两银子的药金?若不能保她性命,我又怎敢收将死之人的药钱?”

    原来,当时胡家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