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60-3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360-370(第16/17页)

确是准备把孩子的抚养权要回来。我先打去她妈的单位沟通一下过年的事。正好孩子放寒假了,趁着不忙我还能去接她。”

    于朵道:“你跟你女儿也是几年不见了吧?”

    “是啊,那会儿还好小。其实一开始我也没有张扬自己的想法,只和一两个关系亲近的说过。毕竟我有妻有女,得为她们想想。后来就被人揭发了。”

    于朵道:“那十年真的是够了,这个也被揭发、那个也被揭发。”

    蔡成苦笑了一下,“你不知道每个单位分配了5%的右|派名额么?那种时候肯定就死道友不死贫道了。所以我才觉得我们的各项制度真的”

    作为那十年妻离子散的受害者,他有怨言,于朵觉得也难免。

    没有才不正常呢。

    分配名额这事她好像听说过。好像爸爸还说他们车间一开始大家都顾忌人情,不好给人投票。

    所有大半天都没选出来。

    最后有个叔叔憋不住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就落他头上了。

    第370章 第 370 章 当晚,旅行社在附……

    当晚, 旅行社在附近的粤菜大酒楼的包间给于朵和于承接风。

    常乐接到电话也驱车进城来了。

    他一见到于朵就笑道:“哎呦,妹妹啊!说到底还是你的生意做得顺当,这都要开分店了。”

    于朵站起来, “常乐哥, 其实也不是啦, 就占个挣外汇的便宜。我最初只是想在这边的电器行能享受到更好的压货款的待遇。人家嫌我在这边没恒产, 怕我不付尾款。然后我一想,要不我就来广州开个旅行社好了。反正这边外国友人也多。”

    常乐过来,于朵给他介绍关大爷、梅姨,他执晚辈礼客气地打招呼。

    然后是蔡成、蓝天(他把老人团安顿在招待所交给了旅行社当地的导游),回头回北京再跟着他走就是了。

    常乐握住蔡成的手,“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怕是久仰‘蔡疯子’大名吧。”蔡成自嘲一笑。

    “不是我说啊,那个年代华国好多疯子的。不过外交部‘说疯话’的人少,这才把老兄你显出来了。”

    蔡成点头,没错。

    蓝天则只是很客气的两手握住常乐的手道了声‘您好’。

    常乐很熟络的同于凌讲话, 然后道:“这位肯定就是于承兄了。你们三兄妹其实长挺像的!”

    于承笑着点头, “是啊, 我看你跟常宁也挺像。”

    大家坐好,服务员就开始上菜了。

    常乐就在于朵旁边落座, “常宁怎么没一起来啊?”

    “他期末考试还没有考完。对了, 你近期去樱花国么?”

    常乐摇头,“华国这边年前有一波生意。忙完我就准备飞回去陪我爹地、妈咪过年了。我们家在海外也一直保留着过农历年的习俗。”

    吃过晚饭, 他一辆车、旅行社一辆商务车,一起开到东湖新村那边去看了看环境和修建中的房子。

    梅姨感觉有些魔幻,居然项目才定下来就开始预售了。

    就这会儿,三个月了也没修多高点。

    于朵道:“拉了一千万港币的投资,得让投资者看到这房子是卖得出去的吧。而且香港那边卖房子就是流行卖楼花, 甚至还有炒楼花的。就一套房预付三成买下来,买个十套、八套,多的甚至有人买二三十套的,等涨上去再转手卖给别人。香港也是跟着国外学的。”

    关大爷道:“那这么买房子真的容易多了。但你说的这个炒楼花,在房价上升时期确实很不错。只要能拿到那么多楼花。如果遇上了下降期,那么多套房抱在手里转卖不出去,那就只有跳楼了。不过这个房子不错,可以买!怎么说担了那么多华国第一的名头,肯定会修完交楼的。再说你又用得上。”

    于朵点头,“嗯,这几天再来看看。”

    第二天,于凌就领着于承在广州城里转悠。看看美景、吃吃海鲜,别提多自在了。

    她在海边叫了一桌海鲜,“别客气啊,是小妹请客!”

    “那也不用叫这么几盘吧。”

    “剥了壳你以为还剩多少?小心剥啊,别划伤了手。”

    于承便学着她的样子剥壳。嗯,剥出来蘸海鲜酱油。确实没多少肉啊!

    “这是海螺,注意看我扔掉哪些,有些部位不能吃的。”于凌吃海鲜已经很熟练了。

    于承道:“昨晚小妹说你也准备在东湖新村买房子啊?”

    于凌点头,“对啊,我以后就以北京为家,以广州为做生意的大本营。不过我要买的户型,不像她想买的顶跃那么稀缺。可以再筹钱!”

    “也太贵了!”

    于凌道:“团结湖小区你也说贵。再说了,攒钱在团结湖小区买一套,怎么也比等你混到车间主任分房子要快些吧。你别怪我说话直啊!你不吃不喝四年能在团结湖小区去买一套。如果你老丈人那里再肯借一点,那刨开吃喝应该四年也够一套了。就算他不借,你六七年总买得起了吧。你六七年能到车间主任么?国企是讲论资排辈的,还有多少前辈在你前头啊?”

    这话,有道理!

    万人大厂,多少在前头熬资历的前辈。他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一个职工大学的文凭。

    但之前有贡献的人,也大多都被安排去职工大学进修了。

    “养两个孩子,还有人情往来,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你嫂子就想要一辆女士自行车,我半年都满足不了她。”

    于凌道:“老一辈存钱的能力,这是咱们都佩服的。你真想存,会存不下来?你有住的,光是吃饭、给孩子交学费能花多少?你每个月拿到钱,先去存一笔定期,就死活不取出来用呗。还有人情往来,我记得小妹升学宴的,不是让你记账找她报销么?你自家的人情往来,你就别掏那么多钱了嘛。你老丈人肯定舍得借钱给你,他老两口如今就靠你这个姑爷和他们姑娘照顾了。卖鸡蛋真还挺赚的!而且,他们家有事,你不是把父母积蓄的一半借给他们去平事儿,都不让小妹上高中么。我说,你当年是不是怕小妹书读多了不好掌控啊?”

    于承面上一红,“别提这茬事了行不?我老丈人也要买房呢,说钱存着会越来越不值钱。他计划买那种一间、一间的。就十几平方一间,总价不高。”

    不过,确实这十五年老丈人和丈母娘得靠他们夫妻。

    嗯,邱勇那德行,出来了估计也靠不住。靠得住,老丈人也不用弓着背还想给他挣些家业留着了。

    那么不管是一时没合适的房子买,还是买了再拿去抵押,都是可以挪借一部分钱给他们的。

    他看到于朵也在买房、于凌也在买房,心头是有些痒痒。

    解放前农民一亩一亩、一分一分的买地,城里人一间一间的买房。

    这都是置办恒产。

    他也觉得既然去年开始退还当初被没收的房产,以后应该不会再无偿没收。

    那能多一套房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