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270-2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270-280(第17/18页)

亲切了不少,说话也更像叮嘱自家小辈。

    他老人家赞同?

    如果顾家长辈不是问题,其实他兄弟还行啊。

    不,是比很多男的都要强。

    今晚是来不及了,车子不是他的,他得给老头子留在家里。

    不可能送了欢欢再开车回出租屋来问小顾。

    明天,报名听说有好几个公章要盖,还有体检也得去。

    如果他不找关系,让某位老师直接领着去前头,那排队估计都要排许久。

    肯定也没空。

    这种事找什么关系啊?京大比他家庭地位高的学生多多了,低调点。

    不就是排队么。

    可惜,报名是周一,不是周日。不然出钱雇几个中学生去帮忙排挺省事儿的。

    顾老爷子‘哈哈’一笑,“招呼你,也就是捎带嘴的。常安,你那厂子转起来没有?”

    “生产还没有开始,不过修工地雇了不少身强体壮的临时工。要说转,应该也是转起来了的。”

    顾老爷子点头,“你这也是已经开始在提供工作岗位了。朵朵不错,小小年纪,还给十多号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呢。”

    顾婷听到这里微微蹙眉。雇佣这么多人,这不是授人以柄么。

    回头政策风向一变,这就会被批成资本主义。

    他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过不下去,何必冒险?

    之前顾朝暮开收音机厂,她就极不赞同的。

    原来是受了这些人的影响。

    雇什么人嘛,就之前自己组装,一个月挣几百补贴家用不就得了。

    真要说起来,这都不应该。

    一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回头没得连累他们这些亲戚。

    但是,老爷子支持,她说也没用。

    后来更是变本加厉,如今雇佣的人甚至有几十个了。

    于朵笑笑,“我是觉得邓政委既然决定要改革开放,之后应该不会容许人再拉历史的倒车。”

    为此,她特地把能找到的关于邓政委的文字都看过了。

    从早年打仗到三起三落等等。

    又每天听《新闻联播》,听老人家的言行。

    这些地方无不透露出,他老人家应该是一个坚钢不可夺其志的人。

    顾老爷子看着于朵的眼中,露出一抹惊讶。

    再一想,她之前就在关心小岗村的秋收。

    然后再看看坐在一旁蹙眉的小女儿。

    这种政治敏感度、这份见识,比从小就在高干家庭长大的婷婷都要强啊。

    比差不多同龄的外孙、外孙女就更是强多了。

    而且,她还真没说错。

    他看着于朵点点头,笑呵呵道:“吃——”

    吃过晚饭大家坐着聊了一会儿天,基本是顾老爷子在同他们几个小辈说话。

    顾婷没怎么吭声。

    她倒是和狄见欢多说了几句,结果狄见欢也要准备开英语培训室了。

    也就是说,眼前这五个小子、丫头,都是被钱迷住了眼的生意人。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等。

    都不是必须要从事最末等行业的人啊。

    就连于朵,既然认了常宁父母为干爹、干妈,那勉强也能说阶层跃升了。

    如今处于士这个阶层。

    现在也不缺钱花,犯得着去以身试险么?

    幸好她的两个孩子今天去爷爷、奶奶那里有事,没有来和这几个人接触。

    不过还好,她基本的礼仪是不缺的,倒也没有冷场。

    顾朝暮抬手看看手表,“要八点了。爷爷,我们得走了。小姑姑,你要不要一起?”

    他戴的是瑞士的机械表,花自己的钱买的。

    花了一千多呢!

    他就喜欢机械这些嘛。

    顾婷摆手,“不用,我再陪你爷爷待一阵。”

    顾朝暮本来也就是顺口招呼一下。小姑姑和他们话不投机半句多的。

    回去的路上,常安就坐的顾朝暮开的车。

    说起来这车如今还是归他用的,弄得他倒有点像多余的一样。

    常宁开着他爸的车,把狄见欢一起载回外交部大院。

    他也没急吼吼的就告诉父母自己在顾家的发现,以及顾老爷子的态度。

    这事儿,还是得先找他兄弟确认清楚。

    还有,关键是于朵是什么想法。

    他进家门的时候,常志远在陪高敏看电视剧。

    如今都是进口的外国电视剧,但是家长里短的差不多。

    看这种片子不费脑子,对他来说相当于是休息。

    他看眼儿子笑道:“我听说有人想榜下点婿。要是找到你,你就赶紧把老子的姓名、职务报出来。”

    他这个儿子,一米八的个子、长得也还过得去,还真有可能成为人家的目标人选。

    当然,这种事肯定不会张扬,私底下有代理人会问清楚情况。

    这都是针对寒门子弟的。

    这种人家的孩子,能考上京大、水木这类名校可不得了。

    如果情商过得去,趁着这时候刚入学无依无傍的拿下。以后好好扶持、培养也就是助力了。

    如果人确实不错,还可以把女儿的终身大事也顺带解决。

    自己还能加以庇护,比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或者高嫁过得要舒服不少。

    何乐而不为?

    有些人家,并不热衷联姻。倒是对这个发展比较乐见。

    常宁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怪不得小顾让他小姑姑去沟通,以他半个月前在301做的彻底的体检结果为准。他就免掉了入学体检的事儿。”

    要勾兑这种事,体检的医生是最好操作的。多半还是主任级别甚至以上的人来做这件事。

    其他医生都有具体的活儿嘛。

    而且这个真要理论起来,人家也就是热心牵牵红线。

    看到了好小伙,介绍给世交家的侄女而已。

    至于后续,那就看年轻人自己发展了。

    得到了这样的提醒,第二天测完视力被个穿白大褂的叫进办公室,问‘小伙子就是北京人啊?’

    常宁立即道:“是啊,我就是北京人。我爸是外交部XX司的常志远。”

    这就是刚登记的个人资料表格上没填写,需要他补充的了。

    对方一听,顿时也就知道他知道眼下是怎么回事了。

    一个阶层的,而且立场未必一致,这就自然而然的戛然而止了。

    刚考上大学的寒门子弟,这种时候是没有立场的,这才能收为己用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