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130-140(第3/18页)

AA。

    嗯,华国不兴说AA,俗称是‘打平伙’。

    这个事吧,在餐馆吃过饭的人都知道。

    确实一起吃饭的人越多,那性价比越高。甚至在家自己做饭吃也是这个道理。

    顾朝暮和常宁在农场都是吃惯了大锅饭的, 并不在意一起吃饭的多一个人。

    别说大锅饭了, 他们那会儿睡的也是大通铺。

    夏天洗澡, 农场的老少爷们都是脱得精光赤条的下河去。

    边界感这种东西在劳改农场,那是不存在的。

    至于辛明宇, 他才是最后加入的, 没资格有意见。

    结果吃第一顿,就发现于朵和江津都蛮能吃的, 也没有假客气。

    食量真不比他们差多少。

    他俩之前都和于朵吃过饭,就高老师在学校食堂吃饭那回嘛。

    但当时俩人都没留意于朵吃了多少。

    她的长相很有欺骗性,瘦瘦高高的。

    就是常宁都是那次去御厨后人的私房菜馆吃饭,就他和于朵俩人,吃完了三菜一汤。

    他才知道于朵的食量还挺大。

    估计是因为在长身体呢!

    至于江津, 她当知青也是什么体力活都干的。她又不像于凌还有钟言帮忙。

    也不像其它不像干活儿的女同志,干脆

    就嫁给了村里人。

    她们一家四口,姐姐还有些跛足,她是被当成儿子养大的。

    江津是必须要回城的,家里三个人都要依靠她。

    父母会老,姐姐撑不起。

    就好在父母是双职工,家庭条件还过得去。

    还能供着她继续参加高考。

    她下乡把力气练大了,食量自然也就跟着变大了。

    不吃饱怎么干活?

    回城几个月,虽然没干体力活了,但脑力活也累人啊。

    她这食量就还是保持原样。

    顾朝暮、常宁还有辛明宇私下说起这茬,都只有一句话:妇女果然能顶半边天!

    于是最后,还是平摊的五份。

    大家玩闹了一阵,常宁找了胶片放电影。

    时间还早,还不想回去呢。

    这里胶片不少,这礼堂本身就是平时放电影的地方。

    “看国产片还是外国片啊?”

    “外国的吧,目前新时期的华国电影没啥拿得出手的。”

    最后常宁就挑了一部《红与黑》来放。

    不是现成的译制片。

    但是没关系,这儿是外交部大院。

    在场一起玩儿的就有人能做现场口译,话筒也是现成的。

    于朵觉得他们很是厉害。

    她坐在位置上,端着一份奶油蛋糕吃,看到片名楞了一下。

    随即她几口解决了蛋糕,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男主人公于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

    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希望借助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

    穿上红色军服从军、飞黄腾达的道路被堵塞后,又穿上黑色教会服装向上爬。

    但就在他娶到侯爵千金,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时候,被不容许底层成功晋入上流社会的贵族阶级与教会设下圈套,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

    电影散场后走回常家的路上,于朵就有些沉默。

    常宁在照应客人,顾朝暮留意到了便道:“这本书写于1830年,那时候的法国阶层已经固化了。但新华国才30年,而且刚刚回复了高考,也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升的通道是有的。我们这些人家,往前数两代,大都是泥腿子的。”

    于朵点点头,“嗯,关大爷也是这么说的。”

    顾朝暮笑了一下,“那老爷子是个人精啊。”

    于朵静默了一会儿道:“人生本就有如一场逆旅,就算只是想平平淡淡的活着,也难免风刀霜剑严相逼。倒不如搏一把!”

    顾朝暮道:“你打算怎么搏?”

    “就你刚说的啊,考上大学同时还要挣大钱。”

    她希望能像何副厂长那样,白手起家提升,让自己实现抱负,为子孙打造一个好的起点。

    顾朝暮的爷爷他们在枪林弹雨的时候,她的爷爷安安稳稳在家待着。

    何副厂长、辛部长、高老师、师丈那批人努力考上大学,获取学历红利的时候,她的父母也安安稳稳的享受工人阶级的优越性,并没有要努力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和作为。

    所以到她这一辈,起点自然比顾朝暮、常宁和辛明宇要低。

    哦不,其实她活得已经比从小跟着流放的顾、常二人安稳多了。

    但他们那样的条件下都还努力拜得名师、坚持学习。

    这一点她是相当拜服的。

    顾朝暮看看于朵,她确实是如常宁所说,想的有点深还有点多。

    不过,除了这两条,其实还有一条阶层跃升的路子:婚姻!

    像她这样漂亮的女孩子,很多可以把婚姻当做是捷径的。

    但于朵好像对此毫无想法。

    熟不拘礼,顾朝暮就直接问了。

    于朵道:“这个,我有个不大成熟的想法:男人大多是利己主义者,而且认为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是理所应当的。”

    简言之,男人靠得住,母猪都上树!

    她对这个群体其实没什么好感。

    只不过家外的男人又不侵犯到她的利益,还是可以做朋友的。

    顾朝暮瞠目,“小妹妹,你这个想法何止是不成熟啊。简直是太偏激了!这个世上还是有好男人的。”

    “但他们对自己妻子、母亲、妹妹、女儿,往往也是在剥夺其利益。不过,我师丈好像是个例外!”

    于朵笑着转换了话题,“顾大哥,你说我们和对岸还能互通往来不?”

    刚说到关大爷,她就想起他听《乡愁》听得潸然泪下的事。

    这一条是她能力范围以外的事,完全没有可以着力的地方。

    顾朝暮也听说了关大爷的独子两岁时被母亲带着,跟着一个果党军官跑对岸去了。

    三十年了,杳无音讯。

    如果长大成人,也该有32岁了。

    至于于朵偏激的想法,这和他没什么关系。

    她反感的是家里的男人。

    顾朝暮也没有给人当心理辅导的热心肠。

    “肯定能有那一天的。1956年10月主席就提出了也许将来可以我们内地一种政治体制,对岸一种政治体制的设想。这个事,应该有得谈的。至少,应该能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