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94-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94-100(第8/19页)

主随军?

    年幼的皇室公主出现在此地这种事情也是能随便干的吗!

    但还没等刘仁愿从刘仁轨这里得到一个答案,他就已听到刘仁轨发问:“现在这头的情况如何了?”

    在军情问题面前,其他的事情都得往后推一推。

    刘仁愿显然知道这个原则,当即开口回道:“熊津都督那个家伙逃回国内的事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

    熊津都督由前百济王子扶余隆担任。

    所以他重返百济境内可不能叫做逃回。

    这里说的是逃回大唐。

    扶余隆和新罗王子金法敏之间有些矛盾,又觉得国境之内的百济复国运动诸人必定对他这个投降者不满。内忧外患都摆在他面前,他还不是个很有主见的性格,以至于刚刚到任,就逃了回去。

    李治对此显然是无所谓的,也没对看管不力的刘仁愿做出问责。

    反正百济王子不在境内,还能让大唐少点事情。

    刘仁轨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发生在三月里,他当然知道。

    刘仁愿继续说道:“百济复国势力还在与我们僵持,情况与元月之时相差无几。其中最难缠的就是那个黑齿常之,还有百济贵族鬼室福信等人。他们习惯盘踞山地作战,很难将人擒获。这一点你应该也知道。”

    “此前苏将军离开百济的时候告诫过我,为防出现被诱骗入局的情况,近来只探查地形,切莫进行强攻,我如实按照这一条执行,至今还没出现过什么伤亡。”

    李清月在心中对其暗赞了一声。

    这位留守百济的将领有能力,却能听得进去话,倒是个能合作的搭档。

    她也不出意外地看到刘仁轨也露出了几分满意之色。

    刘仁愿继续说道:“但有一件事应该是在大唐国内没能知道的,也是近来才探查出来。”

    他语气稍显凝重了些:“那百济反叛军之所以近来没有行动,是因为他们将扶余义慈的其中一个儿子扶余丰送去了倭国求援。倭国和百济之间时常会有联姻往来,若是算起亲缘关系,扶余丰还能称那位齐明大君一声姨母。”

    “姨母?”刘仁轨在出行前还算对倭国有些了解,阿史那卓云却是不太清楚,这会儿忍不住惊呼出声。

    刘仁愿看出了对方身上的突厥血统,加上她此刻站在安定公主的身边充当护卫,明显身份特殊,便没对她这出声做出什么指责,而是顺势解释道:“对,直到前几个月,倭国的国主,或者说大君,还是一位女子。因上一任大君死后,几位皇子为了争夺国主宝座争斗不休,作为妥协权衡的结果,由皇后继位,此前被称为皇极大君,后来经由几年的让位后再立,就是齐明大君。”

    “之所以她能以皇后身份继位,并不只是因为她的儿子能力强悍,还因为她本身就是上一任国主的侄女,还是算皇室本宗。”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清月和刘仁轨的脸上都露出了一种人间迷惑的表情。

    但想想这放在倭国背景下又好像挺正常,便继续听了下去。

    李清月留意到了刘仁愿话中的一件事,问道:“为何说是几个月前?”

    这意思是,现在不是?

    “对,现在已不是了。”刘仁愿回道,“扶余丰在抵达倭国境内后,很快就从那位齐明大君这里得到了支援,具体是如何达成协定的我们不清楚,但按照新罗王子所说,很有可能是希望倭国支援百济复国,而后由百济和倭国合力吞并新罗。”

    “他们有这等胆子,是觉得中原经由了隋末乱世之后实力大减。”

    刘仁愿有些后怕地说道:“不过此等小国猖狂是一回事,若是他们当真在苏将军班师还朝期间带着倭国大军抵达,来上一出里应外合,我们这边戍卫士卒不够,可能还真的要遇上不少麻烦。好在啊,那位齐明大君意图御驾亲征,结果在抵达筑紫朝苍宫之时就病逝了,倭国被迫撤兵。”

    “但要知道,早在这位齐明大君在世的时候,她的儿子‘中大兄皇子’就已经大权在握,母亲骤然身死对他而言压力不大,甚至已经传来了消息,他虽并未即位,却继续在按皇太子身份摄政。所以我们这一路的麻烦还未结束。”

    李清月沉吟片刻后说道:“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整顿打通新罗百济通往高丽的路线,将新罗提供的军粮给顺利地押运过去,同时作为侧翼支援高丽战场,又要提防倭国境内皇权更替完毕,朝着百济境内重新发起支援。”

    “而因为现在执政的这位中大兄皇子,其实早在他母亲齐明大君在位期间就已权柄不小,所以这个再度支援的时间不会太晚。是这样没错吗?”

    刘仁愿一面惊讶于安定公主远超年纪的早熟,一面还是快速答道:“对,我猜这个时间,最迟不会超过一年!”

    第97章

    不超过一年啊……

    李清月在随着刘仁愿的迎接队伍前往泗沘城的路上, 便同老师分析道:“现如今的情况倒是挺明确的,百济之北就是高丽,我们渡海而来, 势必要为攻伐高丽的目标做好准备。”

    “百济以东就是联军新罗,但新罗王室有其自己的算盘,如今依附大唐不假, 却未尝不想在此地独立分一杯羹。”

    “新罗再往东南去的倭国,则意图支持百济内部的反叛军势力与我方抗衡, 或许还有更进一步掠夺的野心。只是因为其国中大君恰好过世,这才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

    “那么姑且不论新罗这个佞臣的野心, 我们如今面对的敌人就是高丽、百济反叛军和倭国。”

    一共三方!

    李清月不由笑道:“小小一片海东之地, 局势还挺复杂。”

    她落笔在面前的纸上,将北面、东面和境内的敌方势力都给圈了出来,随后转头朝着刘仁轨问道:“老师觉得, 我们现在该当先解决哪一方的问题?”

    刘仁轨凝视着这张图纸。

    他在作战上或许还少了些实战经验,但以他这等几十年宦海沉浮的履历, 要将眼下的情况给分析清楚却不难。

    外间车轮作响中,车内的长者在片刻思忖后徐徐开口:“高丽是我们必须做好随时出战准备的敌人。我们虽然不是战场的主力, 但苏将军那头一旦需要我们同步做出支援,就必须能顺利出击。”

    “但说实话,高丽的实力经由唐军的几次削减已经大不如前,不是需要我们能势如破竹,最要紧的, 是这个两路合并后一击即中的时机。”

    李清月并没有吭声, 只是在刘仁轨说完后, 提笔在百济和高丽之间画出了一道连线,上书时机二字。

    她思忖了一番, 又在上头写了两个月的期限。

    已在大唐和高丽边界上的苏定方和其余行将赶到的府兵,最迟在两个月内就会正式朝着高丽进发,以图将这场战事赶在冬日之前完成。

    如此一来,百济这边的策应,应当也得在九月底之前。

    刘仁轨继续说道:“相比之下,倭国是这三方中最有潜力的敌人。”

    “大约是二十年前,大唐曾经迎来过一批来自倭国的使者,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