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但能看见主角光环: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路人,但能看见主角光环》 70-80(第17/49页)

黑土地,枯草木,覆白雪,水凝冰。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刺骨的冷,穿透的风。

    东北大地的冷,是毫不留情的冷。

    墨色的柏油路两旁还残留着雪痕,卡卡开着车内空调,热热的风打在脸和手上,加热座椅上让臀部暖暖的,一路开到了“大平台村”。

    这一次的旅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大平台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却近年被人发现,社交软件上能找到踪迹,东北大平原,既不像西南多山,也不似内蒙大草原辽阔得不好定位,卡卡没有遇到波折,在火车上住了一晚,客车后再租车,第二天下午就顺利地抵达了目的地。

    大平台村没有正经的旅馆或是酒店,只有当地的农家小院改造的民宿农家乐,卡卡是提前联系好了,直接将车子开到了大大的院子外面的停车场上。

    这里有一个大大的牌子【罗家大院】,是大平台村村口最近的,十分方便找到。

    这里的停车场上面还扣了棚子,似乎是为了防止大雪盖车。

    因为是打电话联系的,她也只知道这里的老板家姓罗,一位东北口音浓重的大姐。

    卡卡背着自己的大包下车,正往大院里走,就见到一位白皮肤棕褐色卷发蓝眼睛的外国女士。

    “这地方还有外国NPC?也是来旅游的?”卡卡喃喃自语。

    龙江大城有着辽阔的国境线,与隔壁老毛子贸易频繁,卡卡看着这位外国大姐朴实的装扮,感觉对方可能是隔壁老毛子过来旅游的,能找到大平台村也是不容易。

    卡卡背着包就往院子里走,随后她就见那蓝眼睛的外国大姐一直看着自己。

    “怎么回事?大姐不会要来找我帮忙吧?我英语不太行,俄语也一点不会。”卡卡心里OS,但已经从兜里掏出来手机准备打开翻译软件了。

    “小闺女,你是前两天给我打电话那个?订今天的单人间的,卡卡,是你不?”

    卡卡愣住了,问她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这个蓝眼睛长相十分立体的外国大姐,而且这一口嗓音,完全是和她打电话确定预定的老板!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对方,“您是罗大姐?”

    “对对,这就是咱家,天冷儿赶紧进来吧。炕上都插电热乎了,咱家这两年新修了房子,一部分火炕改了电热板,安全方便。”白肤蓝眼的罗大姐带着卡卡进屋。

    卡卡终于从懵逼与震惊中清醒过来,她缓了缓,“您这是在这安家了?”

    她以为罗大姐是嫁过来的。

    “嗤!”罗大姐笑出来。

    “正经东北人,纯纯的!你要是不信,一会儿给你看我身份证。”

    卡卡用身份证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看到了在罗家大院里正做饭的罗二姐。

    她和罗大姐如出一辙的棕发蓝眼,身上的大棉袄二棉裤还有吆喝着“老大你去捞颗酸菜——”,卡卡和视频前的观众们集体恍惚了。

    “您是俄族人吧?”卡卡猜测着。

    “俺家都是汉族,纯血的。”罗大姐掏出一张身份证。

    屏幕上出现一张打码后只显示性别,照片,民族,出生年份,还有到县级地址的照片。

    【民族汉】

    卡卡:!

    阿言,觉觉,大小宝:!!!

    不是,我国汉族已经囊括的这么广泛了吗?

    而且看着罗大姐的出生年份,今年已经五十岁了!

    卡卡住的客房是农家改造过的,火炕改成了电炕,屋内也有了马桶热水器方便洗漱,让卡卡松了口气,她来之前特地搜索了一下东北冬天农村室外怎么上厕所,而根据网友们的描述,无论是冻屁股,还是拉完粑粑会冻住,卡卡觉得自己有点难以承受。

    因为元旦假期刚刚结束,整个罗家大院的游客只有两个半,一个卡卡,还有一位独立摄影师,另外半个是罗大姐的侄子。

    住宿包早晚伙食,一天总费用一百三,晚饭的时候卡卡看到大桌上的不锈钢盆酸菜炖大骨,就知道这罗家院子自己来对了。

    盘子里颤颤巍巍的猪肉皮冻,简直比果冻还要透明!卡卡本以为是这用猪皮熬出来会有什么异味,结果夹了一块蘸着蒜酱吃,只有俩字,好吃!

    酸溜溜的酸菜大骨汤,跟“酸菜鱼”的酸菜完全不是一个物种,热乎乎暖洋洋。

    看着客人不好意思夹肉,卡卡目瞪口呆地看着罗二姐用夹子将炖得无比软烂的大棒骨每人分了一个不锈钢盘子上。

    “放开吃,大胆啃!”

    卡卡偷偷看着罗大姐和罗二姐还蒸了一盘子的血肠蘸蒜酱,萝卜小葱蘸酱吃得卡嚓卡嚓,她不断在脑子里重复着“汉族”,“汉族”,一点点消去内心的怪异感。

    卡卡去年八月在林场的时候就吃过新鲜的小葱蘸酱,这一次又吃了萝卜蘸大酱,顿时眼睛都亮了。

    这萝卜,居然是甜的,而且还有冻白菜,生的白菜芯蘸酱吃怎么能这么甜?不是纯甜,而是完全的清甜!

    【旅行卡卡开启全新旅行美食图鉴。】

    【旅行卡卡品尝了酸菜大骨、蒸血肠、猪皮冻、蘸酱菜饱食度已满。】

    视频一角的小人饱食度数值已经完全拉满,小人卡卡的形象已经是摸着圆溜溜的肚皮打嗝儿。

    卡卡在餐桌上了解到,隔壁的另一位摄影师游客是特地来到大平台这里拍摄雾淞的。

    两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明天一起出行,早起蹲守日出的雾淞。

    “看树挂啊,天气预报看明天没啥风,你们俩结伴正好。”罗大姐说着。

    卡卡对罗大姐一家的经历很好奇,但涉及隐私又不好意思问,倒是摄影师先问出了口。

    “害,这有什么。”

    “也没什么说的嘛,我就搁这村里生的,上户口时候就上汉族了呗,村里都这样。”罗大姐不以为意。

    “那您去过对面没?”摄影师问着。

    “去过边境,人家跟我说话我们也听不懂,之后就不去了呗,活人死人不都俩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有啥好惦记的。咱爹妈都是以前的遗孤,村里养大的,我们也村里长的。”罗二姐嗑着瓜子说着。

    “五十来岁人了,现在过得挺好,政府现在又开发旅游,你们这游客不都要过来了,有吃有喝有钱花,吃喝拉撒就是福,你还要啥自行车?”

    卡卡小口一点点抿着冻梨的汁水,除了冻梨,大院里还有冻苹果,冻柿子!

    她简直惊呆了,好像所有水果在东北都能开发出冷冻后依旧好吃的方法。

    冻梨和冻苹果的颜色都是深棕的,看起来好像腐坏掉了一样,但只要尝试一口,吃到放在室温下软和的冻果肉,她整个人就是发现了人生的新大陆。

    在室外冻出来的冻梨与冻苹果仿佛能将甜度与新鲜完全锁住,微微带着冰碴,让牙齿感觉到丝丝寒意。

    人坐在烤屁股的热炕上面,啃着冰冰凉凉的冻水果,吃着甜丝丝的黄桃罐头,这一刻,卡卡懂得了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