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个夫郎奔小康: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娶个夫郎奔小康》 120-140(第19/25页)

 偶尔有几人路过,都忍不住的往这边瞄上几眼,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洪水猛兽一般。见那些人刻意的与他们保持了距离,李大成也没解释。

    人心难测,大多数人都是相信自己亲眼看见的东西,本就是擦肩而过的路人,他又何必浪费口舌!

    王六子见有人往这边看,两只脚抵着地面,挣扎的更厉害了,就盼着能有人能过来救他。李大成刻意加快了脚步,王六子被闪了一下,险些没摔倒。那几人见李大成如此凶悍,头压的更低了,也往这边瞧都不敢,生怕惹上是非。

    许是见没人能救他,王六子倒是消停了好些,好歹现在看来李大成没想要他的命,只要到了村里就好了,无非是被村里人骂上两句,命总归是保住了。

    “大成哥,大成哥······”

    远处有人唤他,虽离得有段距离,但声音很真切。李大成转身,见有人小跑着过来,瞧见来人是赵大海,他便顿住脚步。

    十五六岁的汉子脸上还带着些青涩,小跑着过来微微喘着粗气。

    过几日就是小侄子的满月宴,家里都忙乎着,赵大海也忙的脚不沾地。别的事自有他爹和大哥,这送喜讯的事就落在了他头上。

    旁的亲戚还好,同村的知会一声就行,外村的除了他几个舅舅家,也没几门亲戚,一起告知了就行。最重要的就是他嫂子的娘家,须得得备上厚礼,挑着吉时登门,才显得重视。这不他一早就出门了,就怕误了时辰。

    回来时远远的瞧见李大成,便喊了一声。大成哥与他们家有恩,那日要不是遇见大成哥,恐怕他嫂子和小侄子就悬了。因此,这喜讯自得亲自上门才好。赵大海毕竟年纪还小,心里藏不住事,想着先将这高兴的事讲了,回头再登门也无碍。

    等他走进了才瞧见板车后面,还拴着一个人,那人低着头,身上狼狈不说,还透着一股难闻的味道,顺着视线望过去,裤子上一片黄色的水渍。赵大海抬起那人的下巴,见是王六子,心下不解。

    李大成也没隐瞒,将早上王六子伙同外村三个无赖抢劫的事说了。赵大海听完,气的抬腿就踹,王六子嘴被堵住,只能发出唔唔的闷哼,拧着身子拼命的躲藏。

    李大成拉了赵大海一把,早上王六子已经挨了一顿狠打,他下的手心里有分寸。虽没上筋动骨,可也够王六子受的。

    老王氏守寡多年,虽不怎么与他人来往,但为人还算和善。加上日子艰难,村里人看在她的份上,才对王六子多番忍让。若是王六子明面上的伤太多,反倒不益于后面的谋划。

    第136章 平息

    赵大海对李大成言听计从, 脸上的怒气虽未消,还是止住了落在王六子身上的拳脚。

    不用李大成多说,也理清了事情的关键。别说是伙同外人抢劫了, 就算是偷盗,在村里都是大事。他们村家家户户日子还都过得去, 虽说也有爱占便宜、手脚不干净的,诸如王六子之流, 但撑死了也就是趁人不备,敢偷拿些吃食儿。

    偷钱却是从未有过的,这事要传出去,恐怕不用他们开口,村里人都不干。有个贼成天在家门口溜达,谁心里能踏实,更何况还是一个品行不端的混子!

    想通了关键,赵大海也不跟王六子较劲了,同李大成说了一声, 便先行回村里去喊人,这事少不得村长出面才行。

    王六子忍着疼,也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 弄清了李大成的目的, 不由得后背一阵阵发凉。他在村里好歹有片瓦遮头, 有口吃的, 真要被赶出去, 恐怕就只有睡大街的份了。

    对,他还有老娘, 他老娘守寡多年,只有他这一个儿子, 自然不会看着他被赶出去的。想到这,王六子的心稍稍安定了些,只是刚刚又挨了赵大海几脚,身上火辣辣的疼。

    李大成看他的眼神,像要杀人一样。他不敢把这份仇怨记在李大成身上,赵大海他是不怕的,便把这愁记在了赵家头上。

    李大成连一个眼神都没分给王六子,只一门心思赶路,过了前面那个土坡便离着村口不远了。料理了王六子,他还得回家给小夫郎做饭呢。

    也不知沈桥吃了药好些了没,接近年下,他可不想人带着病气过年。老人们都说,若是大年三十这天服了药,那这一年都会病病殃殃。他虽不迷信,可沾了沈桥的事,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村口早就站满了人,远远瞧着黑压压的一片。李大成脚下的步子又快了些,走进了才见老王氏也在其中,不等他把板车停稳,就扑了上来。

    王六子平日混惯了,家里都靠老娘撑着,更是没少替他料理欠下的烂账。王六子往常不见丝毫孝子模样,现下一口一个娘,倒是演的有几分真情!

    老王氏就这一个儿子,虽然知道儿子不争气,可那又能怎么办呢。儿子总归是她的指望,怎么也不能看着不管。

    李大成瞧着眼前母子情深的戏码,心里没有半分动容。

    常言道,惯子如杀子。老王氏是可怜,却也不能作为她纵坏了儿子的开脱之词。今日这几个人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也幸好他会些拳脚,这才没吃亏。若是他们要劫掠的是寻常货郎呢,那些货郎可也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全身而退!

    再者,历朝历代都有法例可依,若是所有可怜人、活不下去的人,都能去烧杀抢掠。那这世道于炼狱有什么区别,那些心存良善手头宽裕的人,又做错了什么!

    村口本就不大的地方,被看热闹的人们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李大成见除了赵大顺、周恒等,赵婶儿也带着春生站在里头。赵婶儿正同旁边的妇人说着什么,脸上满是愤恨,恨不能冲上去撕了王六子。

    李大成卸了肩上的带子,任身后继续上演母子情深的戏码,左右这么多人呢,他也不怕王六子跑了。

    这事怎么说是因他而起,他上前跟村长打了招呼,又将经过都说了。跑的那三个不是本村人,他就算把人抓住,也没大用,总不能真的报官。

    村里的事基本都是靠村长决断,除非是闹出人命关天的大事。他又没有什么损失,就算报官的话也最多就是关上几日,出来还是依旧,倒不如直接将人赶出去来的更好。

    若真报了官,与他们村的名声也不好。李大成深谙此道,既然生活在村里,少不得入乡随俗。

    村长瞧着王六子,满是厌弃。平时看在老王氏守寡艰难的份上,对他们多有宽宥,眼下出了这样的事,对王六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前两日县衙里刚褒奖了他们村,说他们村治理有道,是周边受灾最轻的村子。转眼,王六子就闹出这一出,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况且这事要传出去,他们村的名声还要不要了,不知情的人会怎么看村里人。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哪有伙同外人打劫本村人的,这样吃里扒外的东西,村里是留不得了!

    想着这边还得一会儿,李大成冲着赵春生招了招手,往人群外撤了些。

    赵春生扯了扯赵婶儿的袖子,小声的说了一句,才一路小跑着过来,来到李大成近前。稚气的小脸上气鼓鼓的,瞧着有些可爱。

    李大成蹲下身子,在小孩头上揉了一把,才笑着问:“春生,吃午饭了吗?”

    赵春生摇了摇头,小脸上还是愤愤,对上李大成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