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穿回古代搞刑侦》 200-220(第32/42页)
渊又说:“还有与贾秀芳一起长大的姜雨声,他喜欢晏七娘,并非晏七娘的错,不能因为晏七娘长得好看,便认为是她抢了姜雨声,坊主说贾秀芳道德低下,善妒。这才是压垮贾秀芳的最后一根稻草。”
“晏七娘固然有错,也不至像你所想那般,将所有人共同造就出的结果,全按在她一个人的头上。这不就等同于在说她红颜祸水。美貌是没有错的。”
伯景郁将庭渊的话听进去了,认真想了想,觉得庭渊说得也有些道理。
“只是这贾秀芳也太惨了一些,被逼到了这个份上。”
庭渊道:“是这个吃人的社会一同造就了她的惨况。”
贾秀芳出家做尼姑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自己没有道德低下,没有善妒。
她没有别的办法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能如此。
流言蜚语,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够淹死人。
伯景郁也只是替贾姑娘感到惋惜。
庭渊道:“既然事情已经弄清楚了,也该去提审陈汉州了。”
一众人来到牢房。
牢房就有审案的地方。
但庭渊看到审讯的地方后,又觉得不妥。
“还是去大堂审吧。”
伯景郁不解:“为何?”
庭渊说道:“地方太小,太昏暗,不够威严,也不够庄重,我们要审的是连续作案十七起的连环杀人犯,不给他心里施加压力是远远不行的。”
陈汉州是一个在闹市附近的小巷子里杀人的变态,可不是一般的普通杀人犯。
随便吓唬两句就能招供。
伯景郁觉得庭渊说得有道理,“那就在大堂审。”
庭渊想了想,又说:“让参与此案的主要官员全都位坐堂下左右两列。”
“这又是何意?”
“不光是曹禺有心结,其他人一样也有,这个案子困扰他们两年多了,也是栖烟城头一桩大案。一来是让他们都做个见证。二来则是缓解他们的压力,释放他们的心结。三来则是为了给陈汉州施加心理压力。”
通常衙门审案只有一个主审,有时候会有一个副审。
若是算上所有参与案件的主要官员,大大小小十余人,全都坐在堂上。
先给陈汉州定个调子,告诉他,这事很大。
能让这么多官员出马,总不至于大家是来走过场的。
大堂依照庭渊的意思布置好,特地又往后拖了些时间。
等到申时过半,太阳照进屋里,再有一个时辰就下山了。
这个时间屋内光线一般,背景板上的正红色上绣的金丝太阳光彩熠熠。
再往上是描金的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一众官员依着庭渊的要求,全都穿着只有大礼才穿的官服,两边各坐八人,庄重威严。
他们的身后是拿着杀威棒的衙役,也是特地挑选的面相不善的出堂。
伯景郁与庭渊说:“便是审王孙贵戚,也没有这么大的排场。”
这排场看着确实是唬人。
庭渊与伯景郁一同坐在审讯台上。
审讯也好,查案也罢,都不是伯景郁擅长的事情,他坐在这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更多的是他想和庭渊坐在一起。
庭渊与伯景郁对视一眼,庭渊点头。
伯景郁道:“带犯罪嫌疑人陈汉州上堂——”
第216章 当堂对峙
不多时,陈汉州被押至大堂。
昨夜被捕到今日下午,近一天一夜的时间,没有人告诉陈汉州是因何被捕的。
陈汉州入目之处,皆是身穿官服严阵以待的官员。
心里咯噔一下。
三尺高台之上,坐着两个非常年轻的男子,一个面冷不苟言笑,一个病弱精明强干。
惊风和赤风分立伯景郁和庭渊左右,各自手中都有一柄长剑。
狱卒将陈汉州押跪在堂上。
陈汉州环视一周后,与堂上二人对视上。
伯景郁敲响手里的醒木,“人犯已到,开堂——”
陈汉州仍是一脸茫然,问:“大人,小的因何受审,还望大人明示。”
伯景郁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对外朗声说:“叶刑头,梁大人,出堂辨认。”
从堂外进来二人,正是当日陪着庭渊和伯景郁重返案发现场的两位官员。
两人先后与伯景郁庭渊行礼。
庭渊看向二位大人,“请两位辨认,堂下所跪之人,是否是你二人那日在宁琳琳案发现场所见之人。”
庭渊本没有按照正常的审案流程来走,而是按照自己的审案习惯进行。
如此安排,也是有他自己的一番设计。
两位官员站到陈汉州面前,将他左瞧瞧右看看。
随后回禀庭渊:“大人,此人就是那日在宁琳琳现场报案之人。”
庭渊问:“何以确认?”
官员道:“虽他眼下无痣,可他这双桃花眼让下官过目不忘,再就是这一对招风耳。”
庭渊和伯景郁一同看过去,陈汉州确实是有一对招风耳。
另一名官员说:“大人,可否叫他站起来,侧身对我?”
“自然可以。”
陈汉州被衙役拉起来,按照官员的要求侧身站立。
随即官员回禀庭渊:“大人,当是他无误了。”
庭渊点了点头,与堂下的衙役说:“去将所有的衣服拿出来。”
“是。”
两名衙役离去。
不多时,便抬了一个架子出来,上面挂着许多衣服。
庭渊让两名官员辨认,“那日报案之人身穿的衣服,你二人可还记得?”
“回大人,记得。”
“看看可在这些衣服里。”
陈汉州瞥了一眼这些衣服,便不敢再看。
庭渊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两名官员有商有量,很快就有了结果,将其中一套衣服拿出来呈上,“回大人,应是这套无误。”
庭渊点了点头,“好,你二人暂且退至一旁,将周家婆婆叫上堂来。”
周家婆婆在儿媳的搀扶之下上了大堂,正要跪下行礼,被庭渊制止了。
“周婆婆年事已高,便不必行礼了。”
“多谢大人。”
庭渊指着一旁的衣服,与周婆婆说:“婆婆,劳您受累,给我们看看,这里头的衣裳,可有与您那日看见的女子所穿的衣裳相同的?”
“好。”
周婆婆在儿媳的搀扶下,将所有的衣服都看了一遍,随后将其中一套粉紫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