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50-160(第12/31页)

联络江南、岭南极富有经验的茶园,到时候沈氏和裴二郎负责教授手艺,他们负责制茶。

    而制糖也可以如此,他们联络岭南那边儿的甘蔗园制糖坊,沈氏和裴二郎传授技艺,他们负责制糖。

    到时候直接从那边装船出海,极为便利。

    当然具体合作方式还得去跟裴二郎夫妻俩谈。

    顾千里也表达了沈宁的意思,她建议朝廷跟淮州商人蔺承君合作。

    蔺承君是商人,是个信守承诺的商人,并不唯利是图。

    沈宁跟他合作这些时日以来感受颇好。

    虽然他们见面相处的时间不久,合作以后就是分别,但是蔺承君的人不管淮安还是方管事还是蔺掌柜、蔺大掌柜,都是那种让人合作愉快的人。

    平等共赢,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有些人家跟你合作,一副我跟你合作就是给你好大脸的优越感,那还是免了。

    有些人家跟你合作,恨不得把你的收益压榨到最低,那也免了。

    顾千里也简单说了沈宁跟蔺承君等老板们的合作模式。

    不管素鸡还是牛油锅、油炸面、变蛋、麻酱鸡蛋、叉烧酱等,沈宁跟他们的合作方式都很灵活,并没有锁死一辈子。

    谢相爷几位阁老都沉默了,不动声色地对视一眼。

    这位沈氏的确不俗,她居然……不贪财的。

    谁人不是赚了十两想一百,赚了一千想一万?

    哪有人嫌财富多?

    哪有人嫌赚钱够?

    大部分人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哪怕坐拥金山也不会满足。

    这个沈氏和裴二郎实在是特别,刷新他们的认知。

    当然,他们更多的是欣喜。

    如果夫妻二人肯用这样两年三年后归对方的方式来合作,那真是极好。

    他们愿意给她两成利,连给三年。

    可他们是阁老,是帝国政治势力的顶端,是不能这样直白讨论利益的。

    所以回头他们要派代表去跟夫妻俩谈。

    虽然她指定了蔺承君,但是蔺家只是淮州望族,怎么可能吃得下这么大的生意?

    再说蔺家不也有人在朝中和地方为官么?

    他们肯定想再往上升的,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

    时候不早了皇帝留几位阁老用膳。

    自打有了乾清宫小膳房,皇帝非常大方,隔三差五就留阁老以及过来给皇帝办差的翰林们用膳。

    萧先生更是,只要进宫就在乾清宫吃小膳房。

    尤其水嬷嬷和宫嬷嬷琢磨了新菜式以及和豆腐村通信,沈氏又分享了什么新菜式,那小膳房就必定有。

    虽然只是家常菜,做法简单不复杂,有些卖相还不甚好看,可吃的就是新鲜,该凉的凉,该热的热,那叫一个舒坦。

    今儿太子和谢恒在皇帝这边儿用餐,宫嬷嬷就带人来这边儿给水嬷嬷帮忙。

    她们带人上了简单家常却美味的晚膳。

    一人一碟无骨卤鸡爪虾仁双拼、一碟凉拌菠菜、一碟姜汁皮蛋、一碟绿豆芽黄瓜丝双拼。

    再来笼薄如纸、大如盘的面饼,透光却有韧劲,还有一碟秘制甜面酱,可以刷小饼。

    另外每人一大碟秘制叉烧,一碗蛋花汤。

    众人已经习惯水嬷嬷的提示,不用她说就先喝汤再吃两口绿色菜,然后随自己喜好吃。

    甭管有多要紧的事儿,只要水嬷嬷说开膳,皇帝和众阁老们就心情愉悦,吃得喜滋滋的。

    谢相爷喜欢卷皮蛋吃,觉得这皮蛋真是对口味,百吃不厌。

    可惜水嬷嬷忒抠门儿,每次就给两片,估计也就半个。

    那个麻酱鸡蛋据说数量少,水嬷嬷很少给他们吃,他只能让家里每天盯着君高升酒楼买。

    张阁老好华服美饰,自然也好吃,这个脱骨鸡爪忒入味儿,忒香!

    就是……只给两个?

    水嬷嬷,你是不是太抠门儿了?

    陛下都留我们用膳了,你何必如此?

    他怨念地给水嬷嬷飘眼神儿。

    水嬷嬷却压根儿没看他,只伺候太子和谢恒用膳。

    宫嬷嬷负责在皇帝旁边儿帮忙。

    顾千里自认一介武夫,吃相粗犷,为免惊着几位大人,特意坐去外间用膳。

    反正皇帝留他用膳就是宠信,无需他在跟前陪餐。

    杨学士和刘阁老很喜欢秘制叉烧,他们家里自然也囤了沈氏叉烧酱。

    京城刚流行叉烧和叉烧酱的时候他们俩几乎顿顿吃,狠吃了一个月才放缓了频率,但是依然久吃不厌。

    吃着晚膳他们又想起来,这个叉烧酱叫沈氏叉烧酱还是福气叉烧酱来着?

    沈宁跟蔺承君合作的产品,他一律都归到福气品牌里,福气锅、福气面、福气米粉、福气蛋、福气叉烧酱等等。

    但是君高升酒楼的人私下里又叫沈氏,让人知道这是沈宁做的。

    几人一边吃饭一边琢磨:这个沈氏确实很厉害,不简单,会做如此多的吃食,还能研究制茶、制糖?

    不,制糖好像是裴二郎琢磨的?

    不管怎么说这夫妻俩都透着很大的古怪,若是二人没有任何根基,他们是肯定会派人接触,甚至好好盘问一番的。

    可人家现在是皇帝的人,他们就只能尊重、合作,不能探究。

    谁知道是不是皇帝暗中培养的人才?

    毕竟曾经监视百官的锦衣卫本朝不再监视百官,却也没闲着,总得有事儿做,谁知道皇帝暗中又安排了什么呢?

    于是裴长青和沈宁的本事又被大佬们自动冠上“皇帝暗中培养”的金帽子,越发安全了。

    正用晚膳时分,萧先生骑马从香山返回。

    有皇帝召见的口谕,他直接去小膳房洗手净面,又换了随身带的干净清爽外衣,这才进御书房旁边的燕息室拜见皇帝。

    虽然皇帝让他免礼,可众位阁老在此,他还是行了跪拜礼才起身。

    皇帝又让水嬷嬷给萧先生摆膳。

    谢相爷几人已经吃完,内阁还有政务要处理,关键各自还得回去通气白糖以及新制茶法的事儿。

    谢相爷几人起身告退,前去内阁处理政务。

    等他们离开乾清宫,皇帝这才笑哈哈地跟萧先生说了几件喜事儿,又让张公公和乐公公把玉米瓜子都拿来给萧先生看,又亲自把裴长青的信拿出来给萧先生看,还把放在白玉罐里的白糖也端过来。

    嗯,还有一双新袜子,皇帝从顾千里那儿要的。

    萧先生看着比谢恒那边儿试验田的玉米还大一大圈的玉米也是惊喜万分。

    裴二郎和沈氏果然没让他失望,他就知道当初他们提这些农作物就是会种的!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