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120-130(第42/42页)
沈宁和裴长青对视一眼。
等等,什么他俩带动?
居功至伟?
他俩就把马明于光绑到县衙而已啊。
后面是曾大人和陆典史将人押回府衙,又是府衙破案的,不是他们的功劳啊。
不敢冒功。
曾大人知道他俩的心思,笑着解释道:“马明于光牵扯出汪通判和钟推官,进而又被陆典史查出黄牙子,又有顾大人调动地方卫所协助彻查府城车行、店家、船家、脚行等,直接扯出一连串大案。知府大人广发文书,要求各县配合严格排查此等触犯律法的行径,如今南直隶也发出公文,要求各府配合,整个南直隶展开严打行动。”
但凡政治嗅觉敏锐的,或者家里有官场浸淫多年长辈的,再或者有京官儿亲朋的,大部分也会知道一个官场公开的秘密。
京城顺天府和金陵应天府之间关系微妙,时不时就要别苗头。
应天府是迁都之前的朝廷,即便迁都之后南直隶也保留了应天府,以及应天府的六部等各衙门。
他们虽然不能干预朝廷,但是南直隶位置十分重要,这里的官员时不时就有与顺天府抗衡的苗头。
皇帝自然也要敲打敲打他们。
明眼人就知道这是皇帝早有预谋,借机敲打应天府,掀翻南直隶官场。
当然,不排除严打效果显著,皇帝会下令全国推进。
沈宁和裴长青又对视一眼,是了。
如果不是顾千里调动卫所军队,只怕没那么容易抓到黄牙子那条线上的其余犯人。
如果只是马明于光,汪通判和钟推官徇私枉法,刘知府只怕也不会那么勤快,保不齐还得官官相护呢。
被顾千里这么一逼,刘知府瞬间咸鱼打挺变成了奋斗鱼,那叫一个卷,过年都没休息。
不但自己勤奋,还逼着下面十县县衙也勤奋,还给南直隶发公文督促上官勤奋。
他应该是掩饰自己的失职吧,如果平时多注意,黄牙子也没这么容易发展成流水线,还跟其他府联动呢。
裴长青起身拱手,“这都是诸位大人和差役们的功劳,我们……只是不想被敲诈,找曾大人告状而已。”
许知县笑道:“实际上被敲诈的人多,敢告状的却没几个。”
裴长青:“这又是……”他顿了顿,“自然是陛下早有觉察,运筹帷幄,提前派顾大人下来调查的功劳。”
如果不是提前得到消息,顾千里又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里揪出一条犯罪流水线?
张公公三人立刻拱手向北,“陛下圣明。”
许知县和曾知县也不动声色对视一眼,这裴二郎天生做官的料,若没有人指点,只是他自己的判断,那这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也是非常出色的。
张公公想的是:陛下啊,如果看上裴二郎的闺女可得早定,万一过几年他下场考试,发挥过于突出连中秀才举人进士呢?中进士就得做官,做官以后就想升职,前途远大的话怕是不乐意做太子岳丈。
张公公有些大逆不道地吐槽:主要是殿下那性子,裴二郎和沈娘子这般疼闺女的,怕是……不乐意结亲啊。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