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爹爹已黑化: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美人爹爹已黑化》 50-60(第7/29页)



    第53章 上官寒

    上官氏祖籍徽州, 世代为商。

    永乐年间的南陈国政通人和,商贾繁茂,上官家的老家主经营有方, 从一众徽商中脱颖而出,迅速发展成了江淮一带的巨贾,家业遍布江淮二州, 富甲天下。

    上官家老家主是个极有远见的人,彼时正值肃宗当政,老家主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手握巨额家资,迟早会被人忌惮。

    为了给上官氏避祸,也算是破财消灾, 上官家老家主直接将自己一把财产捐给国库,又将剩余一半一分为二,将其中一份拿出来,用来救济穷苦农民。

    肃宗皇帝感念上官氏一片赤诚之心,从京中赐下了一道圣旨, 赏给上官家一个皇商的头衔, 同时将江南的部分盐铁运支权交由上官氏。

    上官氏自此地位水涨船高,开始替皇帝办事, 同时也从每年挣得的财富中抽成向朝廷进贡。

    老家主死后,他那体弱多病的长子上官究接过家主之位。

    只不过, 上官究并没有在家主之位上坐多久就病故。

    上官究的独子上官寒十二岁就接过上官家家业。

    上官氏家大业大,旁支叔父众多, 一个个居心叵测, 不加掩饰地觊觎这那个年幼的孩子,以及他身后的巨额财富。

    对于十二岁的上官寒究竟是怎么样在群狼环伺中, 权衡利弊,一步步掌握实权,将上官家收拢在掌心,姜瑶不得而知。

    上辈子,姜瑶初见上官寒时,上官寒已十六岁,是上官氏名正言顺的掌权家主。

    年纪轻轻便手握巨额家产,上官寒那华贵无比的蜀锦衣衫抖一抖,撒落的珠宝翡翠,就足够养活一郡百姓。

    在这个士农工商,商为最下等的时代,上官氏与其余朝不保夕,被人鄙夷的商人不同。

    官商勾结,是上官氏惯用的套路。

    他们花重金贿赂地方官员,将江淮一带的商路尽数捏在手中,无论谁想走商路,都得朝上官氏交一笔买路费。而且上官氏给朝廷的上贡也足够大方,以至于朝廷明知道他家搞小动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久而久之,上官家不仅有钱,也有了权,地位牢固,不可动摇。

    姜瑶十四岁这年,关中水俭,收成减半。

    七月初,上官寒乘船由江淮北上游玩入京,走走停停,一路走,一路在沿途广撒钱粮,搭棚施粥,救助受灾百姓,船过之处,无人不称赞上官氏慷慨。

    上官寒进京之后,庞大的画舫就停靠在城外玉林渡口,那船上载着他从江淮带来的最貌美的歌姬舞伎,还有各地收集来的稀世瓜果佳酿。

    富甲天下的上官家主,每日都在画舫上设宴,灯火通明昼夜不绝,请帖下到上京每位名人雅士府邸之中,邀其登船同乐。

    上官公子行事如此张扬,声势浩大,即便未入京城,但他那画舫上的靡靡之音却传遍了上京城每一个角落。

    一连几日,久居在东仪宫中的姜瑶都在宫女的谈论中,听闻了这位公子的所作所为。

    遍邀名士,是附庸风雅,又或者是有心攀附?

    姜瑶一时来了兴趣,选了个空余时间,指了位说得最起劲的宫女,挑着些有趣的讲给她听。

    宫女说道:“说起来还真有几件有趣的,有件还和殿下有关。”

    “听说上官公子邀名士上船,见人就问:‘上京有何珍奇之物?’,上官公子言道,他一路北上,为的就是阅遍世间瑰宝,上京乃九朝国都,珍宝无数,名流遍地,若有名士能寻得一物,令他开怀,上官氏愿赠予千金。”

    姜瑶靠在贵妃椅上,捏着一把长柄团扇,轻轻地叩击在贵妃椅的木把手上,听着那名宫女娓娓道来。

    “初时,有名士举荐,说南市珍宝阁中藏有一犀角扇,乃镇店之宝,价值连城,世间罕见,次日,上官公子便没有遣人拉着几车金子,将那犀角扇买回来,上官公子只看了一眼,便弃在一边,说‘不过尔尔’。”

    “隔日,又有名士道出,崇湖学宫之中珍藏着一副珍贵字画,那是前朝大儒江远所作,上官公子却摆手道,他一介商贾,不识笔墨,对此不感兴趣。”

    那位宫女说着,忍不住抬头看了姜瑶一眼,“几日间,诸多名士竞相举荐,上官公子竟无一物入眼,直到前两日前……”

    “有一位名士提出,说上京有二绝,其一为城郊西山之春,三月之际,桃花漫山,灼灼其华,景色绝美;其二,则是公主殿下……”

    图穷匕见,猝然听见此话,姜瑶眯了眯眼睛,手上敲击的节奏变慢,刹那间四周气压低沉下来。

    看到姜摇这个反应,那个宫女似乎有些害怕,声音片刻停顿。

    姜瑶轻笑一声,“继续呀,怎么不说了?”

    在姜瑶的凝视下,宫女只好硬着头皮道:“其二……则是公主殿下,天潢贵胄,倾国之貌,美人仙姿,堪称绝艳。”

    姜瑶嗤笑,“然后呢?”

    宫女垂眸道:“然后上官公子抚掌微笑,当即赐给那位名士千金,次日画舫离岸,驶向西山,游览西山风光。”

    都秋天了,西山还有什么值得他观赏的?

    姜瑶笑而不语,挥手让小宫女退下。

    她漫不经心地在贵妃椅上歪倒,散落的乌发簇拥着她皎如明月的肌肤。

    十四岁的姜瑶,拥有着世间女子所艳羡的容貌,随着姜瑶长大,不知何时起,“公主貌美”已经不知不觉中中成了上京城中每个人心中的认知。

    姜瑶是属实没有想到,她这副皮囊,有朝一日居然也能被人当成上京的排面摆给人家看。

    ……

    果不其然,姜瑶次日醒来时收到了城外画舫主人的请帖。

    有钱能使鬼推磨,上官氏巨富,手眼通天,竟然能越过重重宫闱,将一封信笺放在了姜瑶平日梳妆打扮的菱花镜前。

    临秋被唤来给姜瑶梳头,看着桌子上的请帖,询问道:“殿下今日要出门吗?”

    姜瑶点头:“把发髻梳低,我今日出门要戴帷帽。”

    帷帽四周垂下的幕布,挡住了姜瑶精致的容颜,姜瑶带着请帖,乘马车出城,一路来到了玉林渡口,看到了传闻中那接近四层楼高,极尽豪奢的上官氏画舫。

    守在画舫两侧的侍女似乎早就预料到姜瑶到来,等她来到船前,纷纷跪下,“贵人,我们家主人已经等你很久了。”

    巨大的楼船布置精美,犀角摆饰,玛瑙珠帘,贵重的兽皮不要钱似的铺了满地。

    姜瑶早早就听见了船上的奏乐声,乐师们抱着琵琶捧着琴,正在临水的露台上弹奏,貌美的舞姬踩着节拍,水袖倒影在波涛荡漾的水面上,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姜瑶到的时候,画舫中没有别的客人。

    船头处,一位身着红衣的少年斜靠在临水的围栏前,宽大的衣袍逶迤延展,如牡丹花瓣那般层层铺展开来。

    他的身边坐着是打扮鲜亮的年轻姑娘,她们依靠在一张长桌前,清脆的笑声比奏乐还要响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