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120-140(第25/29页)

人好奇。

    不过因为还不熟悉,大部分人也就私下打听一番。

    四人的安置点在二小队,上工的事就由二小队的队长这边接手。

    而一小队的队员们,想要打听几人的消息, 就把目光转到第一时间和几人有接触的况叶身上。

    第二天况叶上工的时候, 就有不少队员向他打听新来的知青的情况。

    对此, 他到没有拒绝, 但能说的其实也不多。

    无外乎, 几人的姓名、年龄、来自哪个地方。更详细的情况,况叶也不好介绍, 毕竟他和四人也才接触一天,他们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

    在况叶这打听不出更多的消息,找他打听的队员们就逐渐没了。

    不过出于对新来知青的好奇,以及这个时代娱乐的缺乏,队员们还是持续关注着周光旭几人的消息。

    看到周围的情况, 况叶回想了一下他当初下乡的场景。

    他当时因为身份的陡然转变,以及要努力适应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当时九大队的队员们的反应。

    不过想来,应该和如今差不多吧。

    因为队员们的关注,况叶哪怕几天之后没有和周光旭他们见过面, 对于他们的日常活动也相当的了解。

    四人第二天就跟着二小队的队员们去上工了。

    考虑到四人刚来,二小队的小队长还给几人安排了几个领路人,教授几人怎么干农活, 而且任务也安排的相对轻松。

    周光旭他们初来驾到,做事的态度倒是可以。

    但成果嘛, 大都和当初的张友岁差不多。当然也有干活利索点的,姜雨就是, 其他三人一开始都是手忙脚乱的。

    好在态度比较好,也听得住劝,二小队的队员们对几人的态度也还算好。

    毕竟知青最开始干活,他们也是见识过的。

    九大队之前就有况叶这些知青,虽然没有安排到二小队,但他们当初的情形,整个九大队很少有不知道的。

    除了九大队,其他地方的知青的情况,队员们也是知道一二的。

    农村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地方,一些消息其实非常的灵通。

    这个时代的城镇人口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居住在乡村,大范围的人口流动虽然不多,但小范围的流通却是相当的频繁。

    各个生产大队,以及各个公社之间,想要传递什么消息,其实相当的容易。

    之前下乡的知青,有些在当地的名声并不怎么好,而关于他们的消息更是在各个地方都有流传。

    周光旭四人,比起这些知青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队员们自然对几人的态度还行。

    第一天干活,四人的成果不佳,但这身体上的劳累却没有丝毫的降低。

    据况叶所得到的消息,几人第二天早上差点没能起床。

    二小队的小队长在早上安排队员们干活的时候,看到四人没有到场,去到安置点一看,几人正哆嗦着双手吃饭呢。

    一问才知道,几人早上起来迟了,又因为浑身的酸痛,这洗漱做饭都是艰难的完成的。

    也好在几人都会做饭,一起行动,要不然这饭怕是都吃不上。

    听队员们八卦,周光旭几人的情况,似乎还没有当初张友岁的好。

    况叶听到这,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二号那天,况叶和大队长接几人到九大队的时候,他们的行李虽说有驴帮忙驮,但自己拿的也不少,这两个小时的步行本来就比较累。

    之后抵达安置点,先是领口粮,接着加工粮食,之后还有收拾房间、做饭等等,一天下来人本来就累得不行。

    想来第二天上工的时候,情况就不怎么好。结果又干了一天的活,虽然做得不好,但对于刚接触的几人来说,应该是尽了能用的力气。

    周光旭几人和张友岁可不一样,有况叶三人的帮衬,能省不少事。

    二小队的小队长见到几人的情况,一时间有些无言,最后领着四人去了趟医疗站找陈繁仪。

    四人虽然有况叶的提醒,但昨天干完活精力消耗太多,谁也没想起去医疗站找陈医生这事。

    陈繁仪上午都在医疗站,看到二小队的队长领来的四人,稍稍一问知道其中的原由,也有些哭笑不得。

    但她也能感同身受,毕竟当初她也是经历过的,只不过她作为医生本来就知道如何缓解,以及有堂叔一家的帮衬,倒也没有出现四人的情况。

    最终周光旭四人在陈繁仪一番推拿抹药后,倒是缓解了不少,之后教授了几人如何用药,给四人拿了一小罐舒活膏,让他们自己每天用点。

    有了这次的教训,周光旭四人才知道干活的时候,要节省点力气。

    当然几人的态度还是没改变,后面随着农活逐渐顺手,倒也逐渐被二小队的队员们接受。

    就在四人逐渐适应下乡的生活时,况叶也和几人打了几次交道。

    因为安置点在二小队,况叶和几人倒是不常见,但同为知青,周光旭他们偶尔会找到他请教些问题。

    这些往往是他们不好和队员们说的事,只好找到他这边。

    对此,况叶到也没有拒绝。

    就在这几次打交道的时候,况叶也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周光旭和陈繁仪竟然早就认识。

    后边他和陈繁仪确认的时候,也得到了肯定。

    他们之间的关系,据两人的所说,是因为家中的长辈相熟,从小就认识对方,但因为年龄的关系,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多。

    至于当时况叶和陈繁仪介绍四人时,她为了没有想起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无奈的原由。

    那就是周光旭原来并不姓周,现在他是跟着自己母亲姓。

    这事说起来,也是因为时局的影响。

    十年动荡时期,群魔乱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这其中有不少夫妻走上了陌路,而周光旭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

    陈繁仪这边稍作解释,况叶也就没有再详细的打听,毕竟再深就是周光旭的隐私了。

    知道周光旭和陈繁仪本就认识,况叶见到眼前的场景倒没有多少意外。

    “况知青,你来这采药啊?”看到出现在眼前的人,周光旭神情有些紧张。

    他没想到在这能遇到其他人,心下不由的怪自己做事不怎么周全。

    “周知青、周老爷子你们不用管我,我就是来挖些檵木。”况叶看出周光旭的紧张,为了缓解他的情绪,露出个友善的笑容,指着不远处的一丛小灌木说道。

    这三年许多药材都要自己采摘,九大队周围的山坡洼地基本上都被他踏足过。

    今天来的这处,有不少檵木丛,这个季节他都会来多采摘一些。

    檵木,它的根茎、花、叶都可以入药,全年都可以采摘。之所以这个季节采摘得比较多,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