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一不小心当上首辅了》 60-80(第6/29页)
玉竹真的听了他们的话,没跟他们透露半个字,他来这边也是凑巧,算了,他相公好不容易赢了一次还是让他开心点吧。
“赢了就好,那我先走了,你们好好看书。”
宋予归将人扶上台阶才转身朝书房走去,随着极力忍耐但嘴角的弧度还是往上了几分,没办法,前几天的打赌他运气实在不好,连着出了三天的题了,今天总算逃脱了出题的命运。
将糕点端到几人跟前,开心说道:“尝尝不,秋秋说很好吃的。”
陆丰年倒是乐颠乐颠的拿起来品尝,“好吃!味道真不错。”
顾清倒是无所谓输赢,这些打赌真的也让他放松了很多,每天看书学习的进度也和从前一样,这点是他最开心的。
萧麟也拿起一块糕点尝了尝,无所谓反正有顾清陪他一起,他能少写几个字,“味道确实可以,甜而不腻,口感绵密,我喜欢。”
宋予归也尝了口,确实好吃,正好肚子也有点饿了正好拿来垫垫。
日子就在玩闹中流逝,时间很快来到会试前一天,每次宋予归去科考最紧张的不是他而是他老婆,偏偏他老婆怕影响到他又会强装镇定,平时他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林知秋总有跟他聊不完的天,今天反倒安安静静的。
宋予归估计也是前世参加了太多次考试的缘故,心态一直很稳,“老婆,你给我做的衣服和鞋子呢?我怎么找不到了。”
林知秋被他的问话分散了注意力,朝宋予归走去,“找错了,在衣柜旁边的那个小箱子里。”
宋予归闻言又去翻了翻旁边箱子,果然放在那,“在这就好,这可是我明天的战袍。”
“你这比喻还挺贴切。”林知秋被这番话逗笑了。
宋予归也笑着回道:“是吧,千军万马最后只留几百人可不就跟上战场一样,只不过不见血罢了。上次乡试就是穿了秋秋做的衣裳鞋袜顺利考过,这次也一定可以,别担心。”
他虽是玩笑的语气但眼神认真坚定让人信服,不知怎的林知秋的心确实安定下来了不少,“好。”
二月初九这天,天还是漆黑一片,林家的灯火已然亮起,宋予归换上他的战袍,到外间洗漱。
何安已经提前起床将早点做好,宋予归洗漱完就可以吃早点,不然这时间太早一会还没到饭点他就要饿晕过去了,要是成为第一个因为饿晕而被抬出考场的人那也太丢脸了。
洗漱完和林知秋讨了个甜甜的早安吻,又低头摸了摸林知秋的肚子,柔声说道:“爹爹去科考了,这几天乖点别闹腾你阿爹。”
林知秋感觉肚子被轻轻拍了下,好像是肚子里的宝宝在跟爹爹做约定。宋予归也感受到了,“好乖,那咱就说好了。”
天太黑,贡院门口人又多,宋予归便让林知秋留在家里等他回来,他自己提着灯笼去就好了,揉了揉林知秋的脸颊说道:“我走了,你回去再睡会,天还早呢。”
林知秋看着他不舍的点了点头。隔壁顾清也在跟柳杏告别,随后俩人朝林父林母告了别才朝前走去。
宋予归和顾清到贡院时正好和萧麟他们遇上,时间还算早,但已经有很多考生在门前排队等待了,他们也不再磨蹭到礼部规定的地点站好。
寒风阵阵袭来,宋予归已经听见周围人牙齿打颤的声音,还有几个已经开始打喷嚏了,旁边还有几个考生已经相互挤作一团开始取暖了,显得他们四个不怕冷的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宋予归和顾清几人在排队等候时突然听见周围的人在议论他们书院,好奇心使得他们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
“我刚才好像看到青山书院的那几位夫子了,长的好年轻啊。”
“那看来今年这个会元又是他们青山书院的了,这个书院到底是怎么教的,我记得他们书院已经出过两位状元了吧?”
“你没记错,不只是状元、一甲他们书院全都出过。”
“这青山书院才开起来没几年,但是这个成绩都快可以跟很多老牌书院较劲了,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这个书院。”
“不一定,我听说今年临安书院的沈南初今年也下场了,人今年才十八岁。”
“不是吧,怎么今年那么多厉害的人,看来这次又是上榜无望了,要是我能去临安书院或者青山书院读上一年就好了。”
“谁不想呢,这要是能进去不得半只脚踏进仕途了,好羡慕青山书院的人。”
宋予归四人:突然有点骄傲是怎么回事。
过了许久终于开始唱号了,叫到号的人上前接受检查,检查过了才可以进去。等了会终于叫到他的名字,让书院的夫子确认是他本人才将他放行,这样也是防止有替考现象出现。
跟随旁边的人前往搜身的屋子,上前将考篮递给检查的人,他则是除去衣裳交由旁边的人检查有无夹带,鞋袜也是一样,鞋垫也被翻出来仔细检查。
头发也要拆散查看里面是否夹带小抄,还要让他们在地上蹦两下,怕有人将小抄藏在身体中,本来以前是直接由检查的人扒开查看的,但上一任的皇帝觉得这样太过不雅便取消了这项规定。
考试时夹带小抄真的是屡禁不止,关键考生们在夹带小抄时的办法真的是让人防不胜防,有将小抄写在里衣上的,弄成纸条藏在笔筒、砚台、蜡烛、食物糕点里的等等。
所以后来除了吃食、笔这些是自己准备其他都是由贡院直接提供,断绝了考生想要作弊的念头。
听萧麟他们说以前更甚是让考生裸、体赤脚的接受检查,是现在的明德帝下令废除的,只需脱了外衣鞋袜检查就好。
不过门外巡视的守卫也增加了不少,要是发现科考作弊直接拉出去杖责五十大板,革除所有功名,门外的守卫对待舞弊之人可不会手软,身字骨弱点的这五十大板下去能不能活还不一定。
已经到会试这一步的都是举人,不说别的学识和气节还是有的,很少会有人去冒这样的风险,即便考不上进士举人功名也能保他下半辈子富裕了。
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才考上来不值得冒这样的险,一不小心还会丢了性命。
宋予归找到号舍,才进去脚都还没站稳外面的守卫就已经把门关上了,乡试还能趁着上茅房的时候出去溜达溜达,伸展一下手脚,会试这三天都要待在这间屋子里,一步都不能往外挪动。
但不能出去要怎么解决五谷轮回之事呢,很简单,号舍里有个供考生们装排泄物的瓦罐,也就是夜壶,这三天所有的问题都要在这解决。
但好的一点是京城的贡院修的比较大气,号舍比之前乡试时的大很多,不用但心转个身就把夜壶碰倒,材质也不是木板材质的而是用的青砖建造。
据说是因为建朝初期,有位考生睡觉时踢倒了炭盆,将试卷引着,当时的号舍又是木质的,很快就燃了起来,那一场大火烧死了九十多位举子。后来贡院重修时就弄成了砖墙瓦顶房。
但这些不是他关心的,最为重要的是会试。
会试三场所试项目与乡试一样,宋予归拿过考题后开始在大脑中构思思路,思路理清后打草稿时才会快很多。
天冷时不时就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