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 60-70(第1/14页)

    第61章 吾夫执昭

    起初,谢临并没有当回事。不过看着傅玉跃跃欲试的表情,他还是停下了脚步,耐着性子道:“你要怎么帮我?”

    傅玉信心满满地凑近,故作神秘道:“我看大帅还是非常在乎您的。只需要让他意识到自己还爱您、离不开您……”

    谢临听得好笑,正欲开口,傅玉已经眉飞色舞地说出了第一套方案:“监军不如装个病?大帅肯定着急得不行。等他在病榻前守着的时候,您眼尾一红服个软,保管和好如初!”

    谢临:“……”

    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傅玉又一拍手,压低声音道:“或者……您干脆欲擒故纵!故意冷着大帅,多跟旁人走动走动。大帅要是瞧见了,说不定当场醋意大发,直接掐着您的腰把您按在墙上……”

    谢临:“…………”

    “停。”他眉心直跳,在傅玉一片“嘿嘿嘿嘿嘿”的猥琐笑声中打断了他。

    谢临揉着额角,哭笑不得:“你这都哪学的?”

    傅玉认真想了想,正色道:“晋江文学坊,您听说过吗?”

    谢临:“………………”

    傅玉越说越起劲:“那可是如今市面上最火的话本作坊!里头的故事个个精彩,尤其是那种破镜重圆的套路——”

    “可以了。”谢临面无表情地抬手制止他,“……我在京城有位姓薛的朋友,下次引荐你认识一下,你们俩肯定很有话题。”

    傅玉偷睨着谢临的神色:“真的监军,您考虑考虑!虽然从我嘴里说出来显得不靠谱,但您不试试怎么知道……”

    谢临摇头,缓缓道:“不是不相信你。是你说的一开始就不适用于我和温聿珣。”

    “嗯?”傅玉有些疑惑。

    “他仍旧在乎我这件事,我们彼此都心知肚明。”谢临道,“目前横亘在我们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他不信我。”

    谢临明白,温聿珣怀疑的是这份感情的持久与重量。那件事之后,温聿珣认为谢临即便对他有喜欢,也排在旁人之后。他认为自己永远不是谢临的第一顺位,故而不再对后者抱有希望。

    信任的崩塌,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重建。正因如此,那日在帐中,谢临才会说出“让时间证明一切”的话,

    ——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出路,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装病是一时的,就算病中关系有软化,病好了一切也会回到原点。而且他作为主帅,每天已是殚精竭虑。若还要因为我一个莫须有的病而分心,那我成什么了?欲擒故纵更是,他或许会难过会愤怒,但这出来让他更不信任我以外,没有任何的作用。”

    傅玉听到这里,终于彻底明白了。他沉默片刻,一针见血地问:“那监军具体打算如何用‘时间’来证明呢?”

    谢临被他问得一怔,竟一时语塞。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傅玉沉下心来,冷静分析道:“监军的思路没错,但做法未免太过被动了。”他回想所见,若依谢临与温聿珣眼下这般不温不火的相处模式,只怕再过一万年,大帅也未必能领会其中深意。

    “虽无捷径可走,但未免不能催化催化。”傅玉道。

    见谢临似被触动,陷入沉思,傅玉眼睛一转,忽然咧嘴笑道:“监军,您试过写信吗?”

    ——

    自那日射杀了乌勒格过后,赫兰军安分了几天。

    这日傍晚,温聿珣巡营归来,带着一身凛冽的寒气回到房中。他随手解下披风,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案头,动作却微微一顿——只见原本整齐的桌案上,不知何时多出了些东西。

    他略一迟疑,而后走近。最先入眼的是一碗羹汤,还隐约冒着热气。军中厨房偶尔会自作主张送些汤点过来,倒也不算稀奇。可视线右移,他便瞧见汤碗旁搁着一封信笺。

    军报?怎会直接送到寝房?还紧挨着汤碗摆放,谁做事这么冒失?

    正自不解,他的目光又被信笺旁那支红梅攫住——虬枝斜逸,花瓣嫣红如血。

    ……搞什么?

    温聿珣蹙眉在案前坐下,拆开了信笺。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四个大字:“吾夫执昭。”

    温聿珣心头猛地一跳,一下被这四个大字震住了。

    这是……阿晏写的??

    他不可置信。怕不是什么旁人的恶作剧吧……

    可这上头的字迹俊朗疏逸,温聿珣再熟悉不过,的确是谢临的笔迹没错。

    温聿珣喉结动了动,压下心头翻涌的混乱思绪,定下心神往后看。

    “吾夫执昭,一日不见,久思矣。

    今早在城头检视新布的弓弩,恰见一群南归的早雁掠过,想来京中此时,应是春意渐浓了。不知来日与你同归时,京中会是哪番景象。

    午后在整理往年军籍卷宗,竟翻出一册你旧日批注的《舆地志》。我顺着读完了,虽是军书,但看着你少时的注解,格外有意思。就当是与你同读了一整卷书吧。我竟不知,我们大帅幼时还有个一统天下的梦呢。

    方才从城楼下来,回府时路过一株梅树。思极我们在京中初次重逢之时,你说北疆的红梅因风霜砥砺,开的比京城更艳。他日若有机会,定要带我亲睹。如今我将我见过的这枝折下赠你,也算你带我共赏了。

    附汤羹一碗,驱寒暖身,记得趁热喝。权当作……你日前赠我的蜜饯回礼。

    谢临手书。”

    信很短,温聿珣却看了很久。直到目光掠过最后一行关于“回礼”的字句,他才将信纸轻轻折好,并未如往常处理公文般置于一旁,而是顺手收入了案几一侧的暗格中。

    他的视线随之落在那碗汤上,汤已微温,碗底沉着一小撮仔细剔除了刺的鱼肉。他端起来,一言不发地慢慢饮尽。

    一连数日,温聿珣案头都会准时出现那份独特的“军报”。

    信的内容依旧琐碎:今日校场练兵发现了几个好苗子;昨日入城的商队带来了江南的新茶,已命人送一半至帅帐;甚至衙署屋檐下有一窝燕子归来这般小事,谢临也饶有兴致地提上一笔。随信附上的东西每日不同,有时是一碟精巧的点心,有时是一包新茶,甚至有一次是一卷谢临亲笔批注过的兵法残卷,页边还沾着几点墨渍。

    白日里,他和谢临依旧如常相处,谁也没提过信笺的事;可每到夜里,温聿珣案侧那只暗格便会悄然开启,收纳进当日新至的素笺。日子一天天过去,暗格中的信笺日渐充盈,如同一个只存在于两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默契地维持着这种奇特的平衡。

    这日,谢临照常走进帅府,亲自端着温热的羹汤,拿着新写的信笺,推开温聿珣的卧房门。

    这一抬眼,却是顿在了原地。

    温聿珣静静坐在书案前,抬眼对上他的眼神,似是已等候多时。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缝隙,为他身姿镀上一层暖光。

    他的视线先是落在谢临手中端着的汤碗上,随后缓缓上移,定格在那张因意外而微显怔然的脸上。帐内一片寂静,只有汤碗里飘出的热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