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召唤玩家,从县令到女皇》 50-60(第2/15页)
这里的?一路上有人照拂着?”也不怪冰凌这么问,古代女性难民逃难,是可以想象的难存活。
女子低着头说道:“跟家里叔叔们一路来的,我们家本来是读书人家,父亲早些时候病死了,好在族中叔叔们愿意拉扯。才让我们平安到了这里。”
冰凌点点头:“明早去通知一下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在这里了,免得到时候找不到人。”
女子听话点头。
聊了几句,母女两个也困了,冰凌没有多打扰,等她们情绪稳定后,就从房里出来找简秀去了。
简秀正无聊地坐在大院儿里吃花生米,见到冰凌过来,就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让她一起过来。
冰凌小跑过来,笑着坐下:“大过年的,好闲啊。我们全家今年回农村,明天跟朋友小聚,你呢?”
简秀注视着院外,说道:“我们在家过年,我妈跟我小姨他们这会儿在客厅呢?揪着我就催婚,躲房间里清净一会儿。”
“不看春晚吗?”
“谁看那玩意儿?”
冰凌还没到被催婚的年纪,倒是有家长问过她有没有男朋友,对于简秀的苦恼并不能充分理解。
“你们家这么有钱还催婚啊?”
“嗯,我爸妈他们想给我找个人品不错的赘婿,怕我老了没人照顾。不过我们家衣食无忧的,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这会儿催一催,上头还有我亲戚家的哥哥姐姐都不结婚,他们在上面顶着呢。你刚在里面跟她们聊什么了?”
冰凌听了,才想起来说:“对了,差点忘了说。听说他们是南方打了败仗才逃难过来的,你知道吗,南边打仗的居然还隐瞒战况!”
这在冰凌听来,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之所以方才不着急说,是因为反正明天大家也会去了解一下这些难民逃难的情况,迟早要知道的。
大晚上的,就算知道了这一消息,也不可能马上去把城里的林茜揪起来报告消息。
“谎报军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过,不过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国家真是走到末路了。最近看了京都那边的几场直播,宫里只怕也不太平。要为打仗做准备了。”
“那我们得快点报告给县令大人啊!”冰凌着急道。
简秀无奈笑笑:“不用着急,林茜让我们过来的时候还嘱咐我们带了粮食,让我们监督搭建收容所,这就说明她大概率是知道有难民朝咱们这边儿来的。既然都知道难民会来了,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吗?”
“就是咱们,之后得做好打仗的准备了。天下不太平,我们这不是世外桃源,早晚会被殃及。”
“啊?会不会死啊?”冰凌眨巴着一双大学生眼睛,问道。
“打仗嘛,都说不准。不过你放心,你是女号,就算打仗,被安排后勤的概率比较大,只要不主动要求去前线,要死也是我们男号先死。”
冰凌闻言,仿佛到了生离死别的场景,激动地抱住了简秀的胳膊,晃荡了两下:“简秀~你可得继续待在这里,别轻易狗带啊~”
简秀被她肉麻到。
“哎呀放心,我还没去参军呢。真要去冲前线也暂时轮不到我。”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难民进城
第二日一早上, 天蒙蒙亮时。
王施村勤劳的农民就开始起身劳作了,村里的那些难民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既然兴和县肯施粥,说明是有安排他们的打算的, 所以一个个儿的起了大早,互相结伴着都到简秀冰凌她们这边扶贫办来等候发落。
简秀她们早上刚到了换岗时间, 所以都已经下线休息去了。
这边宋灿带着王汉、刘办二人过来安排施粥。
每日两粥, 筷子可在碗中竖起, 这是收容所的规矩。
一碗粥、一颗蛋, 这是一餐的标配,野菜是宋灿另外跟村民买的,为了保证大家的营养均衡。
既然要扶贫, 总要让人吃饱先再做事。
“都听好了!如今兴和县要在王施村跟县内开设收容所,收容你们这些外地来的难民。县里也有大量的劳工需要, 你们这些会种地的, 若要种地, 就来我这里报名, 就留在这里等分地。
若要进城工作, 就到刘办那边报名, 中午带你们入城, 入城后会有收容所收容你们,城内的收容所已经建设好, 城外的收容所需要难民出力帮忙继续建设。县令大人下令管你们两个月的粥吃,听明白了没有?”
在场难民颠沛流离数月, 听到说有县城愿意接纳他们,自然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这里都是几个大家大族一同逃难来的,不见得多有钱,但都挺有凝聚力, 同姓者居多。
昨日冰凌她们接待的母女便是一个家族中的后辈,所以即便是两个女子,也被一路庇护到了兴和县。
可见这群难民是有些饿过了头,但看其对待家庭里的女性的方式,就知道他们是一群尚有良知的人了。
不过宋灿在王施村好歹也是做了一回干部的,小领导做久了,也渐渐了解了些人性。
就算能够察觉出这些人的好,她也知道自己不能软下态度。
“不过我这里有言在先,凡有偷懒耍滑的,肆意拿了田地去贩卖的,在县里也有罪名。不要想着拿了地又卖掉这种事,否则早些施老头跟施大郎的下场,就是你们将来的下场!”
百姓们并不觉得这话难听,反而觉得宋灿姑娘很有威严,本来他们自觉自己就该守本分。
男人女人有本分要守,农民也有自己的本分要守。有了本分可以守,他们安心啊!
今早开始分流,选在村里的人有,要去城里的也有。
村里的土地需要开垦,能不能有粮食还得看天,年年赋税还都在涨,去城里打工,那里按月结钱,有时候一个月的钱比种地收入要好许多。
即便如此,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留在村里种地。
大概这就是存在于百姓基因里的东西,热爱土地,胜过热爱一切。
跟这刘办等人一起去往兴和县城的有几十个人,其中就有被齐越救助过的那对母女。
张小花跟在人群后面,紧紧牵着母亲的胳膊,情绪还是有些紧张。
兴和县的县城外部同其他县城并没有多少不同,只不过因为林茜上任后,城墙多地破损处有所修补。
张小花看着那道城门,一路上被多次拒绝入城后,就总觉得城内的人跟城外的人有了高低差别的阶级。
城内的是民众,城外的是流民,城内的是人,城外的狗也不如。
张小花的父亲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秀才的身份也仅够做个耕读之家,并没有多么富裕。
她们没有成为流民前,张小花也会做些简单的农活,她跟母亲即便在失去父亲后,家中族老也有妥善对待她母女。
平时将田地租赁出去,族中抽几成,剩下的她们母女也够生活。
本来母女两个是更倾向在农村生活的,听简督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