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坊怨: 17、第 1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春坊怨》 17、第 17 章(第2/3页)

家没有好人!”

    时过境迁,那时只当崔诗菡童言无忌的江吟月,如今能够体会她的委屈。长姐自戕,作为幼妹的崔诗菡还要被人腹诽是代替长姐为崔氏续宠的工具。为了隔绝流言蜚语,年仅六岁的她就被父亲送往扬州,背井离乡,而两个少女交锋的那日,是崔诗菡离京的前一日,她偷偷跑出太傅府,在石榴树前与长姐作别。

    董氏和崔氏,看似井水不犯河水,但因懿德皇后的死,永远不可调和。

    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再碰面,江吟月已嫁他人,与太子不欢而散。崔诗菡也不再是人们口中的哭包,出落得英姿飒爽。

    算不上故交的两人倒也没有一见如故,但同因董家人受到过委屈,多少有些惺惺相惜。

    作为在扬州久居十年的人,崔诗菡靠在马背上,深深嗅了嗅风中的花香,“可有品尝过地道的淮扬菜?”

    “还未。”

    “我知一家,每日都会客满,需要提前打招呼,改日,我请你去尝尝。”

    江吟月并非扭捏之人,既遇上,甭管是与不是巧遇,都该坐下来聊一聊旧事,“好啊。”

    当晚,江吟月就收到崔诗菡派人送来的口信,约她择日一叙。

    江吟月提灯站在后院门前,雪白的衣衫被灯火映出暖黄色泽,鎏金似的逶迤在地,如墨夜绽放的雪莲。

    女子生得明艳,不笑时偏于冷艳,蛾眉曼睩,风姿绰约,可一笑起来,眼底的那股灵动又为她增添了亲和。

    后巷空无一人时,青荧灯火随之淡去,不比高门大户会彻夜灯火通明,地处市井小巷的魏家门前,一盏纱灯来回晃动,光缕暗淡。

    一袭墨黑融于夜色的男子走出巷口老树,摘下兜帽,安静打量着周遭,这是江吟月嫁入的人家,没有深深几许的院落,站在高处,可一眼望到头。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要出现在这里,或许只是为了看一看江吟月的夫家,是旧识间仅剩的一点儿惦念。

    站在不远处的老宦官默叹,身为局外人,似乎比局中人看得更清楚。

    **

    休沐日,太妃寿宴,扬州徐府聚满达官显贵及巨贾商人。

    徐府由当地名匠打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宾客满棚,这边男客举杯寒暄,那边女宾结伴闲逛。

    草木扶疏的时节,到处蓊郁茂盛,清香怡人。贵女们悉数到场,傅粉施朱,光鲜夺目,比妍丽的花朵还要娇媚,倒映桃花池,婀娜多姿。

    花园的戏台早在数日前已搭建,这会儿戏班正在热场,等待好戏开罗。

    一些贵女附耳低语,说着各自听来的小道消息。

    “据说太妃寿辰,太子会亲临。”

    还未得知消息的女宾们惊讶连连,都想瞧一瞧父辈口中芝兰玉树的太子爷是怎样的风华清绝。

    “徐府请到了说书人龚先生。”

    “听说是位年迈致仕的宫廷史官,改行做了说书先生,一座难求。”

    “林琇儿今日会缺席,八成是为了避开严良娣的风头。”

    昔日,严竹旖作为小官官眷,不可避免与在座诸多贵女有过交集,其中一些人后襟发了凉。

    “还有呢,榜眼魏钦会携妻子同来,那可是正二品尚书的女儿。”

    多少贵女在言笑中掩去心底失落,一袭布衫的清隽书生,又入过多少人的春闺梦。

    “要我看啊,林琇儿不到场,与良娣娘娘关系不大,倒是与魏钦有关。”

    当初林知府为了女儿威逼利诱未能如愿,看热闹的众人还以为魏钦不想吃高门这口软饭,哪曾想,是瞧不上从四品知府的门第,想要跃上更高的府邸。

    正二品的大员才是朝廷手握实权的一批人,尚书江嵩更是佼佼者。

    “不知那种高门养出的女儿是何气韵。”

    “我倒是听了些风言风语,传闻这位尚书千金,本是皇后钟意的皇媳人选,却因性子跋扈、张扬恣睢,被圣上打退了亲事,还做了严良娣的垫脚石。”

    “还有这事儿?”

    众人窃窃私语,被徐府的热闹喜庆掩盖了声量。

    江吟月与魏钦到场时,先在礼桌前送上那枚价值不菲的翡翠如意,随后夫妻二人暂且分开,江吟月随府中侍女去往女宾那边。

    魏钦从妻子的身上收回视线,随小厮走进抄手游廊时,一侧凌霄蜿蜒攀爬,遮蔽璀璨春阳。

    缕缕光线斜射,在廊道上铺开纵横交错的光束。

    魏钦走在光束上,靠近廊外的一侧脸上忽明忽暗。

    一道娇小身影成了忽明忽暗中的靓色。

    一件提花袍子,腰束革带,小小的人儿,穿着男装,手握折扇,迈着四方步迎面走来。

    领路的小厮立即点头哈腰,“呦,怀槿县主今儿来得早。”

    “有太子早吗?”

    小厮大惊失色,环视一圈,皱着脸竖起食指抵在唇边,“嘘,嘘。”

    太子殿下亲临寿宴的事虽不是秘密,但贵客的行踪,府中人是半点不敢透露。若非太子殿下想要现身,宾客们怕是连他的人影都捕捉不到。

    哪知这位怀槿县主,一语道破秘密。

    崔诗菡没搭理冷汗津津的小厮,看向小厮身后的魏钦,不见悦色,语气寻常道:“这不是魏家的二公子嘛,许久未见,该称阁下一声榜眼还是运判大人啊?”

    寒门子和高门女哪有多少交集,偏偏魏钦在扬州颇具名气。

    翩翩魏家郎,皎皎如月光,照进太多闺中女子的心门。

    见魏钦仅仅只是颔了颔首,崔诗菡不觉难堪,轻摇折扇从二人身侧走过,慢悠悠地闲庭信步,她没有去女宾扎堆的花园,直奔花园旁的小楼而去,被守在楼外的生脸门侍拦下。

    擒着慵懒语调,她不紧不慢道:“麻烦通传,崔氏女求见。”

    没等两名门侍有所反应,楼门被人从里面拉开,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宦官含笑道:“县主请。”

    崔诗菡挑了挑眼,随老宦官步上三楼雅堂,行礼后,直接落座在一抹白衣对面。

    伴在侧的徐府长辈们深觉不妥,但无一人敢出声呵责。

    “改日,可否有幸邀请殿下临江吃酒?”

    少女刻意压低的声音含着沙哑,与远在京城的崔太傅像极。

    卫溪宸淡笑,没有因崔诗菡的冒失而动怒。

    “能与县主饮酒,是孤的荣幸。”

    徐府长辈们更惊讶了,唯有徐老太妃拨动着手中念珠,见怪不怪。

    董、崔两家原是世交,懿德皇后和董皇后是感情笃厚的闺友,董皇后第一次相看未婚夫还是懿德皇后暗中相陪。

    后来,懿德皇后嫁入东宫,时常召董皇后入宫解闷,久而久之,董皇后成了宫里的常客,与即将御极的太子产生感情。

    等懿德皇后知晓时,董家已替女儿退了婚事。

    新帝御极的次年,董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