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20-125(第7/14页)
爷胸襟如何宽广,心态如何豁达。还说这世间也没几个人能像四爷这般,任劳任怨富养闲人了。
这种调侃四爷的话,也就乌林珠敢张嘴就来,荷叶便是听都有些胆颤心惊。等转天王达如乌林珠所愿的将这些话转述给四爷后,还将四爷给整失眠了。
一边觉得乌林珠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肯定又在琢磨什么缺损的事。一边又顺着乌林珠的话想了一回养闲人的开销和自己的累死累活。
反正以四爷对乌林珠的了解,坚定且笃定不疑的认为乌林珠定会闹点事出来,所以又觉得乌林珠这话肯定不是随口说说,或是单纯的兴灾乐祸。
而且虽然没有证据,但四爷却笃定乌雅氏那件事就是乌林珠干的。
若不是她干的,就以乌林珠那睚眦必报的性子,她能什么都不做?
…唉,就多少有种防不胜防的无力感。
就在四爷提着一颗心,时刻准备接收乌林珠丢过来的炸.药包时,前往金陵和大如州的人也陆续回来了。
封氏还活着,但情况也确实如乌林如猜测的那般并不康健。
封氏身边原有两个丫头,封肃‘嫁’了娇杏后得了许多甜头,便又将另一个丫头也如法炮制的嫁掉了。至此封氏便只一人依傍娘家日夜做些针线活计。
因一人做针线,得的银钱变少了,封肃不思已过,更是日日抱怨封氏,至使封氏内外煎熬,积郁成疾。
若非心中惦记女儿,怕是也熬不到现在。这会儿乌林珠千里迢迢的派人接她上京,心中期待忐忑又生了许多盼头。
对了,封肃这渣爹还好好的活着呢。听说是京中贵人来接封氏与女儿团聚,这位便也想坐个顺风车去京城见见贵人,顺便瞧瞧外孙女混得怎么样,看看能不能沾点好处。
不想乌林珠却是个心眼多的,她没让人直接拒绝封肃,而是寻了个机会悄悄告诉封氏,你爹什么心性你是知道的,甄士隐为什么会离开你也心知肚明,如今再让你那见钱眼开的亲老子一道去接你闺女,就不怕你闺女再被他待价而沽的卖了,或是让你闺女原本还不错的日子因为他出现变数?
封氏心中不是不怨恨父亲坑了自家,她也一直认为甄士隐走的那般决绝,就是因为甄士隐误会自己与父亲沆瀣一气。
这会儿听到来人这么说,心中又羞又愧,到也当真将这些话听了进去。
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妪没什么值得人骗的,人家大老远的从京城过来接她,就是卖了她也未必能换来往返抛费。
自已老子是个什么性子,封氏早就不对他抱太多希望。若真叫他跟着去了京城,后果定如来人说的那般不堪。
思及此,封氏便用自己做绣活攒下的一点银子买了酒菜和从药铺买的一些能让封肃就酒吃了睡上两三天的药。
将人‘灌醉’后,封氏便将早些年被父亲要走的地契和房契找出来,转天就将这些全都卖给了伢行。
这些是当年甄士隐初来大如州时置办下来的薄田朽屋。封肃一直想要将其变卖,却因地契和房契上写的都是甄士隐的名字,封氏又不肯点头,里正也不好出据做保文书,身为岳父的封肃变卖不得,这才一直留到了现在。
这会儿封氏已经有了再也不回来的打算,自是要多筹措些银钱以备后续所需。
迅速了结了这些事,封氏便跟来人走了。
原本考虑到封氏的身体情况,他们一行人是准备乘船北上的。但封氏思女心切,想要立时赶到京城,最终一行人便走了旱路。
好在水泥出现后,各地官府为了政绩以及一些喜欢造桥铺路的有钱人都愿意在水泥官道上做些文章。虽然一路进京城的官道东修一段,西修一段的,但总的来说仍是让封氏一行人受益非浅。
不光路上少遭了不少罪,还缩短了北上的时间。
对了,乌林珠已经让人往云南等地寻找橡胶树了,也让人按图纸锻造出了大小型号不等的弹簧。虽是为了她自己舒服,但等到这些东西都安装到马车上后,定然也会让这个时空的原著民受益。
……
封氏来的很快,她一来乌林珠便让人去唤了香菱来王府。也是一直到与香菱相认,封氏才知道帮助她们母女重逢的人竟然是当朝的清澜公主。
而她之前进去的那个地方竟是当今皇帝的潜邸雍王府,如今的和硕公主府。
母女相认,除了那颗胭脂痣还有旁的一些印记做佐证。因看过原著,早就确认这俩不会认错的乌林珠却比香菱母女更笃定她们的关系。
封氏认了女,更是对着乌林珠感激的狂磕头。被封氏这副激动模样弄得有些触动的乌林珠再度手上散漫的当了一回散财童女,用赏赐的方式补贴了一回这对即将要在京城安家的母女。
搬入京城养生堂后,封氏为了不让人打扰到她们母女的生活,对外只说自己夫家姓贾,娘家姓冯。
真对假,封冯相似。
问了一回香菱在养生堂的情况,见香菱机灵的没将自己是被拐少女的经历说与旁人知晓,并且旁人问她,她都只说自己是受公主派遣来养生堂教人针线女红。
心下稍安的摸着香菱的头发,又编了个似是而非却又不引人注意的身世出来。
世人对女子极其苛刻,若让人知道香菱自幼被拐,后拐子货与两家,还间接闹出人命,定然会让人对香菱指指点点,甚至是引来不必要的风言风语,地痞流氓,时间一长定会影响她的亲事前程。
封氏给她们母女编了个贾家远宗的关系,远到即便有一天贾家犯了抄九族的大罪,都抄不到她们娘们的远法。
之所以是贾家,除了真对假外,也因为乌林珠出身贾家……
对了,香菱也不叫香菱了,甚至都没改回原来的名字,而是封氏请乌林珠重新给女儿起个名字。
生就一副促狭心肠的乌林珠又能起什么好名字?
于是犹如重获新生的香菱便有了一个‘令媛’的新名字。
没错,就是对旁人的女儿的尊称,也做‘令爱’的那个令媛。
有了新名字和新身份,封氏母女便于京城养生堂安置下来了。
加之乌林珠之前极为散漫慷慨的赏赐了一笔安家银子,封氏在安顿下来后,合计了一回自己带来的银钱和乌林珠赏下来的那些,转天便寻了伢行的掮客买了一处小小巧巧的四合院,又将其租出去挣些租子。
乌林珠赏下来的东西和银钱于普通百姓来说真不算少了。若一直放在手里,既担心丢了坏了,也不能生银子。与其白放在那,还不如拿去钱生钱。
买完房子后,还剩下一点银子,封氏便又买了几亩地佃了出去。
纵使将来离了养生堂,母女二人也有个去处和糊口的田地。
置办完了产业,封氏又可着京城各大绣庄走了一通,最后又像在大如州那般不光自己接了绣活来做,还帮着养生堂里巧手的小孩子们接了些活计。
封氏阅历丰富,身后又站着公主府,娘俩个很快便在养生堂里立住了。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封氏也不指望闺女能嫁到什么殷实人家去做小媳妇,于是借着吃住都在养生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