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反骨仔[红楼]: 110-115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10-115(第4/14页)



    更何况,四爷下意识用乌林珠说话的语调在心里接了一句:

    ‘不管是什么规置的丧礼,太上皇还能亲自参加咋的?’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

    太后,皇贵太妃,贵太妃,太妃,太嫔,太贵人……

    四爷直接将乌雅氏定在太妃的位份上,葬礼的规格就已经降了好几个等级,若是太上皇还要往下降,那就不是在跟乌雅氏闹情绪,而是在打四爷的脸了。

    太上皇是越老越任性,也越老越渣,可他又不傻,能不知道这些?

    只是不傻又如何,活到如今这把年纪,又是这么个身份的太上皇就是要怎么让自己痛快就怎么来呀。

    他倒也没全驳了四爷的面子,而是用一种各退一步的态度说道:“也罢了,太妃就太妃吧,只是能省便省,且将那些没必要的全都一并蠲了吧。”

    蠲掉那些不必要的花活,丧礼的规格明面上是太妃,但却与贵人的规格相差无已了。

    思及此,宗人令及左右宗正又都下意识的去看四爷。

    早就已经做好妥协心理的四爷对此并无没意见,甚至还补充了一句毕竟是假丧礼,无需按制守孝,也莫要铺张浪费。

    听到四爷这句叮嘱的太上皇:“……”

    宗人府三人及殿中其他人:“……”

    不必按制守孝可以理解,毕竟人还活着,让众人守孝易折寿。只这时候还想着勤俭持家,是不是有些太抠门了。

    ╮(╯▽╰)╭

    以前朝.廷和内务府只供养皇帝一家,如今不光要供养皇帝一家,还要供养太上皇那一大家子人。按常理支出增多了,就会有非常大的压力。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太上皇那里一切供给不变,无论是内务府还是各地的贡品仍旧像以前那样先可着太上皇那边择用。

    而四爷这边呢,他本人是个不讲究排场,又喜欢用克己那一套严格要求自己的。也因此有四爷率先做出表率,皇后的西六宫更是依旧延续了在王府时的生活态度。

    他们一家三个月的花销用度刚好与太上皇这边一个月的用度费用持平。仔细算下来,一年竟也只是比以前多了四个月的支出。

    但又因太上皇伤了脸,近年都不会南下或是去草原溜达了,朝.廷和内务府省出来的大笔差旅费不光足够支付出这四个月的花销,还能节余不少银钱。

    可以说,朝.廷和内务府养了太上皇和皇帝两家人,不光没有耗尽内囊,还渐渐的攒了些家底。

    对了,攒下来的家底不但是靠四大爷一家节省出来的,也是靠太上皇停止出行省出来的,更多的还是靠乌林珠与九爷的极限压榨得出来的。

    年前,乌林珠封了公主后,内务府又按公主的位份给她准备了不少与身份相匹配的东西,只是那些个物件都没有她家常用的好。于是扒拉了一回内务府那边送来的东西,又让乌林珠有些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人轻慢了。

    乌林珠先让人去打听消息,看是不是内务府的人看人下菜碟,故意拿次一等的东西糊弄她。也或是有什么人想要给她颜色瞧瞧。

    荷叶与王达分别去打听的,一个去后面的二格格那里打听,一个则去了内务府。等二人回来了,乌林珠才确定她是遭遇了传说中的供应商赚差价。

    原著里探春管家那节,说公中每个月都会出二两银子给姑娘们买胭脂头油,但下面办事的人竟拿一些用了烂脸的玩意糊弄事,最后姑娘们不得不另拿了银子托身边的嬷嬷另行采买。

    如今内务府这边的情况就跟荣国府差不多。

    对于一个无风都能搅出三尺浪的人来说,事都摆在眼前了,她能错过吗?

    肯定不能呀。

    于是乌林珠便贼认真的花了两天时间写了个招标企划案出来,期间还笑眯眯的让王达去内务府那边寻本采购帐册子来。

    看到帐册上的鸡蛋价格,乌林珠还一脸感慨的王达点头:这宫里的物价确实挺贵的哈~

    除了内务府的帐号,乌林珠还让王达等人出宫将几家她经常去的酒格茶馆的进货帐册子也拿几本回来。

    宫中的东西大多都是内务府供给。而内务府那边则是除了自己派人采买外,还会将采购订单分给在内务府挂名的几家皇商。

    说起来,金陵薛家便是隶属内务府的皇商,他们家也负责好几样内务府的采购生意。

    乌林珠的这个企划案,便是将内务府的皇商世家和其他商人都放到一个起跑线上,谁家的东西好,谁家的东西便宜就由谁家负责这一年的内务府采买。而连续三年没拿到内务府订单的皇商人家,将会自动取消皇商身份。

    东西好不好,不是商人自己说的,而是由宫中的主子们定期给的好评反馈以及监督团的评定确定的。

    监督团,就是一起竞标却没竞上的商家组成的。

    总得让人家知道你们比他们强在哪了吧?

    等将企划案,内务府帐册以及她酒楼茶馆等地的进货帐册都交给四爷的时候,四爷虽然震惊物价过于悬殊离谱,但更震惊的却是乌林珠的心黑程度。

    新帝新气象,咱们少少的抄上几家助个兴吧!

    先借题发挥抄几家大蛀虫,之后再引出招标的方案来。极限压低进货成本的同时,还让其他人监督质量是否下降……

    抄出来的金银直接入库,抄出来的东西全都当场拍卖出去,以免在这个过程被人以次充好或是直接以假乱真的掉了包。

    视情节情况或杀或流放,不过为了有更好的警示效果,不妨将犯罪家眷以官奴的方式分到其他官员家中。

    发过去的官奴统一着装,衣襟处系一块统一定制的身份木牌。

    木牌正反面分别刻上犯官所犯律法条例和姓名。

    并且规定所有分过去的官奴不得分做杂役,必须随身侍候。

    每天都让犯事的同僚家眷在自己眼前晃悠,就问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敢犯事吗?

    该犯还是会犯,但这招也确实够缺德就是了。

    水至清则无鱼,四爷懂这个道理,但他眼里却仍旧不容半点沙子。

    在乌林珠将太上皇定义为冤大头的时候,四爷更不会让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于是在一番暗中操作下,四爷这边便借着太上皇的万寿节狠搞了一波。

    三天的寿庆日,宫宴上的酒水有一半都是掺了水的。而吃食用具什么的,也都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官员们都看在眼里,私下里还腹诽过内务府和户部的人有些过了。然后在三月二十那天,四爷便在早朝上发作了内务府和户部官员,并让三司跟进彻查此事。

    仿佛是事出有因,但实际上却是酝酿了许久的结果。

    打着这些人怠慢太上皇的理由发作他们,都不能说四爷是在玩一朝天子一朝臣那一套。

    证据是早早就收集好了的,就连谁家有多少家资,家里有几个密室,谁与谁联络有亲,会不会转移家产以及宫中女眷是否有出自那几家的,四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