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爱卿你插翅难飞》 40-50(第11/18页)
对不可能到来,我定会扭转乾坤。告辞!”
话音落下,东方景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几个跨步就走到了马车前,大步迈了上去。
见自家公子脸色阴沉,赵小四探头探脑的劝解:“公子,为别人气坏了自己不值当,消消气。”
说着,他给东方景明倒了一杯清茶:“公子,您喝一口吧,您刚刚和哪位大人说了那么多,肯定渴了。”
东方景明接过茶,一口饮尽,整个人悔的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车厢里。
听听,听听,他刚刚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啊!
什么让大乾在霍骁手里重铸昔日荣光,什么更甚往昔。
他到底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才敢说出这么离谱的话,他连即将到来的月课考核都不一定应付的了,还搁这重铸荣光呢,先把他给铸了吧。
真是人有多大胆,话有多离谱。
他还是先把眼前这些难关一一过掉,再说重铸荣光的事吧,不然他在巫睢眼里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过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还是快点回家吃饭才对,于是东方景明叫车夫提速,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家
凌七来的很是时候,东方景明前脚吃完饭回屋,他后脚就来了。
将红薯和土豆搬过来,东方景明泛起了难,他现在是天子近臣,朝中肯定有不少人派眼线盯着他,若是明晃晃的直接将这两筐东西搬出去,未免有些太显眼了,甚至有可能打草惊蛇。
东方景明有些苦恼地坐在床上,问:“你打算怎么带这些东西走?”
凌七道:“这件事陛下早就安排了好了,你不用操心。”
“安排好了?”东方景明一脸迷茫:“他安排什么了?”
“你马上就知道了。”
凌七故弄玄虚,而他话音才落下,一阵敲击声就从东方景明的屁股下传来,他惊坐而起。
只见床板活了一样,自己翘了起来,下一瞬,灰头土脸的拾玖拿着铁铲爬了出来。
“呸呸呸。”
他吐了吐嘴里的泥土:“终于挖通了,这真不是人干的活。”
“行了,别废话了。”凌七搬起一个竹筐递给拾玖。
拾玖没见过红薯和土豆,他好奇的看了一眼:“就这么两筐东西,真能解决塞北的饥荒问题?”
“陛下说能那就能。”凌七将另一筐背起来,扭头对东方景明道:“我先走了,陛下在那边等着要这些东西呢。”
东方景明木讷的点了点头,一整个目瞪口呆。
他万万没想到,霍骁竟然直接派人挖了一条通往他床底的地道,真是大手笔——
作者有话说:我胡汉三回来了。
感谢观阅。
第47章 对峙
虽说选定观天台做培育基地,但前提是得先育苗。
有苗才能栽种,从而实现量产。
至于霍骁把东西拿走后,要在哪里育苗,怎么育苗,就和他没有关系了。
一来他不懂这个,二来他没时间去懂这个,三来他自己也焦头烂额呢。
月课考核迫在眉睫,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他只有书数完全没问题,其他四项除了礼都无法靠突击实现质的飞跃,只能一点点学。
他必须仔细规划一下学习时间,不然他根本无法在一年内完成六项考核,迟早得收拾行李下岗。
于他而言,乐射御三项,乐最简单,射最难,御次之。
在现代生活的时候他学过一点点长笛,所以他有一定的乐理知识,若是选一个类似的乐器学习,三个月应该就可以出师。
至于射和御,就只能慢慢学了。
但现下有一个问题,乐射御要想学的好,必须得有一个好的老师教导才行。
他这人生地不熟的,上哪儿找老师去啊!
东方景明苦恼的抓了抓头发,脑海里忽然划过了霍骁的脸。
这么好的资源他怎么就忘了呢!
史书有记,帝王霍骁君子六艺样样精通,尤其是他当皇子那会儿,每次学业考核都是甲等第一名,算得上一骑绝尘。
不过话说回来,太后当初将他收为嫡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嫡。
他若是表现的不好,他在太后那里的价值就荡然无存了。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一旦他失去价值,他和江娴清下场非死即残。
毕竟善帝的态度摆在那里了,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觊觎皇位的皇子。
再加上其它皇子的针对,这日子好过不了一点儿。
不管过去如何,现在也算是熬出头了。
好像也不能这么说,接下来还有更加严峻的考验在等着霍骁,大乾到底是存是亡,还犹未可知。
虽说史书未曾描绘边疆部族入主中原后的场景,但却可以想象出来。
边疆部族生性野蛮,推崇奴隶制,一旦让他们入主中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将饱受欺凌。
东方景明自知不是什么大能之人,但为了他在这里的爹娘,也为了自己放出去的大话,他都会竭尽全力去帮霍骁守着大乾。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他要想一直站在霍骁身边,就必须守住自己的官职,通过月课考核。
这可真是一个令人高兴不起来的事,东方景明素来信奉睡一觉什么都会好,就算面对困难也会信心满满,于是他头一蒙,眼一闭就开始睡觉。
也不知是不是霍骁的话在他心底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他这一觉睡得格外糟糕,一整晚都在做梦。
在梦里,他以各种方式自戕了一遍,包括但不限于咬舌、上吊、溺水等等。
总之,他在梦里是把自己死出花来了,睁开眼的时候出了一身粘腻的冷汗,非常不舒服。
时间有限,他来不及沐浴,只能简单擦拭一下就去上早朝。
今天还是老样子,文武百官仍然在吵塞北的事,根本没人关心霍骁为什么要拆观天台,甚至大多数人认为,观天台拆了是一件顶顶的好事,可以用拆下来的物料换一批银两,来解塞北的燃眉之急。
而正如他所说,高士成提出的开荒建议听起来可行,依旧治标不治本,今天就有人反应过来,大着胆子跳出来反对了。
于是,时至今日朝堂上下分为了三派,持续拨粮派、开荒派、迁居派,三派人吵的水深火热,谁也不让谁。
虽然霍骁没和他说那么多,但东方景明知道,这种情形霍骁最是喜闻乐见。
文武百官吵的越凶就越不会注意他在做什么,他可以顺顺利利的育苗培种
见文武百官吵的差不多了,霍骁适时开口:“诸位爱卿的建议都有道理,但眼下最紧要的事还是帮塞北度过这个春天,不知诸位可有什么好建议?”
国库空虚的事,人尽皆知,哪里还拿的出多余的粮去支援塞北。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了一会儿,顿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