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爱卿你插翅难飞》 20-30(第4/15页)
娘把亲手做的早餐放到他面前的时候,启唇说一声“谢谢娘”,将所有的不安与慌乱都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不外露分毫,朝她露出一抹轻笑
收到儿子的肯定,苏云娘顿时感觉自己的忙碌没白费,她满怀期待的看向东方景明:“你爹这次从佛郎机经商回来,偷偷带了一点那边的特产,我蒸了一笼,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东方景明抬手拿开小蒸笼的盖子,然后不由得愣了一下。
“红薯?”
闻声,苏云娘的脸上露出好奇之色:“儿子,你认识这个东西?”
他当然认识。
作为一个热忠于吃烤红薯的人,每年到了红薯丰收的季节,他三天两头就要买一次。
剥开烤到发焦的外皮,橙红色的内瓤就会裸露出来,烤出来的蜜糖止不住的流淌,香甜的气味随着空气溢散,一口咬下去全是软糯与可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然而,来到大乾以后,东方景明发现一件令人非常崩溃的事。
——这个地方的食物种类相当匮乏,不仅没有红薯,就连玉米和土豆也没有,一天三顿除了米就是面,再不济就是青稞,没有半点新意。
如今骤然看见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东方景明的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
他暂时将烦恼扔到一边,忍不住开始进行幻想。
——如果能实现红薯的大批量生产种植,不仅可以拿来吃,还可以拿来卖。物以稀为贵,定能卖上个好价钱。
到时候,他都不敢想象自己到底会有多么幸福。
这个想法一出,东方景明蠢蠢欲动:“娘,生红薯还有吗?”
“还有,就在厨房。”苏云娘道:“你要是喜欢吃,娘回头用它研究点新花样,那一大筐应该够你吃大半个月,等你爹明年去佛郎机经商的时候,我让他再想办法弄回来一点。”
“不!不要!”东方景明道:“那些红薯全都留着,我要研究一下!”
虽然不知道东方景明到底要早就什么,但苏云娘还是配合的点了头:“除了这个还有一筐圆咕隆咚的玩意儿,一会儿我都叫人搬你屋里去。”
“谢谢娘!”
东方景明幸福的咬了一口眼前的红薯,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值了。
“哎,对了。”
苏云娘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东方景明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你还没告诉娘,你为什么会认识这个东西。我问你爹它叫什么,你爹叽里咕噜说了一句,我也没听懂。”
想来东方远航给苏云娘说的应该是佛郎机语,再加上他翻译不出来,就只能对着苏云娘叽里咕噜了。
而面对苏云娘的问题,东方景明第一次觉得多读书是一件好事,随时都能拿书做挡箭牌。
他游刃有余道:“在《五洲志》里读到的,里面记载了一些只能在西域诸国见到的东西。”
《五洲志》是大乾建朝初期,一位经常出使西域各国的使臣所著写的书籍。
最开始他只是想通过写书的方式,记录自己在西域各国的所见所闻。
等到了昭帝——也就是霍骁的祖爷爷那一辈儿,这本一跃成为官方书籍。
因为随着大乾与西域诸国的往来越发密切,昭帝发现西域的一些东西非常值得借鉴和研究,于是他提高了这本书的地位,还赋予它《五洲志》这个高大上的名字。
所以他拿这个当借口,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
一来苏云娘没有他这过目不忘的本事,二来她识字数量有限,就算看过这本书也大概率是不记得了。
哪怕这本书里并没有关于红薯的记录。
如东方景明所料,苏云娘听后果然不在纠结这件事,只剩下满满的骄傲
吃完早饭,快乐消失,烦恼重新浮现。
东方景明抱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去上班,呸,上朝……
不过总得来说,他现在的心情比刚刚起床那会儿要好上一大点,毕竟改善了一下伙食,临走时他甚至还装了一个红薯。
随着上朝的时间不断延长延长再延长,东方景明无比庆幸自己出门前摸了个红薯放在怀里。
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上朝的第一天竟然就撞上了“当堂吵架”这种事。
而争吵的话题无外乎围绕一件事展开——塞北的事儿到底怎么解决!
虽然使臣勘灾回来以后,朝廷立即播了粮食和银两前去赈灾,但使臣带回来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消息。
——要看着快五月了,塞北的土地仍然没有完全解冻,要是赶在五月中旬还是没有解冻的话,今年可能就要颗粒无收,然后明年继续闹饥荒,饿死一大片。
塞北的人也是人,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于是朝野上下一时间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明年增加对塞北的粮食调拨,一派主张调动塞北人迁居中原直接避免这种情况。
两派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而随着争论的内容被不断展开,东方景明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渐渐的他觉得这两派的观点都不太行。
由于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要农作物,每年的亩产几乎都是固定的。
若是明年贸然加大对塞北的支援,可能就要克扣供给边疆的军粮和其他地区的粮食,要是边疆十二部趁着这个机会上来咬一口,或者再度开战,大乾还真不一定能打赢。
毕竟三年前善帝在位时与他们打的那一仗,几乎掏空了大乾的国库,至今都没缓过来,要是这个时候再打,内忧与外乱并存的大乾怕是危在旦夕。
基于此,明年往塞北运送更多粮食根本不现实,大乾必须保证好边疆的供给。
而迁居更加不现实,塞北是大乾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
若是调动他们迁居中原,肯定会和中原地区的世家贵族起冲突,彼时照样会引发麻烦
听着这群人吵来吵去的声音,东方景明越发觉得这件事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寻找一个适合在塞北地区种植且产量极大的农作物。
塞北的地理位置过于靠近北极之地,一年十二个月,只有四五个月适合种植粮食。
但要想找到一个适合在那里种植的农作物,并不是一件什么容易的事。而对于他这个农盲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他也只能等下朝去提一提建设性意见了。
至于现在去提根本不可能,这些人官场老油条吵的一句接着一句,完全不给他这个官场新人站出来说话的余地。
方才他想站出来提议,结果被身后站着的煞笔一把给拉回去了,然后那个人自己站出来哔哔哔上了。
“”
他是真的无话可说。
不过话说回来,塞北的饥荒问题不应该这么严重才是,毕竟朝廷一直都十分关注塞北的情况,每年都会定期给塞北拨放一定的钱粮,来预防这种事的发生。
可现在这种事不仅发生了,甚至还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