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工业之主》 220-230(第5/14页)
谢姨妈傻眼了。
她是万万都没想到,自家儿子不但不是被冤枉的,而且还成为了整个案件的主要罪犯。更麻烦的是这事还牵扯到大哥的儿媳妇,大伯哥和表弟媳妇私下勾连,这事传出去宋家的脸彻底不能要了。
冉夫人仿佛看出了妹妹的心思,点了点头,叹了口气。
“你想的没错,文图媳妇和祁恒的确说不清楚。”
她顿了顿,又给谢姨妈释放了一个大爆弹。
“照现在的情况看,文图家那个刚生下来的女孩儿……也未必就是文图家的……”
谢姨妈眼前一黑,整个人软到在地。
他儿子……文图媳妇儿……这……这都什么事儿啊!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这娘家……娘家……她是再也没脸回来了!?
第224章 、
谢家的满月酒牵出了烟土大案, 连带着姻亲宋家也被卷了进去,最后还牵扯到了清江教。
经东海卫枢机处的调查,清江教早在百年前就有在岐江城内活动的迹象, 在先帝时期尤其活跃, 甚至隐约有转暗为明的趋势。
岐江城在前朝是世家大族陆氏的势力范围,陆家曾是世家谱系排名第一的超级大族, 但因于西胡王庭相互勾连, 放胡人在中原烧杀劫掠,最终被本朝1太1祖率军驱逐,连带着世家制度也灰飞烟灭。
但岐江城毕竟是世家的大本营,立朝之初太宗皇帝将南部诸郡设为中枢直统,将帅兵丁都要定期轮换,以防卫戍军的指挥管理被岐江城的世家余孽渗透腐蚀, 进而把持地方军政大权。
但防得了庙堂, 却防不住江湖。
太宗皇帝在位十年, 飞速推进各种制度措施,固然是给新生的王朝积攒了家底, 但也由于手段过于粗暴激进, 难免遗留下了一部分隐患。
尤其对于南部诸郡的拆分和迁徙, 给清江教留下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直到现在,经过三百年的发展,清江教已经由原本单纯的世家余族发展成为一个结构严密, 掌控力极强的综合复合体,依靠走私及贩卖1烟1土料控制底层信众, 攫取暴利, 并在暗中掌握了大量的金钱且去向不明。
这是东海卫戍军上报给太后的报告,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 东海代郡尉崔慎附上一份关系图,把迄今为止东海卫戍军查到的枢机案件与清江教的动向做了比对,发现竟然有三分之一与之有关联。
“三分之一都有关联,为什么枢机厅从来都不报?”
温太后放下奏折,吩咐身边的女官。
“枢机厅在南部诸郡是有驻办官的吧?去把他们的卷宗记录找出来,不要惊动了杜文晖。”
女官点了点头。
她身为太后的心腹,对于太后的心思自然十分清楚。杜文晖是现任枢机厅指挥使,原本应当总领大雍枢机案件的调查权。然而杜文晖此人并无能力,接着先帝朝末期的动荡时间成功上位,在任上一直没什么作为,最终被卫戍军分走了一部分枢机权。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枢机厅管不得全国,只管得到中都、西南等寥寥数地,那还不如改厅为处,与各地卫戍军麾下的枢机处并行算了。
杜文晖大概也感知到了危机,最近在朝中表现得十分激进,接连调查了几名官员的舞弊和营私案,算是给枢机厅挽回了一些面子。
可这样的程度显然是不够的,枢机厅在抓捕细作方面依旧表现乏力。
不,已经不能说是乏力了。
根据东海卫戍军的报告,之前在清查南部诸郡期间,执行任务的东海军卫曾经遭遇了几次枢机厅的盘查,最终导致嫌疑人逃脱。另有几十件案件牵涉到东海枢机处的军卫,虽然最后都被证实是子无须有,但办案的节奏还是被干扰,出现了不该有的失误。
说不清楚是杜文晖的授意还是枢机厅驻南部诸郡官员的有意放任,但两家的火气都很大,颇有些对峙的意思。
太后揉了揉眉间。
“党争,党争。”
偌大一个王朝,内部的利益纷争不可避免。
可如果党争引发内耗,甚至勾结外敌,这不就等于又走上了前朝世家的老路么?
世家的崩解可不单单是因为封氏皇族,而是那种人为的隔阂无法适应时代,可为什么有些人怎么就是想不明白,还总想重造一本世家谱系呢!
清江教……
“月节快到了,以我的名义给东海冉家送些东西过去,冉家于国颇有贡献,又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理应慰问一下。”
只此一句话,落地定音,东海冉氏从烟1土1大案中彻底脱身,一滴污水都没沾到。
女官心中暗暗赞叹,直道崔代郡尉真是打了一手好牌,根本不用解释和请罪,一份报告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每个细节都严丝合缝,难怪太后愿意重用他。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困在东海呢?迟早是要入京的。
嗯,入京也好。
陛下都念着冉师傅好久了,每次看到鸭鸭车都要念一次,偶尔任性的时候也会哭着要冉师傅给他上机关课。
陛下现在倒是不排斥机关学了,只是天赋却不算高,有些课业学起来明显吃力。
不过因为有鸭鸭车的存在,陛下对于机关学的兴趣一直维持得很好,而且明显更喜欢内燃机,每每报纸上有关于内燃车厂和铁马赛的消息都会让内侍反复朗读。
听说陛下最近的愿望,就是亲自去现场看一次铁马赛。
在女官看来,这个愿望其实并不难实现。陛下年纪小不能出宫,那便让铁马赛的骑手到宫中比赛,大校场或者猎场,总有地方容纳一场铁马赛。
朝中也的确有知情识趣的大臣提了这个奏章,给出的理由还是请陛下检阅大雍自制内燃车的实力,被太后娘娘当场驳回了。
“为一己之愿劳民伤财,大兴土木,这与灵帝哀帝荒帝有何区别?”
随着朝权在握,温太后已经不怎么忌讳在公共场合数落前几任倒霉皇帝了。
只是她能骂,下面的大臣却不敢接话,都直呼罪过。
“你们是应该反省一下罪过。”
温梦璇冷哼一声。
“北境战事已定,我欲与陛下亲往北地行丰祭,众卿好生去研究一下立朝时期丰祭的礼制和流程吧。”
一句话,又是石破天惊。
打从灵帝开始,大雍的皇帝就没有出过京城的,去往苦寒的北地更是闻所未闻。
不过丰祭这事倒是有的,是大雍立朝时便有的规矩,传说是大学院的前身墨宗在第一次土豆丰收时举办的庆典,此后便一直流传了下来,主要还是庆贺丰收的喜悦。
皇家的丰祭是从雍高宗封慷开始的。
高宗年少时曾经念过墨宗的学堂,据说与济仁皇后还是同窗,帝后二人有着共同的墨宗记忆。
高宗登基以后,为了劝导农桑,特地把墨宗的丰祭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