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主: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工业之主》 140-150(第13/14页)

投如一些银钱,那以后在算股份的时候不还是占便宜!?

    想到这里,余下十八支旁系都起了贪念,私底下开始琢磨怎么算红利才更划算。对于投资火器坊这件事众人倒是没有异议,卖地的卖地,卖织机的卖织机,都怕出手晚了占不到大便宜。

    很快,阊洲城里就流传着一条小道消息,传说新迁来的冉氏织园经营出了问题,之前送去海西洲的货品都折损在了半路,现在开始变卖财产还债。

    冉家来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光,大手笔买下了阊洲城中最昂贵的一块土地做宅地,整整两条街上住的都是冉家人,织园造的那叫一个敞亮。

    现在织园卖了,里面的织机都被拉走,以前日夜不停的纺车声半点都听不见,偌大的织园静寂的像块死地。

    不少冉氏族人还卖了宅邸,搬到城西的平民区居住。不过要说是经商失败也不大像,明明搬过去的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好像找到了金山银山一样。

    “也是奇怪啊,这冉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卖了城中的织园,反而去城郊的盐碱地上盖房子?”

    有好事的人四下打探,很快就探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

    不过都说了是小道消息,具体来源不明,但传着传着荒腔走板是一定的。是以在阊洲城中的消息版本五花八门,流传最广的内容如下:

    ——冉家人要重开作坊,他们家有一个后生是机关师,北郡卫戍军用的那种飞羽火1箭就是他造的,阊洲城外那块盐碱地上建造的就是冉家的火器坊!

    坊市流传的八卦轻易不会被人当真,可涉及到飞羽火1箭性质就不一样了,很快引发了各方关注。

    事关冉氏,恒阊郡守胡子善有点拿不准主意,便跑去找谢敏达想办法。谢敏达是知道飞羽火1箭的由来的,一听说是阊洲冉搞事就眉头紧皱,细细问过一边原委,然后摇了摇头。

    “盯着点就行了,不要掺和进去。青州兵器局最近开发了不少火器,而且半年前就拿出了飞羽火1箭1弹的文册,要有摞乱那也是阊洲冉氏在搅和。”

    “且不说阊洲的飞羽火1箭倒底是不是真的,就凭太后的亲笔题匾你也该品得出味道,东海冉氏才是正宗。”

    胡子善点头。

    他能力平平,唯一的有点就是有自知之明,认准了大腿就死死抱着不放。之前谢敏达让他远着嫁去高家的表妹,他听了,这才换得和新元商社购买化肥的份额,这点事胡子善还是能拎得清的。

    “好,那我就当做不知道,他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听他这样说,谢敏达又摇了摇头。

    “也不能当做不知道,毕竟是个火器坊,真出了事还不是要你恒阊自己担着。你不但要知道,还要密切关注。”

    他顿了顿,瘦削的脸上满是凝重。

    “我总觉得,这些冉家人怕是要折腾出大事来了。”?

    第150章 、

    谢敏达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的。

    阊洲冉氏的火器坊搞得轰轰烈烈, 半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难免会引来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为此,他还特地去信给钱酉匡, 询问阊洲冉氏火器坊的情况。信件还附了一份情报, 同步抄送给新任东海代郡尉崔慎,上面详细列明了关于阊洲冉氏的所有情报, 可以说是半点都没有隐瞒。

    谢敏达这么做, 一方面是表明交好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要帮胡子善开脱嫌疑。

    青州城难以后,东海冉家分崩离析,四分十九支的族人出走阊洲,要说他和胡子善没有一点干系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那时候的他们不过是稍微拉拢了一下而已,毕竟阊洲是冉氏的祖籍, 已经决定出走东海的冉氏族人, 要是能够落叶归根, 这不也是一桩美事么!?

    那时候的谢敏达完全没把东海放在眼中,也从不把关系户钱酉匡当回事。一个注定要失去主要税收来源的偏远小郡, 还要面临海防的重重压力, 在朝堂上注定是没什么地位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 也就是短短一年不到的功夫,朝中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切的开始就在于东海郡, 是东海卫靠着连发木仓打响了收复失土的第一木仓。

    黑熊礁、丰南岛、长明岛再到最近的江北矿区、矿北村屯,连发木仓、远狙木仓横空出世, 改变了大雍军队武器落后的现状, 甚至还造出了让各方势力眼馋心动的飞羽火1箭弹, 威震矿北。

    而在民生领域, 东海郡的战绩也同样辉煌。先是建起了大雍第一座合成氨塔,而后又成功造出了已故泰相心心念念的化肥,让现有农田亩产翻倍,这已经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勋。

    但这还不是终结,磺胺的横空出世把大雍医疗水平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从此以后,外伤感染不是只有大蒜素一种选择,东海制药厂已经可以提供内用外敷至少三种以上的磺胺类衍生药物,这些药物在北军卫戍军出兵北境的战斗中发挥奇效,居功甚伟。

    有了这样的本钱,现在朝中上下谁都不敢小瞧东海郡,小瞧钱酉匡了。

    东海和北郡接连收复失土,陈平和萧卓在军中的威望节节攀升。

    陈平已经入主兵部侍郎辅政,估计兵部尚书的位置就是给萧卓留的。有这么两个强硬派主政兵部,未来主和派和西洋派的势力都会有所收敛,真正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站在他们头顶上,平衡和主导各派利益的,就是已经初露峥嵘的温太后。

    谢敏达是和温梦璇打过交道的。

    彼时虽然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可谢敏达却从未敢轻视过这位年轻的平沿王妃。说起来温梦璇和他夫人丰莲还是远亲,当年也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墨宗大学院。这女人看着柔弱,实则心细如发、思路清晰,根本就不是个容易摆布的人。

    虽然不容易控制,但好歹是个明白人,比昏聩荒唐的汝阳王强。

    谢敏达那时候不知道今上到底会长成怎样的皇帝,但天家年幼,朝中重臣议事摄政,总归是能给大雍换来一分喘息之机。

    只是他没想到,今上的母后竟然也是个精彩至极的人物。她先是借助西洋派的班底稳住了摇摆的朝权,又通过改革税制完成了对合作伙伴的承诺,顺带着打压了支持汝阳王的旧儒派。

    不过因为旧儒派是先帝旧臣,在朝中党羽遍布。今上刚刚登基的时候,旧儒派揪着“后宫不能干政屁话”又是上吊又是撞墙的,把个勤政殿闹得乌烟瘴气,温太后只能避居幕后。

    说起来,也许就是天意。

    谢敏达摸了摸胡子。

    连发木仓横空出世,萧卓和陈平接连收复失地,月鹭岛前知县叛国。

    冯得志的案子让旧儒派遭受重创,朝中又有了重振君威的声音,而温太后也顺势从幕后走了出来,以表彰冉昱和钱酉匡为由持续发力,逐渐把原本势大的旧儒派一点点打压了下去。

    整个过程谢敏达都看在眼中,赞叹之余也有心惊。

    幸好当初他与萧卓结成同盟,共同推举今上登临大宝。若是选了汝阳王,鸡飞蛋打不说,说不得还要被揪住不放,吃些暗亏才算了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