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武侠当皇帝[剑三]: 24、不就是要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综武侠当皇帝[剑三]》 24、不就是要(第1/2页)

    李重茂!?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朱瑾彻底清醒了。

    万万没想到,李阀的二凤(李世民)被蝴蝶掉也就算了,怎么这种剧情还能落到李重茂头上?这个缝合怪世界真是时时刻刻都在给人“惊喜”!

    仔细回忆,朱瑾突然发现,原身在纯阳宫当俗家弟子学习的时候,大师兄谢云流应该正好在京城游历。

    彼时四大门阀都有子弟作为宫中伴读,李阀的李重茂还是当时夺嫡大热门大皇子的伴读,他父皇后期因走火入魔而无心理政,朝廷几乎被韦后把持,作为韦后一派潜在拥护者的李重茂当时很风光。可惜后面三皇子联合大公主发动政变,将皇宫杀了个血流成河,韦后是第一个死的,紧接着后面几个皇子公主互相内斗争权,当时的京城地面每天都是红的。

    李重茂当时怎么跑出去的原身没有相关记忆——毕竟当时的李重茂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估计是被谢云流救的,远在纯阳宫的原身就发现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整个大夏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剩下他了。

    歪靠在龙椅上的朱瑾以手抵额,看起来一副对冷凌弃的汇报没什么意外的模样,其实他已经快控制不住表情了。

    忍了又忍,控制住嘴角的朱瑾没忍住问了一个问题,“李重茂?他从东瀛回来了?”

    朱瑾这话一问出口,殿中不少人都目光微动,基本是和江湖势力有些关系的朝臣,他们都有些意外身为大夏天子的朱瑾居然连李重茂远走东瀛的事情都知道,联系昨夜大夏皇宫透露出来的消息,不少人越发觉得朱瑾深不可测,对他的琢磨也越发走深。

    莫名其妙又收到系统“神秘气质+1”语音播报的朱瑾:“……?”

    目光扫视在场的朝臣,朱瑾总觉得每一个人都是造成他“神秘气质+1”的“罪魁祸首”,这些朝臣爱胡思乱想还喜欢脑补就算了,至少来个人回答一下他的问题。

    此刻殿中目前没有任何李阀的子弟站着,偏向李阀的朝臣也没人敢在慈航静斋“代天择主”的情况下,出面替李阀解释或者求情,以至于满朝文武即使有人知道李重茂的情况,也无人敢直接开口,看起来好像李阀已经衰落到朝堂无人一般。

    一片沉默中,是得到身旁“无情”盛崖余提示的“冷血”冷凌弃躬身应道,“回陛下,李重茂已于三月前回到中原,李阀还为此大宴宾客,庆祝他的回归。”这几年族中子弟青黄不接的李阀被另外几阀压制许久,李重茂回来以后,李阀近期跟宋阀之间的几次冲突都略占上风。

    后面的消息冷凌弃没有当殿说出口,他预备私下再禀告朱瑾。

    “哦?”

    得到回答的朱瑾心下放松,手指敲了敲龙椅扶手,他的目光在人群中一转,落在了一位身着侯爵冠服的年轻人身上。

    猜出了对方的身份,朱瑾直接点名,“神通侯方应看。”

    代父受封的方应看年纪轻轻便成了神通侯,因为义父方巨侠的关系,在江湖上也有一定名声,加上和内侍米有桥交好,方应看在京城称得上左右逢源,但他在朝堂上却没什么存在感,也少有机会参与议政。

    突然被朱瑾点名,闻声出列的方应看很从容。

    “臣在。”

    方应看躬身行礼,声音清越动听。

    方应看年纪不过二十许,容貌昳丽,一双桃花眼流转间似有情又似无情。他并未穿着武将袍服,而是一身符合神通侯身份的锦绣华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风姿俊秀。与冷血的冷冽截然不同,方应看脸上总是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看似谦和,眼底深处却藏着难以掩饰的骄傲与野心。

    “朕记得,小侯爷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朋友遍天下?”朱瑾将疑问的话说得很肯定,语气也很随意,“那对江湖上的规矩,应该比朕要了解得多。”

    被问话的方应看心中念头急转,面上却笑容不变,甚至还谦逊道,“陛下谬赞,臣不过偶与江湖人士有些往来,不敢称了解。”

    朱瑾懒得跟他绕圈子,直接吩咐道,“既然这样,那正好。小侯爷替朕去问一声李阀对慈航静斋所为有何感想,顺便去一趟净念禅宗问问他们……”李阀和净念禅宗同在洛阳,连事情都可以顺便一起办了,朱瑾顿了顿,语气突然变得有些玩味,“他们今年,准备交税了吗?”

    “……”方应看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满朝文武也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去天下白道武林圣地……问税?

    朱瑾仿佛没看到众人的反应,继续慢条斯理地吩咐,“哦,如果那个要‘代天择主’的慈航静斋的人也在,那就顺便也问问她们——”

    大夏朝廷设立鸿胪寺管理僧籍与度牒,佛门在大夏发展虽盛,但和朱瑾认知有所区别的是僧侣免役但不免税,而且不免兵役,大夏国教也非佛门。

    所以,朱瑾真的非常好奇,在这个既是缝合怪又是大杂烩的世界,目前大夏朝廷对地方也未完全失去控制,慈航静斋哪来的底气要为天下拨乱反正?

    怀着好奇,朱瑾说话的时候,声音甚至都染上了几分笑意,“大夏国教纯阳宫,年年按时足额缴纳。她们这些占着名山古刹,还拥有良田万顷的佛门大派,百年之期已过,就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随着朱瑾的话,一些熟知旧事的老臣这才恍然想起,大夏立国之初佛门出力甚多,尤其是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当时的大夏开国皇帝为表恩宠,曾赐予他们大量土地与财物,并亲口许诺百年内免除其一切税赋。

    如今算来,百年之期的时候,京城正杀得血流成河,后面也没人想起和提起这件事,朝廷未主动追缴,这些佛门大派也就乐得装糊涂,一直未曾缴纳。

    如今陛下突然要翻这笔旧账……那积攒了数年的税款,再加上可能的罚金,其数额之巨,恐怕真的不逊于那传说中的杨公宝库!

    不少人面色一变,甚至想出列请命,可惜朱瑾完全不给别人机会,他看着方应看,直接说道,“朕给你三千神策军,允你便宜行事。”

    带着三千如狼似虎的神策军,上门去跟武林圣地“讲道理”。

    ——方应看,你敢吗?

    朱瑾注视着方应看,他都没有暗示,而是直接明示了方应看,这三千神策军暂时归其调遣,能借此机会收服多少,最后真正握住多少,就看方应看自己的本事了。

    这是考验,是试探,也是登天梯!

    此事虽棘手,甚至可能得罪整个白道武林,但同样是巨大的机遇!

    方应看清楚地知道,此刻殿内无数道目光正聚焦在他身上——有惊愕,有不解,有幸灾乐祸,更有来自蔡京、傅宗书等权臣那深沉难测的审视。这些目光如同无数细密的针,刺在他的背脊上,如芒在背。

    然而,他方应看是何等人物?

    他追求的,从来就不是安稳!

    方应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荡,他直接上前一步,再次向御座上的天子深深躬身。

    这一次,方应看的姿态更低,语气却更加决绝,声音清越而坚定,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宣政殿中。

    “臣,方应看,领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