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已至中年: 19、第 1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少年夫妻已至中年》 19、第 19 章(第2/3页)

,却比任何争吵都更令人窒息难捱。

    去往周府路上,秦挽知仍有些情绪低落,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从屋里出来就成了这样。

    谢清匀想到昨夜谢灵徽特意来找他交接的模样,他握住她放在膝头的手,开口欲言时,手里的柔荑不落痕迹地轻轻抽离。

    秦挽知垂眸避开他的视线,声音轻得飘散在行走的车轮声里:“……抱歉,我需要静一会儿。”

    停顿在半空的拇指搓过食指侧,无意识地蜷起,谢清匀道:“你若愿意……我也可以与母亲谈一谈,从中转圜。”

    “不用了,都已说完了。”

    前几日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似乎更糟糕了。谢清匀唇成一线,凝望着她看向窗外的莹洁侧颜,目深如墨。

    周府。府邸朱门新漆,石狮脖系红绸,檐下红灯笼外,悬着“周府”匾额,字迹浑厚刚劲。

    小厮躬身相迎,身后仆从捧着各色贺礼,鱼贯而入。

    穿过影壁,但见有几人向此处而来。

    其中最为出众惹眼者,身着青色的暗纹直缀,面如冠玉,风姿清举,比谢清匀更显儒雅书卷之气。

    来人正是周榷。

    周家父母迎上前来,周母眉眼含笑,声音里满是热络:“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

    秦母已于马车内修整衣容,这会儿瞧着毫无异样,她拉住周母的双手:“舅舅、舅母这句话该我说才是,这么多年,总算是把你们等来了。”

    几句家常间,身后那人紫服玉带,不言不语,气势天成,难以使人忽视。

    周家父母便是不识,也猜出此人就是丞相。周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凭着儿子有出息才来了京城,早前不约而同问过儿子,拿不准要不要行礼,周榷只说不必。

    秦挽知叫了人,到周榷这里也是礼数周全的一声:“表舅。”

    按理,谢清匀应随秦挽知的叫法,但他不说话也无人可说什么。

    此际,周榷主动执手行礼,姿态清雅:“谢大人,许久未见。”

    谢清匀神色如常,回礼:“周大人,恭喜高升。”

    场面几许静默,周父忙侧身引路,打破不知为何怪异的局面:“别在这儿站着说话,快进去坐下慢慢说。”

    青石板路上相伴而行,周母瞥见侍从抬进的紫檀雕花礼箱,忍不住:“四娘和谢大人的礼太过贵重。”

    秦挽知面容浮笑:“舅婆这是应该的,一家人谈何贵重。”

    今日是家宴,不拘礼数,穿过月洞门,但见府内陈设雅致。周母挽着王母拐去说体己话,周榷则十分从容,与谢清匀和秦挽知道:“这边请。”

    两位母亲这边谈起话来若悬河之水。

    “玥知身子重,我就让她别折腾了,改日再来拜访贺喜。”

    周母忙道:“不打紧,还是身子为重,怀着身子是要小心。”

    秦母想了想进府以来的人,问道:“周榷这些年身边没个人?”

    这话说到周母痛处上来了,她手里拈着帕子,眉间凝起愁云:“我这心里正发愁呢。周榷而立之年都过了有几年,亲事却还没个着落。如今来到京城,满目皆是名门淑女,总该有他能瞧上眼的了。”

    约是秦府中刚受了女儿痛彻心扉的质问,秦母闻言,心底不由泛起一阵涟漪。

    她最初相中的,本是周榷。那年春闱放榜,少年进士打马游街,何等风光。周榷那孩子品貌端正,能力出众,更难得的是胸有丘壑,绝非池中之物。周家又是知根知底的,周父周母皆是和善之人好相处,若将四娘嫁过去,绝不会受半点委屈。夫妻两人,往后必然是能越过越好,红红火火。

    她早看得分明,这样的儿郎,前程必是锦绣灿烂。而今再看,她当年果真没有看走眼。周榷这些年在官场步步高升,政绩斐然,如今已是朝中重臣。

    从前没有想过,现时却想,假若当初……

    秦母喉间发涩,只化作长吁短叹。

    周母并未察觉,仍絮絮说着:“我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还要劳你多帮着留意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姑娘。”

    “使得,”秦母敛起心神,执了她的手,也是真心出主意:“过几日我带你往各府宴席上走一遭,自然就熟络了。”

    言此,周母又踌躇道:“只是我儿年岁终究是大了些……”

    “这有何妨?”秦母扬唇一笑,“周榷这般年纪便已身居高位,正是争相择选的金龟婿。”

    周母唉叹一声,语气里透着几分真切的惋惜:“只怪我儿与四娘终究缘分浅薄。若当年能成,想必……想必也是桩……”

    话一出口突觉不妥,只因转念想到,秦挽知现在贵为丞相夫人,圣上亲封的一品诰命,金章紫绶,荣华富贵。这般尊荣,岂是寻常官宦人家可比?与他们家眼下相比,不比和她儿子生活得更好?

    当年也是两个人私下说了说,对儿女结亲有所属意,旁的明面上的一概未到那一步。

    这时说这话恐惹人不快,周母忙用绢帕轻掩唇角,眼底掠过一丝懊恼:“哎呦,瞧我这张没门的嘴说了什么,尽是些没边际的糊涂话,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不说这个了,你来看看,我也给你带了点老家的东西。”

    这厢,周榷领秦挽知与谢清匀移步至后园,到水榭。

    日光透过枝叶在青石砖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三人踏进水榭,周榷随即示意侍从奉上锦盒,对秦挽知温言道:“这是给你和两个孩子备的薄礼,多年未见,权当一点心意,万莫推辞。”

    话到这份上,秦挽知只得接过木匣:“多谢表舅。”

    谢清匀随手替秦挽知拿过,道:“周大人劳心,还为我们备礼。”

    周榷笑而未语,落座后,忽而言:“四娘也许不知,多年前谢大人外任,我与谢大人有幸见过面。”

    这事秦挽知当真毫不知情,谢清匀外任时,两人定时互通书信,信上也并未提及过。

    秦挽知感兴趣:“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又扭颈看一眼谢清匀,面上无甚清楚,看着像是不记得。

    可能就是碰巧偶遇,不记得也是常事。

    周榷却已道:“看来谢大人贵人多忘事,想来是不记得了。”

    谢清匀不起波澜,平声:“事多如牛毛,方才细想,仿似是有一次巧遇。”

    不值得记下罢了。

    周榷别有深意:“是么。”

    这时秦挽知大哥赶来了,搅散了愈演愈怪的气氛。

    到吃饭时候,水榭间已设下八仙桌。侍女捧着黑漆托盘鱼贯而行,时令蟹馔盛在青瓷盘中,菊花酒斟在琉璃盏内。

    谢清匀自如接过银制蟹八件,取出一把精巧的小锤,轻轻敲开蟹壳。他动作优雅如执紫毫,不过片刻,便将一整只蟹的蟹肉与蟹膏完美剔出,盛在白玉盏中,自然地放到秦挽知面前。

    本就是贵客,常被注视之人,这一下饭桌的人都瞧在眼中,周母夸道:“四娘与谢大人夫妻感情甚笃。”

    周榷默然,与谢清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