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归离: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雁归离》 40-50(第12/15页)

水。

    这是李庭风第一次正眼见陆听晚,虽因刑罚过后妆容不再,可一眼便能让人觉察出,其身上一股无形的引力,不是艳俗与魅惑,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与生俱来的灵动与明媚,还有执着。

    皱起的眉峰也难掩盖其面容下的阳光,她努力带着笑,等待威严的帝王赐予她恩典。

    “抬起头来。”李庭风打量着她,能看清她整张面容,“你宁愿受这二十鞭刑,也要为程羡之举证,若是你手握证据,大可去大理寺,为何非要到御前呢?”

    陆听晚道:“大理寺即便有证据,想必也不敢轻易决断,还请陛下明鉴,程羡之并非是会因小利而舍大义之人,也并非徇私枉法之辈。”

    “你对他倒好像很是了解,”李庭风说,“听闻程爱卿与你感情不睦,一心只有大夫人公孙氏,你今日为他求情,是为了情意,还是旁的?”

    “回陛下,程羡之与谁情投意合臣妇无法左右,臣妇也自知她与大夫人琴瑟和鸣,是旁人断不能插入的,臣妇来含章殿并非出于情意,而是求一个真相,求一个公道。”

    “一个能还农户和她女儿的公道,可臣妇也不想因此,再让无辜之人牵累其中,”陆听晚言辞恳恳,“想必大理寺迄今为止,也应该查清程羡之并未收受贿赂,之所以断高衡三年牢狱之刑,是大岚律法存在不善……”

    自那夜程羡之与她说明这个问题,陆听晚便拿了律法在雁声堂里逐字逐句的研习,她以前对律例了解不多。

    细看之后,确实如程羡之所言,律法漏洞颇多,刑部侍郎想要无功无过,按照律法最基本的意思进行裁断是没有问题的。

    她虽心存有疑惑,可却不愿去猜测程羡之另有所图,至少他不会把私人情绪带到案件中,是以刑部侍郎的裁断,他并未插手,尽管他知道这个结果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那依你所见,程爱卿此案中,不曾断错案子便是无过,即便他知道律法存在漏洞,纵容刑部侍郎裁断,明知后果会引发众怒,仍是一意孤行。直至民愤无法平息,百姓当街拦截官员,扬言大岚国君纵容臣子鱼肉百姓,持权而不作为,也是无错,对吗?”李庭风风轻云淡发问。

    “敢问陛下,关押程羡之只是为了平息民愤吗?若下次再有同样的案件发生,官员仍是按律依法裁断,是否都要考量背后无法估量和预测的后果,而不顾案件公允?”

    “如若大理寺最后将罪名都让程羡之担下,只为给百姓一个交代,是可以平息民愤,短暂解决京都棘手之事,却是治标不治本。”

    李庭风暗暗轻嗤,却不露声色:“眼下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举措了。”

    “朕听闻,这次案件是你呈递的状子,是也不是?”

    “如陛下所闻。”陆听晚说,“臣妇算是整个案件涉事之人,正因如此,于农户大叔也好,程羡之和刑部侍郎也罢,更想大理寺能够给出公允。”

    “此案并非不能有第二种选择,就看程二夫人能为程仆射拿出什么样的证据了。”大理寺卿意有所指。

    陆听晚脑海闪过那本化为灰烬的账本,身上的疼痛在告诫她,她踏入含章殿的那一刻便没了退路。

    公然忤逆太后之意,已经惹下大祸。

    “倘若臣妇能够证明高衡住所搜出的罪证是假的呢?”陆听晚说。

    “大理寺能断,似乎无需劳烦程二夫人。”大理寺卿道。

    “大理寺卿若行,早就拿出实证,想必此刻案件已经平息,正如大人所言,大理寺能断,也不过是猜测,刑部断案时就已经去过高衡家中,大理寺之后搜出的证据自然不是真的,可这大理寺也只能是推断,我说的可对?”陆听晚分析道。

    大理寺卿看向李庭风。

    这就是关键所在,是大理寺跟李庭风的为难之处。

    “那你又如何能解此难呢?”李庭风饶有兴致问。

    “臣妇有人证,亲眼目睹栽赃嫁祸程羡之和刑部侍郎受贿证据的人证。”陆听晚目光如炬,决然道。

    “人证何在?”一贯淡定的李庭风压着心中确幸。

    “此刻已经在大理寺中了,还望大人明查。”

    “只要大人能够将栽赃之人查出,陛下便可昭告百姓,是乃有心之人故意诬陷程仆射和刑部侍郎,借百姓之手,混淆视听,有意谋害朝中要臣,再重新断高衡嚣张跋扈,祸害百姓,荼毒良民,危害人命,扰乱钱市之罪,重新判决死刑,下旨春风楼释放农户女。”

    “望重拟大岚律法,还百姓清明。”陆听晚强撑着最后一丝力量,磕在大殿之上。

    单薄的身躯摇摇欲坠,可神情却无比坚定,藏着无人可知的力量。

    李庭风泛起几分敬意,下旨道:“大理寺卿即刻回去审问证人,还程爱卿与刑部侍郎清白。”

    “至于其他的,朕也不是不能允你,你先回府养伤。”

    陆听晚目的达成,绷紧的弦全然放松,身上的疼痛如排山倒海,侵灌而来,她在这痛感中,渐渐失去意识,含章殿的金碧辉煌成了一道道模糊的文字,她好像看清了重拟的大岚律法,又似看不清。

    最终还是倒在含章殿上,李庭风差人送回程府,又派了何太医上前诊断。

    而锦华宫收到信息后,人已经出了宫门,素日最为稳重矜贵的姜太后被陆听晚摆了一道后,也再难持着风度。

    第49章 伤痕

    锦华宫的玉露盏碎了满地,洪掌宫许久不曾见太后娘娘情绪外露,还是因为这么一个小丫头。

    “陆听晚!”手心的玉如意死死攥着,指甲几乎嵌入血肉里,那株君子兰开得格外亮绿。

    “太后娘娘莫要动怒,身子为重。”洪掌柜劝阻,将玉如意从太后手心拿开,“陆仆射得了娘娘的授意,想必已经将话传达过了。陆听晚倒戈相向,去了含章殿,又不曾提账本一事,只道为程仆射举证,还农户公道,严惩高衡。既得了百姓之心,又遂了陛下与中书令之意。”

    “这么明目张胆的与锦华宫叫嚣,想必她其中会有深意,不若太后寻机问个清楚,再决定惩治也不迟啊。索性京都就这么大,太后娘娘想叫她付出点代价岂不是易如反掌。”

    “陆听晚何惧,”姜太后沉声道,“只是她坏哀家大计,今日借哀家名义入宫,为她自己办事,哀家还未驱动她,她倒是先利用起哀家来了,陆明谦教的好女儿。”

    “可知含章殿内还说了什么?”

    “奴婢在派人打听了,陆听晚出宫后不久,大理寺卿也回了大理寺,陛下,”洪掌宫说,“陛下去了诏狱。”

    “程羡之在诏狱重修律法,皇帝去做什么呢?”

    姜太后美眸沉下,思索起事。

    公孙雪回了程家主持大局,几次要父亲让她去看程羡之,都被公孙饮驳回,仍是让她安心等着,维护家宅,程羡之不在,她这主母夫人便是程府的重心。

    刚搬回映月阁的她正想去书房替程羡之收拾收拾,便见被宫人送回的陆听晚,满身伤痕,面无血色。

    公孙雪茫然失措,抓着人问了情况才知陆听晚面圣求情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