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115-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医嫡女掌医馆[九零]》 115-120(第5/9页)


    最后两人甚至比陈茵吃饭结束的还要快,急匆匆扔下一句“我们先把东西搬去六楼,”迅速跑开。

    陈茵不由自主地加快吃饭的速度,戴上刀,紧跟两人的步伐。

    柳梦溪她们也很是好奇,想要看看“枳”是如何从原料加工成为她们熟知的模样,将碗筷清洗干净后,带着刀一起上楼。

    陈茵到达六楼时,表哥两人已经将框里的青桔全部倒出来,防止青桔表面的水分聚集,影响成品。

    “文博哥,枳实和枳壳两者加工很简单的。”

    说着,陈茵从地上捡起一颗可以捏在掌心的青桔,另一只手拿着刀,给两人展示。

    “今天你们俩采摘的来的青桔,比较适合加工成枳壳。因为枳实的主要原材料是枳在生长过程中自然掉落的部分加工制成,你们俩今天采摘的应该都是从树上剪下来的吧?”

    闻言,两人对着陈茵重重点头,肯定她的猜测。

    “其实,枳壳和枳实的加工很相似,也很简单,你们只需要把握晾晒过程中对于二者干燥程度的判断就成功了八成。”

    吴文博一听,两只耳朵迅速竖起来,追问道:“怎么判断干燥程度?”

    “干说你们俩肯定觉得心里没底,等今晚将所有的青桔切开之后,每天翻面晾晒的时候,我再教你们判断。”

    说着,陈茵将手中的青桔一分为二,而后将内里有瓤的部分向上,摆在干净的地面上。

    “枳壳的第一步就是将其分开,而后晾晒即可。”

    两人一听,没想到如此简单,迅速动起手来。

    相较于古代医典中提到的枳壳炮制手法,陈茵今日教学的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傻瓜式的炮制手法,学起来上手简单,方便往后村里集中擦加工炮制。

    紧赶慢赶的吴冬梅等人听到手法,纷纷加入,不一会儿一筐青桔被大家切的干干净净。

    此刻,摆在地上青白二色的青桔,代表着青山村的希望,大家痴痴地看着不愿离开。

    直至月上半空,陈茵交代吴文博两人明早记得翻面,现在回房休息,别影响明天早起,两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翌日,陈茵和往常一样天色灰蒙蒙时起床锻炼身体,走到昨夜晾晒青桔的地方时,看见两团黑影,差点把她吓一跳。

    仔细一看,竟然是吴文博和吴玉树两人。

    “文博哥,你们俩起的也太早了!说是白天晒皮,但是现在和白天还是有些区别吧?”

    吴文博不赞同地直起身,“说是白天晒皮,就意味着内瓤不要接触光线,待会儿天亮起来,我们俩可就来不及翻面了。”

    说着,他迅速蹲下身,继续处理身边的青桔。

    陈茵无奈地叹气,刚准备靠近,吴文博头也不抬地说:

    “茵茵,你快点去锻炼,这里有我们两个就足够了。”

    第118章 又是一年

    看着两人自得其乐的模样,陈茵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摇摇头,往电梯的方向走去。

    两人在天色还没大亮之前就已经把所有的青桔翻面,把想要前来帮忙的吴冬梅弄的是哭笑不得。

    她深刻地认识到两人对于挣钱的渴望,不然谁会连休息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接下来的半个月,吴文博和吴玉树两人细致地处理得来的青桔,看着青桔一天天地变色、皱缩,脸上的笑意一天比一天的深。

    终于,陈茵结束一天的看诊后,出现在六楼晾晒区。

    她随意捡起地上的一块枳壳,感受药材的干燥程度,当到达她认为可以的程度时,对着两人点点头。

    “文博哥、玉树哥,可以了。你们俩也仔细摸一下,最好把这种感受记在心里。”

    “什么!可以了?”

    哪怕地上的药材吴文博不知道自己已经摸了多少遍,听到陈茵的话,还是忍不住激动的手足无措,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两指压紧,生怕自己记错。

    就连一向沉稳的吴玉树也加重了呼吸,一手捏一块,努力记下此刻的枳壳模样。

    看着两人的模样,陈茵忍不住叮嘱道:

    “枳壳之所以带壳,就是它的药用部分主要以外壳为主。现在这些切半的药材,还需要去除内瓤,切成约两指长的片状。枳实的炮制方法类似,但主要以自然掉落的果实为主,去籽切成片状,太小的话直接不切也行。”

    闻言,吴文博和吴玉树重重点头,把所有的内容记在心里。

    夜晚,大家伙儿一起忙开,直接连夜将所有晾晒好的枳壳切成片状。

    正好此时临近年边,陈茵付给两个表哥一定的费用之后,将枳壳和其他的腊味一起打包,当做年礼赠送给亲朋好友。

    吴冬梅跟在在一旁帮忙,当看见寄往羊城的地址时,赞同地点点头。

    “你春丽姨她们住在高楼里,肯定不方便做腊味,多送一点。还有小温,要不是他着急离开,说不准都已经尝过我做本地腊肠的手艺了。”

    她一边说,一边收拾东西,当看见一包准备寄往首都的包裹时,疑惑地仔细看了一眼。

    “茵茵,你这怎么还有准备寄往京市的?”

    疑惑声起,下一秒语气中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一丝喜悦的气息,“难不成你在京市遇见你爸他们那边的人了?”

    “当然没有!”

    陈茵想也不想地回道,吴冬梅加速跳动的心脏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

    “妈,如果在京市遇见过,我之前回来的时候肯定会和您说的。而且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东俞人,就算是在京市遇见了,估计对方也认不出。”

    “你说的也对,”吴冬梅说话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带着失望,她没见过丈夫家里的亲人,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陈茵看着母亲怏怏的样子,很想要将实情道出来,可她知道不行,至少现在不行。

    现在还不到吐出实情的时候,说出来也只是多一个人为此烦忧罢了。

    她特意送往京市的年礼,就是准备送给帮忙打听消息的李爷爷,希望尽快能从对方的口中得到消息。

    届时,她肯定会带着母亲前往京市,一起将属于父亲的东西带回来。

    得到答案,吴冬梅也不继续追问,帮着一起整理包裹,待会儿拿去邮局一起寄出去。

    寄走年礼,也快到了过年的时间。

    医馆内除了有特殊需求的病人之外,其他的都踏上回家的路程。

    陈茵根据距离排班,自己留守到大年初二再回青山村过年,其他人员如非必要都可以回家过年,值班的根据法规发放加班费。

    于是除夕当日,整个医馆只剩下吴冬梅和陈茵母子俩,以及不远千里来医馆看病的两家人。

    吴冬梅想着病人远道而来看病,就连过年也要待在医馆,热情地招呼两家人一起准备饭菜过大年。

    患者和家属没想到还有如此有人情味的医馆,感动的热泪盈眶,特意做了几道家乡的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