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元春不干了[红楼]》 60-70(第8/14页)
的喜爱,给了后宫有子嫔妃们一个信号。
自那天后,除了大皇子、二皇子两个已经入学的皇子外,连尚在襁褓中的三皇子都常常由皇后带着,到太上皇身边请安尽孝。
皇子们纷至沓来的孝心,让太上皇十分受用。他对所有皇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亲厚与喜爱,赏赐褒奖源源不断,就如同寻常人家最慈爱的祖父一样。
没过多久,大皇子知礼孝顺、三皇子聪慧可爱的名声就传遍了后宫。连二皇子都有个率真勇武的美誉。
元春对此不置可否,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小四还小,作为皇子,能憨顽傻闹的时间就这么两年,等他六岁进了学,苦多着呢!
“早慧”的孩子不容易,“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不只是苏轼对儿子的期望,也是所有疼惜子女的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祝愿。
秉持着不争不夺的躺平心态,元春至多每五日带着孩子走一遍养心殿,其余时候要么待在毓秀宫中,要么待在勤政殿里……
元春怀孕生产的这些日子,周高昱先时还算规矩,到了后期,颇有点“偷不如偷不着”的跃跃欲试。
尤其产后第二个月,有时两人正斯斯文文说着话呢,不知道什么时候气氛就暧昧了起来,再看周高昱,不知什么时候已腻到了元春身后。
元春自然也不是完全的清心寡欲,只是她深知“欲擒故纵”的妙处。所以哪怕两人对视间都要燃起火花了,她也只是笑意盈盈地给喘着粗/气的人端上一碗降火茶。
两人之间的这点子小情趣,别人无从知晓……
她们只看到毓秀宫撤下了牌子,然而皇上还是再三地留恋。这份偏重烫得人眼发涩,一时间,宫里的小嫔妃们都学起了元春的穿着打扮。
初时,这份模仿的确吸引了皇帝的目光……
长春宫的小答应赵珍儿容颜姣美,在新选秀女中仅次于甄瑜。她一袭青云纱衣站在荷花池旁亭亭玉立,当真人比花娇。皇上也曾留恋了两日,可惜这份恩宠并不长久。
赵珍儿的眉眼并不像元春,唯独一身肌肤似雪,有几分元春的风采。这样的肤色最适合穿青云纱,它会衬得人飘飘似仙,有一种清冷又浓烈的美感。
这一袭纱衣穿在元春身上时,能很好地掩盖住她骨子里冷情和漠然,将那堪破世事的百无聊赖,化作非同俗流的随遇而安,更衬出她眉眼间的艳丽。
赵珍儿皮肤白皙,面庞却透着三分纯然与幼态,青云纱衬她的肤色,却不衬她的气质。也不是不好看,只是将人显得越发娇小柔美了。
而周高昱,他不喜欢小的!这是元春前世到最后才发现的,属于帝王的一点儿小怪癖。
凡是永正五年之后选进宫的妃嫔,最初几年都不会太得宠。
任她们智计百出,龙争虎斗,皇帝都待之平平。有的甚至连承宠的机会都没得到,就在惨烈的宫斗中黯然退场了。
一般,这些妃子都要白忙活几年,等棱角锋芒都快消失殆尽,人品性格也都展露清楚了。她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下一波的新人进宫之后,她们反倒出现在了皇帝的视线中。
在永正朝的后宫里,嫔妃们打的都是持久战。在前路不明的情况下,能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不定是最厉害的,但肯定是最稳得住的!
所以哪怕玉罄向她难掩担心地向她透露,说清风阁的刘答应被皇帝翻了好几次牌子,皇上待她与别个儿不同,问元春是否要提前挂上绿头牌时,元春都是不急不缓地摆摆手。
刘答应说话有趣,有时连元春都会被她的高谈阔论吸引,皇帝感兴趣也不足为奇。可是刘氏今年才十四吧,对于皇上来说,这实在太小了些。
而新鲜感,恰恰是最容易消逝的东西。等刘书晚能有本事再新鲜个四五年,并顺利为皇上诞育子嗣之后,元春或许才会真的因她而担忧。
自生产之后,元春已很少再穿青云纱的衣裳,实是她产后丰腴了不少,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再配上亲肤贴身的青云纱,画面实在让人有些不好意思细看。
端庄秀丽的襦裙刚刚好,很能凸显她宠妃的气度。只是周高昱从后头抱着她时,双手总忍不住蠢蠢欲动。
毓秀宫中岁月静好,皇后的交泰殿里却颇有些水深火热。皇后今日晨起听见了两个让人头疼的消息——
“皇后娘娘,外间传来消息,咱们的人没找到那老道的徒弟。坊间都说,半月以前,那老道的徒弟马道婆因为厌胜之术被应天府收监了,因涉事人员众多,十日前,这案子已到了大理寺!”
“砰——”一声,皇后摔碎了一个茶盏,微眯的双眼中盛满了怒火,咬牙问道:“那老道不是笃定他那些徒子徒孙会在外头安分守己吗?如今这是怎么回事?不中用的东西,本宫真是后悔给了他个痛快!”
“娘娘,此时不是生气的时候,咱们还是得尽快拿出个章程来啊!那大理寺少卿正是惠妃的亲弟弟,万一让他发现马道婆与宫中有联系,这事就棘手了!咱们要不要——”敛秋不动声色地做了个灭口的手势。
皇后看到她的动作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勉强忍着烦躁低声斥骂道:
“糊涂东西,大理寺是什么地方,你要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挑战他的权威吗?区区一个师婆的供词伤不到本宫,要是真向大理寺伸了手,皇上必定追查到底,到时候咱们这交泰殿才是万劫不复!”
“那——”
“把柳氏父亲收受平安州罪官贿赂的风声放出去,还有咱们手里掌握的,柳家这些年干的不法事。不管有没有证据,只要风声够大,有司自然会顺着味儿查过去!到时候不怕柳氏不心焦——”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的人,没人敢说自己手里是完全干净的。若要论起来,恐怕只有青史留名的那几位清官经得住细查。
柳氏一族以幸进伯爵,本就德不配位!若非太上皇为他们掌着腰,皇上也不可能容忍他们到今天,还给他们加官进爵!
如今太上皇身体每况愈下,已久不过问前朝的事了。柳家的事只是少了个由头,但凡有人提起,柳家迟早要完。
而柳氏困于深宫,无论是想保全自己,还是想帮助家里,她都只能去求皇后。求人又怎么可能不付出代价呢?
皇后细细地盘算着,她做事总会给自己留下退路。这份谨慎还要得益于惠妃的指导,让她此时此刻能够泰然地面对变故。
可惜祸不单行,今日让皇后烦恼的,还不止一件事——
“咱们在清风阁的人传回消息,皇上昨日翻了清风阁的牌子,晚饭时分,刘答应突然和皇上说三皇子可怜,小小年纪就与生母分离,此举实在有悖人伦!
还说世人讲究孝道,羔羊尚有跪乳之德,小皇子又怎么会嫌弃生母位份低微。四皇子有生母在身边,凡事照顾的妥帖周到,不比三皇子,锦衣玉食之下,其实骨肉分离——别人再如何精心,也比不上孩子生母!”
一句句转述着刘书晚的锥心之言,眼看着皇后的脸色越来越差,敛秋吞了一口唾沫没敢把话说完。
不过只说出来的这几句,就足够皇后生气的了:
“刘氏好大的胆子,她莫不是失心疯了!嫔位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