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锦织时节(种田): 15、村学(三)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好锦织时节(种田)》 15、村学(三)(第2/2页)

,孙小郎竟颇乖觉地坐着,坐姿笔挺,认认真真在听夫子讲课。

    李瑜禁不住停下脚步,跟着听了一会,夫子虽是拿着三字经在教识字,却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生动有趣地说着书中典故。说来也巧,外头李瑜刚扯过孟母三迁,夫子就正在里面讲“子不学,断机杼”。李瑜回神时,意外地发现,不仅她听了进去,连她身边的李家瑞也听入了神。

    待到李瑜伸手扯扯大哥袖子,准备继续往前走时,李家瑞才缓过神来,弯下腰悄悄说:“原来你刚刚讲得是这个意思,我懂了。”

    李瑜眼神发光,看来这夫子真有点东西,她也贴近李家瑞,生怕吵到室内的学生们,“是吧,大哥,读书很重要的。”

    李家瑞真诚点头。

    转了一圈出来,李瑜松口气,放下心——果然是个不错的村塾,虽没有机会和旁的学校比较,但起码学风学纪瞧着不错,学生们老实本分,夫子们尽心尽力。

    李瑜此行颇有收获,始终从旁观察她的方远寓心中也隐约有了答案。

    这女孩实在不像他见过的本地村民,太像是外来人了,就连说话间的乡音都不重。她那个所谓兄弟,亦步亦趋地跟着,明看是陪伴,方远寓却觉得,更似监视,既怕那女孩流露出不是本地人的样子,更怕这有勇有谋的女孩独自跑了!他必得想想办法,救出这女孩,将她重新送回家才好。

    方远寓这厢在琢磨,那厢的方三叔公已浑忘了李瑜身世的事,只一心关切起了自己村塾将被如何评判,他似认真似玩笑地问李瑜,“这般看下来,我们村塾可还入得了小娘子的眼,可堪令弟一读?”

    对方这么正经,李瑜倒还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嘿嘿一笑,解释道:“老人家您别这么说,其实并非我拿乔挑剔,是我们家贫,送弟弟读书倾全家之力,所以没有试错成本,我必要进来看看情形,才敢放心回家说服我爹娘,送弟弟来读书的。如今看下来,村塾里夫子们都是实实在在讲道理、讲经史,会提问学生的见解,也悉心解答学生的疑惑。多的事情我也不懂了,但是能够有良性互动的教学,在我之见,确实很重要。这样,就算舍弟愚笨一些,亦能得到夫子的关照与帮助,才不负我们供他来读书考学。”

    试错成本?良性互动?方三叔公听得高高扬起眉梢,他顾不得去细品这些陌生词语,只是纳罕:“难道,你爹娘还不同意送你弟弟来读书吗?”

    “是啊,我家里没钱。”李瑜十分坦率地承认自己家境上的不足,“要想说服我爹娘,回去恐怕还要费些功夫。不过,我已经打定主意了,我大哥也答应帮我了,我们一定会回去好好和爹娘说的。”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看了一眼李家瑞。

    倘若说来村塾之前,李家瑞对李瑜的支持,更像是一种无条件的包容,但随着李瑜这样转下来,他则是发自肺腑觉得,送三弟弟来读书确实是一条出路。就算来日不能考举做官,三弟读出学问,说不定也能在他们田沟村搞这样一个村塾,做个教书夫子……总归是比种地,更可靠些。

    李家瑞很坚定地朝李瑜点点头,“是,我回去一定说服咱爹。”

    方远寓听着三人对话,不由得为这女娃娃扼腕!这般早慧的小娘子,不知被什么样的歹人拐走卖到这村子里来,她定是惨遭虐待,才屈于命运,甚至还为这家人如此打算。可恨贫家无知,连读书的事还要她一个女孩家来说服……他忍不住,上前一步,自认为很有暗示意味地说:“小娘子,若遇困难,你随时可来这村塾里寻我。我叫方远寓,我必会帮你的!”

    李瑜看着这眼神凶悍却言辞和善的小秀才,倍感莫名其妙,他?他能帮自己啥啊……上门给李老爹做教育宣讲吗?不过人家确实是个好人,李瑜只好委婉笑笑,往后退了两步,伸手重新牵住了李家瑞:“多谢你的好意,有我大哥帮我就够了。”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