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130-135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130-135(第5/16页)



    百姓的思维很简单,谁能带领他们吃饱饭,谁能让他们赚到钱,他们就跟着谁。

    所以绝大多数边城的百姓都知道这红薯是废太子带来的,只是借由了段知府的手,在民间推广而已。

    也是废太子在这干旱年间给了他们一条活路,无心心中不存着感激。

    这事情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

    君秋澜略微颔首,“机缘巧合,今年旱灾,总不能让家人和百姓都饿死。”

    金国舅哂笑一声:“这分明就是你偷了皇庄里的粮种,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你说呢,废太子。”

    皇庄里是否有红薯,君秋澜不予置评。

    但是想到金国舅之前跟段师兄说几十年前就出现过,可他身为太子的时候没见识过,那就证明,这红薯的来历有问题。

    或者是当初带来红薯的那个人,出了问题。

    君秋澜快速头脑风暴了一番。

    清珩师父说过,那位穿越的前辈,是被人追杀时穿越的,被救起来的时候,浑身是血,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这个世界了。

    仔细一想,或许这位前辈在被追杀之前就已经来回穿越过多次了?

    其实很难想象之前那位前辈究竟经历了什么。

    按照他这一年多的经历和经验,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是一样的。

    五六十年前,现代世界虽然不够先进,但却依旧有很多好东西,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

    但是他似乎都没有看到过,如果他的猜测没错的话,应该是有上位者将这些消息给摁住了。

    就连如今的红薯,也没有得到推广。

    而那位前辈还被追杀,这追杀他的人,似乎就不需要多解释了。

    大概是那位他依照辈分,得叫一声皇爷爷的人。

    所以那位穿越前辈到底做了什么?

    君秋澜忽而想到,五六十年前,那位管理员还在世,在民间的声望日隆。

    难不成,是那位前辈在皇帝面前宣传了管理员的思想?

    想到这个问题,君秋澜差点没忍住笑了,心里又是一阵酸涩。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位前辈被追杀,好像真的不冤枉。

    管理员的思想,也是他们现在所追求的道路,而他们要走上这一条道路,最开始要推翻的就是封建社会的统治。

    推翻黄泉,推翻垄断之时的世家。

    皇帝,如何能容得下这样的人?

    即便是先皇在历朝历代中都已经算不错的明君了,但管理员的思想,绝对是他不会许可的出现。

    再说起红薯的事情。

    既然红薯在皇庄里存在几十年了,都没有得到推广,那么就是百姓都不知道。

    今天这情况,金国舅是想抢了他的功劳,或者把他的功劳贴到大皇子身上?

    “机缘巧合,得了这红薯,既然皇庄里有红薯,这些年为何不推广?这就是你们自己的问题了。”

    金国舅被哽了一下,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推广。

    他也是意外得知皇庄里有一种粮食叫红薯,是外来物品。

    当时也并未在意,甚至在了解到红薯的产量之后,还说过这红薯可别流落到民间去了。

    让这些底层的刁民填饱肚子,是会出乱子的。

    在他眼中,底层的百姓,就该在地里刨食,一辈子劳作到死,与牛马没有任何区别。

    可是没想到,在这边城,也发现了红薯。

    稍微一打听,发现居然是君秋澜带来的。

    这可不得了。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曾经朝堂上也有不少君秋澜的拥趸。

    如今的朝堂混乱,他心里是有数的。

    几个皇子都年幼,争来争去,还是他们这些外戚在各显神通。

    谁不想让自己的外甥坐上那个位置?谁不想得到一人之下的身份?

    刚好皇子年幼,能仰仗的,也就是他们这些外戚。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风光,他们也想享受一番。

    可是又正是因为皇子年幼,老皇帝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估摸着就这一两年的时间了,等不了皇子长大。

    所以,他们就要趁着这个机会,让小皇子在民间增长一些声望。

    这红薯既然已经推广出去了,那功劳,就不能让这个废太子给拿了。

    今日找君秋澜过来,羞辱是其一,最紧要的还是红薯。

    只要君秋澜向外承认,这红薯是年幼的大皇子借由他这个国舅爷的手,交托给君秋澜,才让边城度过了今年的旱情,那么大皇子和他的声望,不就来了?

    百姓都是愚蠢的,到时候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谁敢去寻求一个真相?

    君秋澜低笑了一声:“金大人,您有这个闲工夫盯着百姓地里的粮食,还不如想想如何让皇上同意把皇庄里的红薯推广出去,全国推广的功劳,怎么都好过这凄苦贫寒的边城吧。”

    “如此看来,太子殿下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金国舅气恼。

    他要是有办法让皇帝把红薯拿出来,他还找君秋澜干什么?

    君秋澜适时提起:“金大人请苏先生过来探讨学问,想必也差不多了,城里的学堂还等着先生回去授课呢。”

    苏长寻也开了口:“金大人之前说的事情,草民如今不敢给你答案,苏某人求的是盛世太平,求的是战士们在外征战,能填饱肚子。”

    这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

    他不愿意助纣为虐,如今边城将士们在前线打仗,金国舅在这里花天酒地就不说了,那粮草,迟迟没有送到位。

    不难想象,原本就不足量的粮食,还这么一车两车地拉过来。

    要是他们之前没有囤粮,要是君秋澜没有从另一个世界运送粮草过来,又经历过旱灾,那将士们不得饿着肚子打仗?

    他现在的意思就是,早点儿把粮草送来,让他看到金国舅的诚意,他再考虑金国舅的提议。

    这也很符合苏长寻一贯的人设。

    君秋澜瞬间理解先生的意思,小声嘀咕了两句。

    “听村里的军户说,今年的戎狄打仗跟不要命似的,听说那边旱灾更严重,要是不来抢边城的粮食,恐怕得饿死一大半百姓和牛马,打得这么猛,也不知道边城的将士饿着肚子能不能顶得住。”

    声音小,却刚好够他旁边的一个幕僚听见。

    那幕僚若有所思了一会儿,然后凑到金国舅面前去说了几句话。

    金国舅笑了一声,“也是耽误苏先生给学生上课了,来人,现在就派人送苏先生回去,还有我房里箱子,也一并给苏先生送过去。”

    苏长寻,十七岁就六元及第,在朝为官的十年,朝廷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他是有目共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