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风骨: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折风骨》 40-50(第9/16页)

来,张开小手臂抱住黎宛的小腿。

    这一刻,黎宛的心事暂时被她忘到脑后,她蹲下身柔声问道:“阿煦,今日先生教了你什么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阿煦一口气背了好长一段,一双杏眼亮晶晶地看着黎宛,等着爹爹夸自己。

    “阿煦真厉害,能背这么多《三字经》啦,走,爹爹晚上给你做好吃的!”黎宛牵着阿煦的手进了自家门。

    黎宛本是想着雇个厨子的,可一来这宅子逼仄,挤不下那么多人,而来自己身份特殊,接触的人越多越容易露馅。

    黎宛一边思索有何万全之策,一边将下值路上捎回来的猪肉、小葱等切成丁,没多久,一盆香喷喷的蛋炒饭就出锅了。

    阿煦在旁看得直流口水,“爹爹,好香呀!”

    以前登山时,常常要在野外过夜,黎宛练就了一身做快手菜的本事,这两年没施展手艺了,今日看来,倒是没生疏。

    一大一小对坐的,正要用饭时,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

    “谁呀?”

    “是爷。”

    又是陆铎……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白日被逼着看他的种种事迹就算了,夜里还得见他的真人!

    黎宛头痛不已,可一旁的小人儿已经一溜烟的跑去给他师父开门了。

    “师父,你用晚膳了吗?”这句寒暄的话,还是黎宛教阿煦的。

    陆铎摇头。

    “那师父你跟我们一起用吧,我爹爹烧了一大锅的饭!”

    达到目的的陆铎自然是从善如流地跨了进来。

    一看到他,黎宛就想起那些折子上触目惊心的罪名,那些人仿佛都恨不能将陆铎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怎么了,这么看着爷?”

    “你没饭吃?”

    “昨日光顾着给阿煦寻先生,还未顾得上找厨子。”

    ……

    得,她还能说什么,再不给他吃,她倒成了师徒二人的罪人了。

    “锅里还有,自己去盛吧。”

    陆铎闻言,很自觉地站起身,拿着饭勺和碗去锅里盛了满满一大碗。

    “今日都察院那边如何?”陆铎一边大口吃着黎宛做的饭,一边问起。

    提及此,黎宛搁下了筷子:“你知不知道,都察院里有多少要弹劾你的折子?”

    陆铎丝毫不在意,“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了吧。”

    “那你还吃得下饭?!”黎宛简直佩服。

    陆铎不回,反而勾着嘴角笑起来:“怎么,担心爷?”

    “没有。”黎宛矢口否认。

    “放心,爷早就习惯了。昨日我与章思友将解除海禁的折子递了上去,早料到那弹劾的折子会跟雪花片似的飞到都察院了。”

    黎宛目瞪口呆,“什么?!你们向圣上提了解除海禁之策?”

    陆铎点头。

    “为何不告诉我?!”

    陆铎正色道:“爷尚有与那些人抗衡之力,章思友独身一人,无牵无挂的。你呢?刚来金陵,脚跟子都还没站稳,是想被人当箭靶?还是想把阿煦置于险境?”

    一席话,让黎宛哑口无言。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他都比自己想得更远、更透彻,黎宛一时有些蔫蔫的,半晌才说道:“以后这种事不许瞒我。”

    “爷答应你。至于阿煦,你就安心让他到隔壁院子里读书习武吧,周围有暗卫护着。”

    黎宛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两人说着话,陆铎的碗不知不觉就空了。

    黎宛这才没好气地说:“太保大人赶紧去寻个厨子吧,在下官家中蹭饭,叫人知道了笑话。”

    “阿煦,为师来你家用饭,你不高兴吗?”

    阿煦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阿煦想每日都跟师父一起用饭!”

    黎宛狠狠瞪一眼陆铎,这个无耻的家伙,现在惯会用阿煦拿捏她,她还不能说一句不是,简直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那么憋屈。

    直到戌时末,黎宛才好不容易将死皮赖脸的陆铎从家里头赶出去,真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接下来的时日,黎宛通常在都察院整理折子,偶尔对制敕进行复核。这般过了半月,这日,上官派黎宛去登闻鼓值守。

    登闻鼓是悬挂在宫门外的大鼓,百姓蒙冤无处申诉时,可击鼓直诉。登闻鼓由一名监察御史负责接收诉状,而今日恰巧轮到黎宛值守。

    整整一日,黎宛都无所事事,她都快将登闻鼓前来来往往的人头数了个遍,愣是没有一个人上前击鼓。

    不过这也是常态,毕竟寻常百姓谁愿意招惹这个?

    就在黎宛打折哈欠准备下值之际,一个乡绅模样的老先生朝她走来,随后,在黎宛的注视下拿起了鼓槌。

    “咚——咚——咚——”

    黎宛迅速掏出纸笔,“老人家,您有什么冤情,但说无妨。”

    “大人,老朽乃是金陵城外柳岸村的何昆,有一独子名叫何弘阳,因小时患过脑热,智力异于常人,但从来不做什么作奸犯科之事。”说到这儿,老家人泫然欲泣。

    “何老先生您放心,您说的一字一句都都会记下来,禀报上官。”

    得了黎宛的鼓励,何昆忍着心痛继续说道:“我家中有几亩良田,弘阳一直在细心打理,我们家的田一直是村里头长势最好的。”

    “谁知上个月,有一伙官兵打扮的人,径直闯到我们村里头,说是今年交的官粮不够,要我们补交。”

    “我们家从来是遵纪守法的,怎会漏交官粮?我那时正在金陵城办事,回去之后,就看到我儿被活活打死在田秧头,我恨呐!可是无论我去哪个衙门,他们都一口咬定是我们村漏交了官粮。”

    “这位大人,老朽看出你跟他们不一样,请你一定要为老朽主持公道啊!我儿死得太冤了!”说着,老人家哭得肝肠寸断,黎宛在旁也跟着抹眼泪。

    “老人家,你放心,此事我一定会替你查清楚!”

    “敢问大人名讳?”

    “吾乃监察御史陶立。”

    接下来的几日,黎宛亲赴柳岸村调查,随后又去了柳岸村所属的上宁县府衙了解案情,与何昆所说如出一辙。

    一头是咬定自家不曾少交官粮的何昆,一头是白纸黑字记载着柳岸村何家少交两石米的衙门。

    黎宛直觉这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

    这一晚,将阿煦哄睡后,黎宛在灯下冥思苦想。

    窗户上“咚”的一记声响,黎宛心念一动。

    这是阿陶从前与她的暗号。

    但她也清楚,窗外的人,不可能是阿陶。

    黎宛手捧火烛出门察看,见果然又是陆铎,他手中正把玩着小石子。

    “大半夜的你做什么装神弄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