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 35、第 35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在北京送外卖的日子》 35、第 35 章(第2/3页)

退的招娣。

    两月的时间不长不短,除了招娣改名,我们之间又有新事发生:卓娆姐的丈夫不打算离婚了。

    也不知道是跟外面的女人闹了矛盾,还是回家见到儿子瘦了,那司机居然改了口风,说要洗心革面,从此守着卓娆姐安心过日子。

    严大哥笑话:“同样是回归二字,男人回归家庭指的是不找小三,女人回归家庭就指的是辞职当保姆。”

    我们几个都担心:卓娆姐会不会心软?

    她教导我们几个要心硬,不要心疼男人,但她自己毕竟还是爱孩子顾家的老派女人作风,万一心一软,让那男人回归了家庭怎么办?

    卓娆姐却不傻,先是从丈夫手里拿回来了那套房的归属,叫他写下承诺书,承诺儿子成年之后就过户到孩子名下。再就是要求丈夫收入全上交,连他手里的存款都要一并交上来。美其名曰:“看看你的诚意。”。

    “你们放心,我也不是省油的灯。”她洋洋得意。

    我们几个忍俊不禁,卓娆姐果然不是吃素的。

    有了钱攥在手里,之前争夺的那套房归属权尘埃落定,想必就算男人出尔反尔,卓娆姐也已经达到了目的。

    卓娆姐志满意得:“再熬两年孩子高考了我怎么也要跟他离,到时候就来北京跟姐妹们过,说起来,我还没遇上北京的夏天呢。”

    “千万别夏天来。”小梅大惊失色,“热死人。”

    北京的初夏太美好,不冷不热的天让我们放下了警惕,以为北京气候适宜,然而夏天很快就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太热了。

    到处都像一个大火缸,热气腾腾的蒸汽腾上来,头顶大太阳半点云都没有,连人的影子都被晒凝固了。

    如果是干热也就罢了,偏偏湿腾腾的雾气又起来了,又热又潮,再加上身上流出来的汗,感觉全身都像在蒸汽房里待着。

    偶然下一场雨,结果非但不降温,就连雨水摸上去都是温热的,让人疑心天上下开水。

    这时候送外卖真是痛苦。

    又热又难受,期待着电瓶车跑起来能带来一点拂面的冷风,偏偏风也是热的,混合着汽车尾气,扑在自己面上简直要疯。

    “以前上班还有高温补贴。”严国栋语气重满是怀念,“可那时候好歹在空调房里,现在真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却没有高温补贴了。”

    “你当资本家那么好心?”小梅直摇头,“为什么凭空给我们一笔高温补贴呢。”

    天气太热了,就算有高温补贴我都不想跑。

    热热的暑气笼罩全身,干一个小时就感觉头晕晕的,脑子木木的,看到红绿灯时甚至要思索一下。

    好容易借着拿单子的机会进了商场,凉气扑面缓了过来,可不到二十分钟又要进入热浪曝晒。

    这么一凉一热交替,人就很容易中暑。

    我之前一直以为中暑嘛,不过就是小感冒,喝点水吹吹风扇就好,可是没想到群里居然有位外卖员中暑去世了。

    我们群里上百号人,大家都很哀痛。

    物伤其类,谁没有在热天中暑过呢?谁不是拼死拼活跑外卖就想多跑几单呢?

    有人转发了相关报道的短视频,后面半截是专家提示,要市民们“注意防暑,不能对中暑掉以轻心,天热时避免外出。”

    转发后群里立刻脏话骂了几十条。

    就连门口的流浪狗都知道在大热天躲进胡同树荫下伸长舌头散热,难道我们就不懂,非要在大热天跑出去吗?

    我们外卖员是穷,又不是贱。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会离开长着芦苇吹着清风的凉快乡下来这钢筋水泥牢笼里?

    外卖公司只是发文表示遗憾,并没有给我们进一步的高温补贴。

    那个去世的外卖员家属也来了北京,一位老太太,茫然抱着骨灰盒,脸上没有悲伤,更多的是茫然。

    好好一个壮年人,怎么就这么去世了呢?

    我们群里几百个外卖员们索性自己给老太太捐了一笔钱,就当是为了我们自己。

    大伙儿平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但这时给钱都毫不含糊,你凑一点我凑一点,一会就凑了许多,听说还有其他群里的,加起来给老妇人凑了五万块钱。

    五万块钱,在乡下,够生活一段日子了,再加上当地政府帮扶,应该她衣食无忧是肯定的。

    只是失去孩子的痛楚却没有人帮她纾解。

    因为这件事,夏强不许我送外卖了:“你本来从小身体就没我好,那么大热天送外卖,谁扛得住。”

    他叫我白天学习,晚上凉快了再送外卖:“少赚点就少赚点,我也攒钱呢,你不要压力那么大。”

    我也听从了他的建议,我也热中暑,头晕脑胀,疼得看不进去书,耽搁了钱和时间,算下来也是一样。

    小保安给我出主意,叫我白天就去国家图书馆学习。

    “我能去吗?”我有点紧张。

    “当然啊,人人都可以。”

    “可我不是北京本地人。”我还是有点迟疑,我真的能在这个城市享受到非市民以外的福利吗?

    “那有啥?”小保安不以为然,“国家图书馆,那是国家的。”

    我嗯了一声,终于勇敢前往了国家图书馆。

    同行的还有姐妹们,大家路过过国图,可是从未进去过,跟我一样充满了巨大好奇心。

    国图很大,我们顺着网上的攻略走到了可以自习的那个楼前面,随后登记自己的名字,领了一份卡片,就能进去了。

    踏上高高的台阶走进安静的场馆时我们都有点紧张,忍不住四下打量。

    小梅给我们打气:“怕什么,我们也纳税了呢。”

    我们纳税,才能建成这么宏伟的建筑,那我们现在来享受,也是我们应得的。所以我们渐渐挺起脊背。

    馆内很大,很宽敞,大概有好几层楼,我们进去这一层周围全是书架,书架上有各种书,走到楼梯边缘往下看,就看见楼下也是一层书架。

    真的好宏伟。

    我们几个吐吐舌头,小心翼翼坐下,脸都涨得通红。

    悠悠很乖,小梅给她找了本带图画的书帮她翻看,桑弧也开始走动,去书架上找自己喜欢的书看。

    我则是乖乖翻起了雅思词汇。

    图书馆里很安静,书架上书籍特有的味道弥散四下,白色日光灯从头顶倾泻下光明,好多人都在安安静静看书。

    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中午闭馆。

    我们三个从里面出来,都带着小小的欢呼雀跃,感觉北京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小梅也高兴:“可惜咱们离这里远,不然等悠悠稍微大点也能来自习。”,她在自习室里看见了不少青少年,各个都带着书包来,看样子是来学习。

    小梅最近老念叨幼儿要培育专注度,安静人人学习的图书馆肯定比我们嘈杂的大杂院更适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