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夫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悍夫郎》 60-70(第10/24页)


    来这里的许多都是学生,这么叫挺正常。于庆隆跟方戍下意识回头看是谁,发现并不认识,但一眼能看出对方也是个学生。

    这名学生过来笑说:“不知同学肩上背的此物是哪里买的?这不像书笈,却不知是否放书之用?”

    方戍可宝贝自己这书包了,闻言下意识抓紧背带:“此物叫‘书包’,确可放书,却不是买的,是我……”

    于庆隆立刻抢着问道:“同学你想买?”

    方戍说:“我这个不卖!”

    于庆隆拿胳膊肘怼他,朝对面的人笑笑说:“现下确实没有卖的。不过同学若是想买的话,过半月便会有货。也可付定金,半月后直接拿货。”

    对面的人问:“多少钱一个?”

    于庆隆说:“五百文。”

    对方有些犹豫:“倒是不便宜。”

    于庆隆却道:“的确。不过此物是我们自己绘图制做的,外头可没有卖的。而且它很轻便,耐用,隔间还多。用它可以把书分类放置,两边的夹袋还可以放水筒和笔筒。我们搭配卖的笔筒很快也会在德馨书舍出售。”

    “笔筒?”有人问,“啥样的笔筒?”

    一说笔筒他们想到的便是大号的杯子般的,只是插笔用的筒。

    于庆隆把方戍的拿出来:“这样的。里面可放纸,可放笔,还可以放墨条。这个盖子最是特别,翻过来便是个砚台。”

    原本看书的人纷纷扭头:“当真是好方便的笔筒!”

    问书包价格的人问:“那这多少钱一个?”

    于庆隆说:“问问掌柜的吧。他那里有。”

    掌柜的刚从少东家那里确定了价格,回说:“有两种,一种二百文的,还有一种,二百六十文的。”

    马上便有人凑上去看实物。而问书包的人还是更想要这书包。

    他问道:“那这书包我要付多少定金?”

    于庆隆说:“一件一百文定金便可。若是确定想要,付了钱我们可以出个字据。”

    对方说:“可以,不过我怎么知道你们还会不会来呢?”

    于庆隆还没说话,少东家说:“我做保。”

    对方便说:“那好,我要定四个。我家中四个兄弟,刚好一人分一个。这是定钱。”

    对方拿的是碎银子,应该有五钱了。于庆隆找了对方一百文,让方戍去给立了张字据。

    来的时候装了满满一兜子笔筒,走的时候笔筒没了,身上足足多了五两银!

    那可是五两银子!

    方戍走在街上感觉好不真实。他辛辛苦苦考了秀才,帮亲戚们免了许多税,一年才收四两半的谢银!

    而他的夫郎!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赚这么多银子!

    就算去掉了所有本钱,那都有四两!

    四两啊!

    不!若是之后收了四个书包的钱,那就是六两了!

    方戍转头异常崇敬地看着于庆隆:“隆哥儿,要不我以后不考了,我就给你当掌柜的吧?”

    于庆隆想都不想地捏他耳朵:“你想啥呢你?给我好好学!这买卖再好,不定哪天就卖不动了或者被人抢了生意,你那个才是旱涝保收。”

    方戍深感怀疑:“真的?”

    于庆隆说:“真的。赶紧多攒些钱。等咱们不用为银子发愁时,咱们也要个小娃娃。”

    他最近时不时看到盼哥儿,也有点眼馋了。小家伙白白胖胖,最近有他们帮衬,吃得好,都长肉了,咿咿呀呀可爱得要命!——

    作者有话说:方戍:仙哥儿真的是我等凡人可以、可以吃的吗?[求你了]

    庆隆:可以。记得吃完去拜拜神[白眼]

    方戍:我懂了!求神保佑我吃完我家隆哥儿不要遭雷劈![星星眼]

    庆隆:[捂脸笑哭]

    方戍:姨姨们,我要努力!这样就可有小娃了[让我康康]

    第65章 第 65 章 有人对于庆隆的……

    夫夫俩原打算在县城里多留几日, 于庆隆甚至想过在这里把第三卷写完再回去,这样也能省一笔路费和住宿费。而这也是他跟陆德馨说十天左右就能交稿的原因。

    可书包被人看上了却是个意外之喜,所以只能尽早回去。

    两人是第二日天擦黑时到下溪村的。

    今日天气好, 加上车上就他们两个, 马儿跑得便比先前那次快了些许。

    于庆隆想着先去趟镇上, 可方戍想着让他早些到家, 这样能好好休息休息,便让车夫直接赶到了下溪村。

    进屋时,家里四个人正在吃饭。

    方吴氏说:“这回回得可真快。事情办得顺利不?饿没饿?”

    方戍说:“挺顺利的娘。有多出来的吃食吗?我和隆哥儿都有些饿了。”

    方吴氏说:“有, 你们嫂子蒸了好些山菜豆干包子呢, 可香了。原我们还愁咋能给你们俩留点, 可巧你们就回来了。”

    周简儿笑说:“一看他俩就是有福气的。”

    大嫂做面食也好吃, 于庆隆赶紧跟方戍放下书包,去洗了手之后回来坐桌上。

    两个人人手一个大包子, 周简儿又去帮他们盛了点稀粥。

    方丁满问道:“那边下没下雨?”

    于庆隆说:“没下。先前许是下过一些但不多。”

    方丁满说:“那就好。若是整个县里全都下了,那往后这日子肯定更不好过了。”

    有的地方下了,有的地方没下, 那就算粮食涨价, 也不至于涨得太多。这样即便是收成不好, 咬咬牙也能熬过去了。

    “的确是不幸中的大幸。”方戍转头问于庆家,“大哥的伤势可有见好?”

    “好多了。多亏了方叔方婶照顾, 也不见之前那样疼。”于庆家愁笑一声说,“就是在家里总帮不上啥忙我这心里干着急。”

    “哎哟, 这孩子,这哪是急得来的事?”方丁满说,“再说你护住了你媳妇儿孩子呢,这不是比啥都强?”

    “正是。活那还不年年有, 以后再慢慢干就是了。”方吴氏说,“再者说,你们咋没干活呢?我就烦这切菜这活,要不你们当我家为啥总爱吃面条?就是因为我不爱切菜啊。吃面放的菜少,我就少切点。这下你们帮我晒了干菜,可帮了我大忙了。”

    “那您回头要切啥菜只管叫我。”周简儿说道。

    “成。”

    “娘,咱家秋收约摸还得多少天?”于庆隆问道。

    “还得六七天吧。”

    雇了人,但是没有像往年雇那么多,所以要收的地是少了,但时间也没缩短多少。

    于庆隆说:“那秋收过后咱家还有别的事情要干吗?”

    方吴氏说:“收完还得打粮啊。打完留下自家要吃的,能卖的就卖些,若有时间就再多存些过冬吃的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