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夫郎: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悍夫郎》 50-60(第16/21页)

    “房子塌了?不是他家老二成亲前才加盖的吗?塌的是哪间啊?”

    “都塌了。旧的那两间塌了, 带着那间新盖的也塌了。这雨下得也忒大。他们那房子早先盖的时候就因着手头紧,没能盖得多结实。这泡了一天一夜,可不就塌了吗?”

    “作孽啊, 这场雨下得, 我家的稻子倒了三成, 三成啊!这一年可都白忙活了。”说的人长叹一声, “那于大家的人咋样?伤着没有?”

    “好像是说庆业被砸伤了。他媳妇儿不是正怀着呢,他护着他媳妇儿被倒下来的柱子砸了肩。”

    一早上上溪村一片愁云惨雾,都在传谁家有多少损失的事, 但尤以于大有家的事传得最多, 因为他家的房子那是实打实的塌了, 从正门往院子里一看就只剩下了新盖的那间房的半截。其余的部分都塌得不成样子, 根本补都补不起来,只能重建。

    周月华跟周简儿已经不知哭了多少回。

    本来好好的日子, 这房子一塌,也不知该怎么办。

    想盖新的,那都需要钱, 可他们家里刚加盖了房, 办完婚事, 哪里还有多少钱可用?

    白晚秋这边倒还好一些,他娘家离得近, 他可以跟丈夫一起去他娘家借住一段时间,顶多遭些白眼。

    更难的是大哥跟大嫂那边。

    周简儿的娘家不在上溪村。下溪村在上溪村的西边, 而她娘家五杨村在上溪村的北边,因村头有五棵大杨树而得名。

    然而这远近西北倒还不是啥问题,顶多两人多走些路就行。麻烦的是大嫂跟家里的关系。大嫂的娘虽是亲娘,但十分偏心儿子。大嫂出嫁之后便只把她当成泼出去的水, 回家住个一两日可以,想多住几日,她绝不会同意。

    她不同意,大嫂的父亲也一样,觉着姑娘嫁了就是别人家的,有困难也不能找娘家说情。

    于是于庆隆趟着水来到上溪村的家来一看,家里被一片阴霾彻底笼罩住。阿爹和大嫂哭得眼睛红肿。大哥肩上缠着绷带,右肩是彻底使不上力,家里的东西飘得到处都是。

    周月华见小儿子又忍不住落下泪来:“路这么难走你咋还来了?你婆婆家中可好?”

    于庆隆说:“婆婆家还好,也进了些水但不妨事。”

    至于田里,那一时半会儿就说不清了。

    他们就是先回了方家之后直接过来的。他想着这边的家里必然也被水淹了,但没想到会是这么严重,直接塌了。

    于庆隆看到院子里一片狼藉:“阿爹,这往后住哪呢?”

    周月华说:“秋儿跟你二哥先去白家住一些时日。你大哥和你大嫂我们还没想好。你二婶说不行先住到她那去。可你也知道,你二叔二婶如今是跟我们不错,可隔壁就是三房,我担心你大嫂在那也不妥贴。”

    三房的一直不肯放老太太走,现在老太太就一直住在三房。三房跟二房的关系是彻底臭了,隔三差五就要起口角。自家孩子要是住到他们家,周月华是真不放心,主要大儿媳妇儿还有身孕呢。

    方戍说:”岳爹,不如就让大哥跟大嫂先搬到我家去住一段时日。您和岳父也去。等这边房子重建起来再回来住。”

    周月华道:“这哪能成?去了还得给亲家添麻烦。你这心意是好的我知,可事不能这么办。”

    小儿子才嫁过去不久,这就带着双亲跟哥嫂去住,亲家会怎么想?

    周月华觉得这不成。他当家的去地里看受灾的情况去了,这会儿没在。可在了准也不会同意。

    于庆隆倒是没说。但这事既然方戍开口了,他也想回去问问。另一头的父母也都是很好的人,兴许能同意呢,总还是要商量一下才好,横竖是不能去二婶家。

    三婶就住隔壁,她现在就是个疯婆子,那于庆发和于庆财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万一大嫂和阿爹出了什么闪失,他们得后悔一辈子。

    “阿爹,咱家要是想重新建个房得有多少银子才够?”于庆隆趁着收拾家里的烂摊子,问周月华。

    “少说也得要十二三两银子吧。”

    “那家里能拿出多少?”

    “现下我和你父亲手里一共就二两银子。加上你大哥二哥出点,兴许能凑个四两三钱。要不还能有些,这不上月里我和你父亲商量着把原先盖房时欠的那笔钱全都还清了,想着早还完早利索。谁曾想突然就下了这么大的雨。”

    有个住的地方,一家人只要拧成一股绳,怎么都能过下去。可如今房子毁了,地里的庄稼只怕也要倒了许多。这还没来得及收呢,再抢收也收不回来多少。

    周月华禁不住再次落泪:“原还觉着日子越过越好了。”

    于庆隆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握住周月华的手:“阿爹别哭,等我回去跟守城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先从方家借一些。怎么着也不能没了住的地方。大不了咱们以后赚了再还。”

    周月华道:“这不成。你才刚嫁过去,这就跟公婆借钱,到时候他们该怎么看你?阿爹不想叫你受这委屈。”

    他们一早在院子里看着堆成小山的石草泥木,也不是没动过找方家帮忙的心思。方家毕竟是几个亲家里过得最好的一家。可实在没法开那个口。

    小儿子好不容易能过上些好日子,他们不想再给他添麻烦。

    于庆隆却道:“啥委屈不委屈的,都是自家人,有事就该互相帮着才行。您先别犯愁,公婆跟方戍都待我很好,我问问他们,帮不了太多少帮点也是好的。”

    穷可以,但不能没个地方住。秋收完可就要入冬了,这个时候再不把住的地方解决好,到了冬季可怎么过?这可是北方!

    周月华还是不想这样,但于庆隆也不打算听他的了。

    一家人花了一上午时间把院子里先简单清了清。之后于庆隆便跟方戍又去了趟莫大夫那里。

    莫大夫家进水也挺严重,但房子结实,把屋里清干净,受了潮的东西拿出去晒晒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这几日你先可着家里的事来。这场雨下得实在是太大,庄稼得毁了不少。你这两头可有得忙活。"

    “谢谢师父,那您还有啥让我背记的,我先带着。”

    “暂时还是那些,你记仔细了就成。对了,这个拿着。”莫大夫拿出一个小布包,里头是两个小药瓶,还有几包配好的中药饮,“瓶子里是伤药,药包是散寒袪湿的汤饮,五碗水煎成三碗,一日分两回喝下去就成。这天气湿冷,寻常喝些也有好处。”

    “谢谢师父。”

    于庆隆拿上东西趁天黑前回下溪村,路上一脚深一脚浅,泥泞温乱的程度足以叫人十天半个月不想出门。但就是这种情况,还要去地里干活抢收才行。

    他和方戍到下溪村家里的时候,双亲也正在商量这件事。这会儿黄豆可以收了。原本就是要过两日收的,可就晚这么两日,豆子都被水泡了。还有稻子,本得再过十日才收,可也不得不提前收起来。

    “你阿爹家咋样?可都还好?”方吴氏自己也哭得眼睛红肿,可还是忍不住关心。

    “家里房子倒了。”于庆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