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夫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悍夫郎》 30-40(第9/26页)



    他家里隔音并不好,他的耳朵却很灵。有时候夜里听到大哥大嫂行夫妻间的事,真的是……怎么说呢,他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挺闹心。

    这如果再在家里待半个月,那他二哥跟白晚秋就住他隔壁——扩盖的屋子不可能盖了就马上住进去,所以家里先是把柴房收拾出来了,准备让他二哥跟白晚秋成了亲先住在他们现在住的这间屋子。然后他,还有他父亲和阿爹,搬到柴房去住一段时间。

    这倒无所谓,反正是夏季,不冷。而且柴房只是放了柴,但也不比屋子差了哪,少个炕而已,铺点稻草打个地铺都行。

    但问题是隔音。他二哥是伤了腿,并且基本都好差不多了,可不是伤了腰。两个年轻人刚成亲,能不做点亲密的事么?

    他都可以想见,到时候肯定会听到些声音。然后只有他一个人跟父亲和阿爹住在一起,想想都觉得要炸了。

    “阿爹,虽说一辈子就一回,可重要的还是成亲之后过得好不好,所以若是白家不反对,那一起办也成。这样不是还能省出来一天,还能收拾收拾家里。二哥你咋想的?”

    “我都成。”快做新郎官了,身体也基本恢复了,于庆业心情美得很,笑道,“只要能把秋哥儿娶来,旁的我都没意见。”

    “那我明儿便去白家问问?”周月华说,“真的要这样啊?”他问于庆隆。

    “真的阿爹,真的真的。要不然方守城天天这么送柴,咱家都快没地儿住人了。”

    周月华“噗嗤”一乐:“这孩子是个有趣的孩子,以往可没听说他这样。”

    于庆隆想想是挺有趣,还知道给他送花。

    他有时候真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早年穿过来然后把过去遗忘了,就留下了一些旧的潜意识习惯,不然哪里会有古人这样?便是住在京都的人也未必有他那样的襟怀和情趣吧?

    于庆隆去把自己的笔记整理好。

    他将方戍送给他的花夹起来了。这还是他生平第一次收到这种东西。哪怕是在现代也是没有过的,感觉又新奇又熨帖。

    只可惜他还没有什么属于自己的书本,没办法夹进书本里头。也不知能不能像夹书里那样成为漂亮的干花。

    周月华注意到小儿子的举动,想想还是决定去白家。他想着,或许小儿子没有表现出来,但兴许也是担心婚事又出什么意外。早成早安心,也不是没好处!

    于是听得一声鸡鸣响,他跟于大有便起来了,告诉大儿媳妇儿做些早饭,便去了白家。

    倒不担心别的,就怕白家两口子早早去了地上,他们去后再见不着人。

    这时白立山两口子也刚醒来正在准备早饭,见周月华跟于大有这一大早来,以为发生了啥大事,心里咯噔一声,互望一眼。白立山问:“大有兄弟,你们两口子这是?”

    于大有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说明来意:“方家想着提前些,让莫大夫来帮着问问,我们也不好当作没这回事,所以想过来听听你们两口子的看法。若是成,咱们三家就一起办,若是不成,就按原来说好的。”

    白立山两口子一时没出声。

    这事确实有些少见,他们也只是听说过却从未见过。

    于大有和周月华来的时候就想着,多半不能成。

    “要不要先问问秋哥儿是咋想的呢?”周月华道,“兴许他不想这样。”

    “他个小辈问他做啥?”白立山说,“一起办便一起办!”

    “当家的,你说真的?”

    “一口唾沫一个钉,就按大有兄弟说的办。”

    周月华道:“那我们回去可就按这准备起来了。”

    白立山说行。

    这实在是过于顺利。但于大有跟周月华不约而同想到,顺也没什么不好。

    而他们走后,白吴氏便小声问:“当家的你咋就应了呢?这方家是啥家底,他于家啥家底?到时候瞧着还不得让咱们秋儿显着嫁的不好?”

    “话可不是这么说。庆隆哥儿都被退了好几回婚了,这万一又被退,那可真真是嫁不出去了。再说这万一被退了,那彩礼钱不也得跟着退?那你说咱家冬儿咋办?依我说,提前也好,庆隆哥儿早嫁出去早安生。”

    “那到时候是先让庆隆哥儿出门子还是先让咱秋儿去他于大家?”

    “那自然是咱秋儿先去于大家。庆业是大的,总不能大的让小的。”

    “这还差不多。”

    白晚秋起先看于家那么一早来人,心里惴惴不安的,就怕婚事又有了什么变动。可一听只是合办,便狠狠松口气。他可不管合办不合办,只要能让他跟他庆业哥在一起,咋的都行。

    事情便彻底敲定下来。于庆隆去学习的时候把消息带给莫大夫。莫大夫笑道:“我猜着你也得同意。”

    于庆隆问:“为啥啊师父?”

    莫大夫说:“哪个爱学习的孩子不想多个好老师?方戍那里书多,又可教你许多我都教不了的学问,我猜着你想早些成亲。”

    今天梁莫没在,被他爹娘带出去一起上山了。于庆隆想着反正没别人,大方应道:“师父您猜对了。我可馋他书了。我也不知道他有多少书,只是猜着应该有不少。”

    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更何况是十几岁考上秀才,他不是不好奇方戍那里的布置和摆设。

    不知会不会有书架,若没有的话,他或许可以找二哥帮忙打一个。

    莫大夫说:“晌午过后方家许会来人,届时我与他们说一声。”

    于庆隆说:“多谢师父。”

    莫大夫摆了摆手:“昨日我与你讲过‘何为药’,你可还记得?”

    “记得,”于庆隆说:“天地万地皆可为药。”

    “怎么讲?”

    “万物秉天地之气而生,却因所秉之气不同而各有其偏。人乃万物之灵,其秉承之气与天地丝毫不爽。病之生皆因有其偏。或偏阳偏阴,或偏寒偏热,用万物物性之偏救其偏,故为药【1】。”

    “好。往后你且记住,与人相处之道便如以物性之偏治其偏,需懂得治偏之理方可长久。”

    “我明白了,多谢师父。”

    下午,于庆隆回去之后没多久,方丁满就来找莫大夫。他们方家人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三天两头的往莫大夫家跑,他觉着他这脸皮都已经练出来了。

    他将两坛子酒放在桌上擦擦汗:“不瞒您老说,我养了方戍这么个孩子,都快被他闹得没得脾气了。只不知我大有兄弟家咋说?”

    莫大夫道:“他们同意了,白家也同意了。你们就按着三家一起办来准备就成。可我说句讨嫌的话,这样一办,两个哥儿同日出嫁,乡亲们看在眼里心中难免有个对比,所以还是要尽量多花些心思才好少生嫌隙。”

    方丁满道:“您老说的是。我与戍儿他娘也合计过,这样一办,大有兄弟家必得忙活不开。所以我们想着多雇几个人来帮忙,多带些酒菜来,到时让大有兄弟家迎亲迎得体面些,我家戍儿来接亲时他和隆哥儿也不至落了话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