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90-100(第11/19页)
的手直抖,“你太坏了,你就是混蛋,你,你把钱给……”
赵长宁见他又要胡言乱语,叹了口气,“这是明轩明大人,先帝钦点的探花郎,从前的浙江巡抚,如今的福建巡抚,我的好友。”
明轩站起身,“不知阁下是?”
赵长宁率先开口,冷笑道:“我无意间在玉京结识的情人,前任高首辅之孙,高琮。”
明轩听她如此率直,心里顿时什么疑惑都没了,抱拳笑道:“高公子,久仰。”
高琮听到此人这么多名头,还是鼎鼎有名的探花郎,顿时气馁了,加上当初从祖父嘴里听到过这个名字,更有些张不了口,脸也红的像猴屁股。
赵长宁摇摇头,“行了,今儿等我回去再给你一千两。”
高琮知道自己今儿没理,还大大地丢脸,这女人还愿意给钱,不由有些忸怩起来。
赵长宁瞪了他一眼,“滚。”
“哎,好嘞。”高琮挨了声骂,心里反而松了口气,欢快的转身跑了,没有一点犹豫。
明轩望着他的背影,“这是你寻得缓兵之计?宫里的情形,莫非不太好?”
赵长宁有时候也很无奈,聪明人太聪明,也挺让人苦恼的。
“被你看出来了?”她摇摇头,“倒也没有很难,只是在皇帝身边,我需要一个不被人记恨的身份。”
明轩笑着点头,表示理解,不完美才是存世之道。
见到温玉后,才知道是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也算相谈甚欢,对赵长宁不像一般男人的表现,反而对她以商破局的法子倍加推崇,更对她能破局的能力赞不绝口。
赵长宁觉得明轩看人也算准,前有周密,后有温玉。
一天后,和云秋最后道别,赵长宁便带着许婆婆和高琮继续赶路了。
她没有在江西停留,如今的她再去江西,意味就不同,玉京那些人怕是要以为她插手制瓷之事,想从中得利呢,索性不掺和,也少了些骂声。
方文海早就亲自到了广州,这边的市舶司扩大了一倍,官员陆陆续续的就位,对他来说,算是扬眉吐气。
“女书令,您可算是到了,我们这些同僚都望眼欲穿了呀。”
赵长宁听着他略带口音的官话,总忍不住想笑,“方大人,我这次是被贬,您不用这么客气。”
方文海连连摆手,“女书令莫要说这样的话,大家谁不知您为什么被贬,又为什么来这?皇上信任您,傻子也看得出来了,女书令,我们都知道,过不了多久,您就会回去的。”
赵长宁只是笑笑不说话。
方文海也没有多问,如今市舶司的命脉都在赵长宁手上,她说生就生,船也只有她能弄来,反正她待人不错,有这样的同僚,已经算福气。
现在大庸已经彻底废止了禁出海一说,许多的小商船纷纷出海,但只有朝廷的官船,能每次都乘风破浪的完整来回。
这里头的门道,多着呢,涉及到六部里的种种,礼部精通各国语言的官员就更珍贵了,也只有赵长宁能调停出来。
说起来,这官场有个女人,其实也挺好的,以前都是一群男人,开口就容易吵架,还容易被当狗利用,陡然一个女人掺和进来,背后还有皇帝撑腰,没那么大贪念,也没那么啰嗦事儿,办事就是快许多。
方文海这么想着,不由对赵长宁更尊重了,只不过眼神还是十分诚实,时不时的瞟向高琮,好奇掩藏不住。
“来,女书令,今儿先不谈公事,我们已备下薄酒,来为您接风,可千万赏几分薄面啊。”
赵长宁欣然应允,也觉得很有趣。
这一路上,也有不少人对她与高琮的事儿开口,但似乎权力能蒙蔽人的眼睛,即便再不屑,也不会当面开口指责,更没有说什么女人就不该如何如何。
她扭身朝高琮道:“你是随我一起,还是自己想去逛逛?”
高琮一点不介意的朝她伸手,“我想自己去逛逛,和你们吃饭,听你们说话最没意思了。”
赵长宁也不介意,只叫许婆婆给他钱,又让方文海派个人跟着他,以免迷路。
方文海客套道:“小公子似乎不谙世事,很有趣,难怪女书令喜欢。”
赵长宁温声道:“他性子单纯,确实有趣。”
就是愚蠢了些,也不知道权力有多难得。
只有没尝过权力滋味的人才会如此,一旦尝过权力带来的快感,这些宴席和人的勾心斗角,就像是成功路上的为你庆贺的烟花,每一步台阶都在为你照亮。
一行人就这么进城,赵长宁也跟着去了最大的酒楼,她很喜欢南边的吃食,清淡爽口。
广州市舶司几乎依托于赵长宁,之前这边也就一个提举驻守,混吃等死,甚至比不上商船的利润。
如今情形颠倒,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船最安全,也只有朝廷的船能走得远,这几乎成了共识,也是大庸国力昌盛的表现。
“现在瓷器虽多,但终归只是个压舱的,不太占地方,咱们主要做的,是收取别人的借舱费,还有一些蝇头小利,这些费用,一半交给当地,一半能留在市舶司。”
方文海十分懂做官,当即便从袖子里掏出一沓银票,“这些,是咱们专程留给女书令的,还望女书令收下。”
赵长宁其实不想收,但看着方文海欲言又止的眼睛,和市舶司同僚的期待眼神,还是抬手拿了过去,果然看到他们都松了口气。
也是,她若不收,他们怎能安心?也只有在钱上和光同尘,才算真正融入。
上次来去匆匆,没有好好感受,这次在广州的日子,十分舒适,每日吃吃喝喝四处闲逛为主,一点不费力气。
在宫里时,赵长宁时常觉得自己犹如太和殿里的那座黄金打造的西洋自鸣钟,时时刻刻要注意,要上紧发条,神经紧绷,累心得很。
许婆婆端着海鲜粥笑道:“你现在胃口好多了,这海鲜粥好吃,但也不能多吃。”
赵长宁并不贪口腹之欲,吃了一碗便停了,看着窗外柳枝千垂,花鸟相娱的春日盛景,只觉轻松自在。
“南边比江西还舒服许多,许婆婆,你觉得怎么样?”
许婆婆笑道:“还别说,一开始觉得潮湿,但慢慢地又觉得挺舒服,北边这时候,还有些灰扑扑的呢。”
赵长宁叹息,“没把小白带过来,真是可惜。”
这里的老鼠可大了,小白肯定喜欢。
其间云生的信时不时地会来,他这人啰啰嗦嗦,里头多是废话,什么今天大公主受了委屈哭了,有个承宠的妃嫔肚子很大,但还是小产了,什么皇上因为迟迟不肯立新的首辅,又跟内阁闹矛盾了,他觉得,皇帝似乎不太想立新首辅,而且内阁的人数也没有添加。
赵长宁看到这,才勉强多了些关注。
内阁没了高赟,就如同鱼儿没了水,和当初胡狗儿的司礼监一样,都是因为先帝而存在的。
时间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六月。
明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