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女官: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80-90(第10/20页)

住所,洗漱后抱着小白终于躺在床上,白日里那些苦命人哭喊求饶的画面,在眼前一一浮现,但她依旧安然的闭眼。

    因果如此,因也非她而种,果自然也不该她来承受。

    她淡漠的想,即便前路再难,她也要蹚过去。

    虽说是退还圈地,但真正能退的没有多少,因为没有证据,地方下的猫腻太多太多,人跟人之间的牵绊就更多了,那些人窃取国家的土地,必然百般隐藏,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调查,费时费力,只会形成动荡,没有多少好处。

    逐鹿者不顾兔,决千金之货者不争铢两之价,赵长宁不敢太过深挖,也知道见好就收,高赟已败,这些人也不敢那么明目张胆了,这已然是最好的结局。

    总不能,真把自己搭进去。

    她立了威后,再用怀柔之策,就特别明显,底下的人也看得分明,越是反抗如孙阁老那样的,手段就越硬,反而是好声好气的,手段就平平,也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

    如此,也算遏制了些骂名。

    但民间的她,经过宋环的诗社扬名,名声就好听多了。

    没有哪个老百姓会喜欢贪官污吏,他们巴不得这些人去死。

    赵长宁觉得毁誉参半的感觉,也没有那么糟糕,至少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人敢真正跑到她面前骂。

    越往上,权力就越重要,要想扳倒她的代价也越大。

    最重要的是,皇帝的态度明显也强硬了不少。

    她终于参与进去了,不再是外围打转,净做些别人不愿做的事儿,她在朝堂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这已足够让她振奋。

    中秋节后,玉京没有落雨,反而又热了起来。

    明辉堂窗明几净,穿堂风里带着浓郁的桂花香气,紫檀桌椅上摆满了点心和茶。

    “女书令,不知这次市舶司带回多少?怎么不见账册?”户部的人率先开口。

    赵长宁端着茶碗饮了一口,淡淡道:“这是市舶司和女官们的事儿,我现在并未直接参与,当初诸位也是知道的。”

    其他人面面相觑,他们当时确实吵得厉害,但也没想到,赵长宁能爬得这么快。

    “今年从六月就一直不落雨,连玉京周围都旱了不少,更别提河北山西等地了。”户部郎中温声道:“如今朝中支出甚多,税赋又要到明年开春才到,这市舶司的钱,至关重要啊。”

    赵长宁只觉难以置信,这窟窿怎会如此大,到底要多少钱去填?以前不也挤挤就有了吗?

    “这还不到九月,就没有钱了吗?如此寅吃卯粮,何时能休?”

    户部郎中叹了口气,表情多有无奈。

    不知从哪儿冒了一句,“如今高……不在了,这平衡各方拿钱的事儿,极难。”

    这倒是实话,高赟自有他的高明之处。

    这时又有人开口,“现在六部人手足够,女书令,你那些女官,是不是可以撤去?”

    赵长宁一记冷冷的目光看去,嗤笑道:“用完就丢,这是你们六部的规矩?那你怎么还没撤?”

    她望着这些人,淡淡道:“不说其他,光是宋环一人,你们这些自诩诗书通达,算科无双的人,就应该自惭形秽,怎么?见不得比你厉害的女人站在你旁边?还是害怕抢了你差事?”

    一通话说的众人都不敢开腔,敢怒不敢言,不敢相信她竟越来越强势。

    赵长宁也是最近才开始明白,人就要高高在上些,尤其是女人,你若稍稍软弱一点,暴露你的短处,他们就能踩在你脸上蹦跶。

    从她开始冷眼面对一切,不向这些男人讨好的时候,反而周遭见到的全是笑脸,办事也没有从前啰嗦。

    人啊,就是这样。

    云生跟在姑姑身后,“姑姑,您把钱给截下来,皇上会不会怪罪?”

    赵长宁叹了口气,“明轩想修河道,福建多山多茶,那边的茶滋味好,销路广,他想联合茶农茶商,将茶就着市舶司运出海,福建的港口一直荒废,也十分可惜。”

    另外还有浙江那边,周密说现在浙江的百姓稍稍缓了过来,加上权贵退还的田地,眼看着情况变好,将来的茶叶丝绵白纸会更多,北上赚的,远没有南下来的多。

    桩桩件件,都是和朝堂将来有关。

    皇帝的兵仗局也是花钱的大宗,那些鸟铳大炮,每一样都要花费无数,且明轩那又多加了两座红夷大炮,是兵仗局自己研制,失败不少次,耗费极大。

    回了勤政殿,皇帝还在批阅奏折。

    秋老虎来势汹汹,殿内的冰盆没有撤,阴凉干爽,还泛着股甜腻的鹅梨香。

    他随口让赵长宁坐下,才问道:“你把市舶司的钱截住了?为什么?”

    赵长宁也没想到消息这么快,不过这可是一千万两银子,也能理解那些人的急切,便将明轩的折子找出来,递到皇帝面前。

    “明大人说的其实也很是,倭寇难除,也是因为这里头有百姓,福建多山多水,一多半的倭寇都是福建穷苦人,他们没有赚钱的门路,家计难撑,就只能做倭寇,做土匪,做海盗,来往商船损失不小,若能将此隐患解除,那东南必将大定,从此不用惧怕倭寇海盗了,咱们的船也更安全。”

    她顿了顿,接着道:“最重要的是,瓷器频频销往南洋,眼看饱和,这次两艘船齐出,精瓷不少,但带回来的钱增长不多,可见这船得往远处走才行,那剿灭倭寇匪盗就更有必要了。”

    皇帝没去看,而是侧过头,手闲闲撑着额,定定的看着她,眸光平和温润。

    “听说你跟明轩,关系不一般?”

    赵长宁诧异,递了杯茶过去,“皇上这是从哪儿听说的?胡编乱造,不过认识罢了。”

    皇帝轻笑,“这事儿不难,难得是,你能不能拗过六部那些人,想从他们手里拿钱,可不容易,如今高首辅不在,内阁不比从前,若想帮他,就得尽快了。”

    赵长宁听出皇帝话里的意思,这是叫她先斩后奏呢,顿时笑了。

    “长宁得皇上如此信任,心中实在有些惶然。”她说实话,有这样的信任,心里确实松了口气。

    “女书令,你这话说得自己都不信吧。”皇帝也笑了起来,“退还圈地一事办得如何了?你那些女官,似乎很有些能力?我看不少官员这些日子面色都不太好看呐。”

    赵长宁抿唇,她自然要为女官说话,“以宋环为首,那些女子个个精通术数,不比户部那些小吏差……”

    她跪了下去,“当初我答应过宋环,开海一事成功后,必定为她请功,只是回来后,杂事颇多,别说请功,我自己都差点保不住,好在她也懂事,从未开口,但我不想欠人情,皇上,我想讨个赏。”

    皇帝不甚在意道:“她确实不错,又是宋宗恒之女,那些女官们家中都或多或少有人,连皇后的堂妹都被你搜罗了,长宁,这步棋,着实很妙,你的确有做官的潜质。”

    他示意赵长宁起身,“说吧,想要什么赏?”

    赵长宁沉吟道:“她与周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