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5/21页)
我的亲叔叔哎,就你烧的那些烂玩意,郑家的名头迟早被你败了……”
“你,以前还在街口捡烂菜叶子呢,挑土赚了多少?昨儿我还看到你在啃肘子,现在就忘了是吧?”
“你们这群忘恩负义的烂杂种,滚,滚……”
一场闹剧,就这么被郑婵骂散了。
她看着赵长宁,满脸忐忑,“姑姑,我实在忍不了了,你们怎么脾气那么好?就站着挨骂啊?今天你就是骂我,我也忍不了。”
赵长宁拍拍她的肩,“你骂的好。”
她可不是脾气好的,她记仇着呢。
“方才那些叫嚣得最狠的,都记清楚没?”
明秋和左玉大声道:“记好了,姑姑。”
赵长宁点头,“明年不许要他们的瓷器。”
她目光微冷,这段时日风风火火,滚烫火热的心,终于被这些骂声给浇冷了些,恍惚想起,她并不是来造福百姓,而是在为皇帝办差。
又过了三天,江西也落雪了。
赵长宁正临窗看书呢,云生忽然喊了起来,“姑姑,府台大人来了。”——
作者有话说:长宁:[愤怒][愤怒][愤怒][小丑]
第73章
府台是带着好消息来的。
“女书令,好消息,好消息啊。”府台今日再见赵长宁,就觉得她清冷了许多,不似往日温和,“船回来了,女书令,广州来消息了。”
赵长宁此时已经没有期待,更没有什么高兴,只是松了口气,自己忙忙碌碌的这一年,好歹没有白费,任务算是有眉目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她进入官场的敲门砖。
“府台亲自前来,肯定是好消息了,快请进。”
府台闻言,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头了,还不如面前的女子淡然,一时赧然。
“女书令好气度。”
他确实有些看走眼了,能在皇帝身边安然的,哪里是表面看着好欺负的?
赵长宁摇头,和他寒暄了几句后,便从袖口里掏出三万两银子,“若不是大人帮忙,我这差事说不定就黄了,我不能食言。”
府台假意推辞了几句,便安然接受,“女书令,之后有何打算?要是分身乏术,我也能为皇上分忧的。”
赵长宁抬眸,目光幽幽,这是要来摘果子?未免太急切了?
她不软不硬的回道:“自然是继续为皇上办差了,府台大人,今后还需要您多多照顾了。”
府台有些失望,但显然船队回来的消息,还是令他十分振奋。
赵长宁心知肚明,自己这么一折腾,他的政绩好看不说,连这边的税赋都不用愁了。
只是,不知为何,她陡然生出一种疲惫感。
而广州的方文海似乎知道赵长宁的困境,速度极快的将钱送了过来,另外又请示赵长宁,回京的船除了装红夷大炮外,还需要装什么东西?
赵长宁觉得这方文海真是个妙人,简直就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太懂做官了。
她赶紧回信,“勿要空船,布匹药材香料应有尽有,多挑玉京贵人喜欢的装,盈余都留给市舶司吧。”
看来还是要在江西过年了。
赵长宁提前让宋环周淼回去了,忙活了这么久,二女辛苦,总不好继续留着过年,而女官明秋跟左玉都留下来了。
明秋善算,左玉善用人,两人配合的很好。
这次仓促出海不到三万件瓷器,还基本都是小件,应是官窑的质量不错,每件瓷器平均下来竟然有十五两银子,最贵的是成套的青花和白瓷,至于其他小件,只能勉强算是不亏。
看来南洋的市场,比宋环预计的还要好。
明秋支着下巴,“加上借船的费用,一共盈利五十万两,除去户部的二十万两,南昌府的十万两,还有未付的五万两,这次毛利有十五万两,当然,还要减去那些七七八八的,至少船的损耗我们要提前算进去,那最少也有十万两了。”
她有些振奋,“姑姑,还全是白银,这买卖划算。”
这还是第一船呢,从头到尾有多难大家都知道,能纯盈利十万,已经很不错了。
民间多是用铜板,银两结算的很少,这次全都是白银,可见瓷器的受欢迎。
赵长宁叹了口气,若是户部不拖欠,这次何至于只赚这么点?那么大的船,不知能装多少东西。
只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她压着心里的怒火,给皇帝写了贺表,重点提及红夷大炮的威力和作用,重中之重的严明,这是她献与皇帝的,不能在皇帝面前磕头谢恩,心中甚是遗憾。
另外又上了一封折子,仔仔细细将这次出海的前因后果言明,这次她不说一句埋怨的话,只叩首请罪,说自己事儿没做好,请皇帝责罚。
左玉则是在思考接下来的事儿。
“姑姑,前期咱们砸了那么多钱进去,不说烧坏的瓷器,光是那些小户故意来套咱们的钱,就有不少呢,随便垒个窟窿就说是窑,胆子大得很,宋环姐姐还算过,光是那些坏心眼的人,就足足套了咱们十万两,偏偏还不能断,一断就有人闹,咱们又怕那些大户不愿意干,加之还有各种非必要的人力物料成本,本不该是我们承担,姑姑,下一次,咱们不能任由他们拿捏了,这些人太坏了。”
要不是这样,成本怎会如此之高?就那些瓷器,在大庸能值几个钱?这些钱,几乎全被他们抠去了。
赵长宁点头,“你想的很周到,放心吧,宫里已经停了御贡,这些人在咱们这吃了甜头,不会轻易放弃的,这瓷,也该变变天了。”
她砸那么多钱,不是平白无故的砸,后期都要收回来的。
这次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毕竟之前宋环说要拿二十万两疏通关系,可除了给府台的三万两,她是真一分也没掏。
结清了钱款,大户小户也全都安分了,门口再也没人堵着。
“女书令,这窑还继续开吗?”有人开口问道。
赵长宁看着一张张看似纯良老实的脸,不由眯了眯眼,淡淡道:“开,当然要开,等开春了,船还要出海的,大家能烧多少烧多少,不过,这次的瓷器,要优中选优了,大家可莫要辜负朝廷这次的心意啊。”
“是是是,女书令,您说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尝到甜头的人,已经在上钩。
赵长宁心头冷笑,没有理会,扭身进了屋。
明秋担忧道:“姑姑,这次咱们还是一窑一结吗?”
赵长宁摇头,“从今天起,烧坏的瓷,我们不承担,任何多余的费用,和我们无关的,都不要管,钱也不能一窑一结,分为三月一结,不愿意的,就不要他们的瓷,但这话,不要一次说全了,等他们套牢在咱们的船上,再说不迟。”
论做生意,她没有这些人精明会折腾,但若论害人、防人、拉人垫背,她再熟练不过。
她招手让左玉过来,“你与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