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女官: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大米文学www.damiwx.com提供的《御前女官》 70-80(第15/21页)

 周淼连连摇头,“姑姑,你若是男人,哪儿还有我跟环姐姐的事儿啊?可不能这么想。”

    宋环更是直接,“姑姑,你别听那些老头子胡言乱语,从小诗书通达也不见得有多好,你看那些人,老得一头白发,还不是要跪年轻皇帝,满脑子忠义廉耻,连自我都找不到了,哪里还有往日理想,都整日陷在勾心斗角中了。”

    她指了指廊下的小草,“看那花盆里的草,虽说被留了下来,但总是在被修剪,模样全凭别人决定,但你看那边角落的草,郁郁葱葱,根系发达,年年岁岁凭自己长出一片,这何尝不好?”

    赵长宁有些怔愣地看着宋环,她从未想过,会有人这般安慰她。

    宋环接着道:“姑姑可知,你如今是我们那些姐妹头等羡慕佩服之人,身上些许缺点怕什么,大庸百年,还没有哪个女人能走到你的今日,我们都盼望你走的更高更远,永远高高在上,姑姑,你根本不知道你有多厉害多好。”

    她的诗社,也因为姑姑的加入,越发地热闹呢。

    赵长宁被她的话逗笑了。

    哪有那么容易,她没有宋环说的那么高大,她也是卑劣者。

    这件事后,周敏对赵长宁就总是带着敌意,连带着内阁众人,都对女官没有好态度。

    好在宋环和周淼都不是普通出身,不然早就被吓退了。

    赵长宁专程拜见了皇后,从皇后那又调集四个九品女官去了二女手下当差。

    这都是往日在皇后这积攒的面子,否则对皇后来说,此举无疑是在削弱她对后宫的掌控。

    皇后也暂时无心于此,“长宁,我准备为皇上选秀,你看时机应该选在什么时候?”

    赵长宁看出皇后的心急,毕竟最近永和宫可是风光不已。

    “娘娘,等十月后吧,那个时候,出海的船会载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回来,皇上必定高兴,届时提出,定增光增彩,等到来年开春,正好新人进宫。”

    皇后抿唇轻笑,和她对了个眼神,温声道:“有长宁在,我总是放心的。”

    赵长宁则是照例陪着大公主玩,如今有了儿子,皇后对大公主明显没有那么关怀了,小姑娘黏她的很。

    只可惜,她想带大公主出去玩儿的事儿,没有指望了,皇帝并不赞同公主出宫。

    六岁的小姑娘却很懂事,抱着她说以后就在宫里玩儿,还说要帮母后一起带弟弟。

    赵长宁听着直叹气,抱着大公主道:“姑姑带你去读书吧,好不好?那里有好多的姐姐,会教你很多很多东西。”

    大公主喜欢热闹,可偏偏被皇后拘得厉害,一听这话,顿时点头。

    “是不是内书堂?姑姑,我知道哟,先生和我说过。”大公主也有教习,只是她不喜欢。

    赵长宁摸摸她毛茸茸的脑袋,“对,咱们去读书,读许多许多的书,到时候就厉害了,谁也欺负不了你。”

    大公主用力点头。

    皇后对此事可有可无,只有一样,要保证大公主的安全。

    这倒不是难事,内书堂人员并不复杂,如今又多是女教习,反倒方便的很。

    大公主就这么每天在奶母和宫女的陪伴下,迈着小短腿,兴冲冲地去内书堂念书了。

    中秋一过,宫中满园荼蘼终现颓势,一场雨下来,叶落花残。

    赵长宁依旧陪着皇帝在勤政殿当差。

    皇帝批阅奏折的时候,忽然发出一声冷笑。

    赵长宁抬眸,见皇帝目中讥讽地看着手里的折子,眼神清冷。

    “皇上,可要用茶?”

    皇帝将折子丢开,嗤笑道:“福建山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看看他们推荐的人,真是好盘算,哪里都要插着他们的人。”——

    作者有话说:[比心][比心]

    第78章

    赵长宁知道这事儿,她还特意将折子放在显眼处。

    实在是福建的位置特殊,它被浙江、江西、广东三面环绕,一面临海,而福建境内山峦叠嶂,易于藏匿,从大庸初期,便是山匪倭寇的聚集地,很难剿灭。

    如今制瓷之事轰轰烈烈,之前被打的不敢冒头的倭寇和山匪似乎又有恢复迹象,这对出海和运瓷将是个极大的威胁。

    这是大事,又关系到她,她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看着,似乎都是能吏。”赵长宁将折子拿起来瞧,“皇上,或许阁老们并未想过要插手,只是无人可用。”

    皇帝听到这话,不由冷笑,“无人可用,哼……”

    他冷哼一声,“有没有人用,还不是他们说了算,那些科考的学子,来了玉京便要拜山头,拜了才有做官的可能,枝枝蔓蔓,这么多年了,便是朕都拔不动这根藤。”

    赵长宁低头不语,皇帝说的是实话。

    以前先帝也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实在没有精力去改变,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来了,反正确实没有大事儿发生。

    皇帝看她不说话,便道:“明轩还在内书堂呢?”

    赵长宁心头一跳,温声道:“是,他如今还在内书堂,皇上,莫非您是想用他?”

    想想,似乎明轩的孝期也差不多快到了。

    皇帝说完这句话后,便没再开口,只专心想事情。

    赵长宁退出勤政殿,就坐在偏殿里梳理最近的状况。

    如今女官选拔还在顺利继续,制瓷有关的事儿,也算是尘埃落定,唯独内阁,越往上走,就越发现其中的网有多密多严,制约的她毫无还手之力。

    尤其是周敏和孙之道频频挑衅她,跃跃欲试的想插手女官之事,周敏还想将自己的女儿安插进来,这让赵长宁烦躁不已。

    从女官开始,又有她这女书令珠玉在前,现在又出了八品女提督,不少人家似乎看到了更多机会。

    赵长宁对此也很有些好奇,更多的是感慨,原来他们也不是那么古板,只要是自己的女儿出头,他们还是愿意的。

    没有人能拒绝多揽一些权力,就像没人能拒绝金钱。

    如今皇帝对内阁也越发不耐烦了,更提到了科考一事,可见耐心告罄,要知道这些年的主考官,基本都是内阁的几位大人轮流当选。

    她若想更进一步,内阁绝对是大阻碍,恰好,皇帝也这么觉得……

    赵长宁靠在藤椅上,长长的吁了口气,当初拼命往上爬的那种激动再次涌上心头,令她血液再次沸腾,四肢百骸在秋风冷雨中,犹如灌铅般蓄满了力量,这种一步一步确立目的,朝着权力走的感觉,令她痴迷又感到痛快。

    权力,她只想要权力,只有更高的权力才能滋养她愈益壮大的野心。

    她再次清晰无比的看到自己的目标。

    很快,皇帝和内阁的老大人们又商量一次,圣旨便下达了。

    赵长宁看着批红的折子,果然还是明轩,自从自己在江西硬生生踏出一条路后,皇帝面对内阁的时候,态度也明显有了变化,没有从前那么束手束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大米文学 damiwx.com 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